我的直播故事:災難磨礪精神,夢想聚集力量

2019年12月底,我就關注到武漢有不明原因的肺炎的發生,本來以為千里之外的城與我的生活不會有交叉點。但是一聲封城令下,我才覺得這次肺炎不同以往,嚴重到可能會影響到我的生活。每天阿拉伯數字在不斷的變化,只增不減。一絲絲擔憂每天如同春草般生長。


我的直播故事:災難磨礪精神,夢想聚集力量


終於等到開學臨近。一個停課不停學的消息鋪天蓋地的襲來。哦,原來我們可以用不同的以往的教學方式,在不同的地點,用不同的方式上著我們原來的課程。封城不封愛,停課不停學,馬上行動。


與網課零距離

網絡上的各類網課和網站,電視中的網課,我趁著有空就打開看看,聽聽,每天腦子裡想的就是如何面對攝像頭,如何兼顧到課本、習題、講解,如何讓學生在線不掉線,如何讓學生更好的接受,怎樣能夠取得最佳的效果。在不停的地觀看在不停地比較不停地思考中,我發現了各位不同的老師,在九年級一輪複習當中的一些好的做法,我對自己的直播課有了一個大概的框架。


可是,我所帶的是道德與法治,這是小學科,網絡上的資源非常有限。而且我們畢業班的複習進度和版本,複習內容上有更多的限制。為了讓我們的課程能夠更好的開展,取得更好的效果,我和解老師決定用我們學生現有的教材資源進行九年級中考一輪複習,從七年級上冊開始著手。


這樣做有幾個原因:一是因為七年級上冊的知識接近學生的實際和生活,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二是七年級上冊考點當中,在整個中考中所佔比例比較低。三是要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面對中考的一輪複習,簡單點的內容,減輕他的壓力,提高學生複習興趣,提高自信心。四是考慮到學習方式的轉變,學習地點的變換,教學方式的轉換,對學生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影響,而對於不同自立自律水平的學生來說,我們要儘量簡單點,畢竟在課堂上學生的表現,我們心知肚明。離開老師的監督和家長的監督,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值得期待。


直播軟件零距離

學校決定用釘釘對學生進行直播授課。這是一個我以前從未接觸到的新的軟件和平臺。學唄!認真的學唄。打開手機下載APP。觀看裡邊的教學示範。在網絡中搜尋關於釘釘直播內容。


我最絕密的武器就是在釘釘當中給自己建立了一個群,群主是我,成員還是我。然後每次直播之前我都先在自己的班級群當中進行直播。滿意之後才安心的繼續下一步。


家裡的抽屜當中,現在有四幅耳機,三個攝像頭,兩個手機支架。都是為了直播,我不斷的實踐當中找到合適的設施。為了直播,我還學會了把電腦的XP系統升級為WINDOWS 7系統。一家人齊上陣,每個人都在設備前喊話,找出最佳配置和方式,以防直播時意外發生。一臺設備直播,一臺設備觀看直播,回放後再改進。這些倒是忙了兩天,期間的心酸,焦慮,沮喪,不棄,欣喜,失落,成功,現在想來真是幸福的滋味。


直播零距離

終於按課表到我們上課了。第一節課我用手機釘釘軟件,然後又用了一個手機,一個手機支架,準備播放現成的網課。面對手機第一次上課,多少還是有點緊張,30多分鐘的視頻,視頻播放完以後,我一會兒拿課本,一會兒拿練習冊,一會兒拿導學案,真的是手忙腳亂。然後看到下面學生說老師,你咋不講呢?老師講慢點。這還用說,老師,我還沒翻到。不管了,反正學校給我的時間是40分鐘,匆匆的下課。草草出兵,落荒而逃。趁興而出,敗興而歸。


直播再出戰

接下來備課的時候,我仔細查看學生的留言。還在班級群裡邊發出徵求意見,鼓勵學生說出對我們網課喜歡的方式和流程。一次一次的挑戰,才能夠讓學生有新鮮感。一次又一次的變化,才能讓學生有興趣。日常的課程,我是在不斷地轉變教學的方式方法,到網課了我也在不斷的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以後的直播課程,我看到聽課的點贊數一次比一次多,那飛舞的小手簡直就像悅耳的掌聲,在課堂上響起。我要挑戰自己的信心和勇氣,更加充足。有學生說老師,我要送你穿雲箭。呵呵,我要OUT了!


直播略回首

鄧小平說,不論白貓黑貓,逮住老鼠就是好貓。我們的課程,不論是面對面還是隔空上課。我們的課程,只要有效果就是好課;只要學生願意聽,就是好課;只要學生能夠有所收穫,就是我們最大的快樂。上直播課老師很關鍵,能不能吸引學生?能不能設置合理的環節?能不能做到良好的互動互通?能不能合理的分配資源?絞盡腦汁,挖空心思,想方設法,各顯神通。提前備課,準備講授內容,做到心中有數;一開始有錄課的任務,感覺要呈現出一節有質保的課,一定要付出很多,壓力很大,但要及時調整好心態。微信群裡各種鼓勵和督促,發動家長管理好孩子,千萬不要落下功課。在這特殊時期,我們和家長都在全力以赴,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六月的中考,我們的學生都有美好的前程!


也有一些特殊的學生,在網課上和課後作業當中表現不夠良好,我們鞭長莫及,隔空喊話家長也發出無可奈何的回應。在直播當中,我充分挖掘現有的實時政治資源,結合疫情對學生進行疫情教育,生命教育和價值教育。利用網絡平臺的便利,從不同的網絡平臺當中蒐集到的各種資源與課程資源進行整合,使學生通過學習豐富便利的資源產生民族自豪感、國家榮譽感、主人翁的責任感、生命個體的價值感,激發愛國情感、使命感,提高居家學習的自覺性。


災難磨礪精神,夢想聚集力量。我希望學生們能夠學會自律,規劃好自己的學習;我希望他們能夠學會靜心,能夠抓住這個黃金時期,實現追趕超越,不斷提升自我;我也希望他們能夠學會樂觀,無論在什麼條件下,都能盡力把生活過得生動、有趣、有意義。我更希望我能夠面對所熱愛的這份事業,面對挫折和挑戰,不畏不懼,直面變革,不改初心,勇往直前。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陶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