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殷殷囑託 決勝全面小康】山東:科技賦能 連續六年糧食穩產千億斤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5日訊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注山東農業和農村發展,2018年3月8日,在參加全國兩會山東代表團審議時,總書記再次強調,“要發展現代農業,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兩年來,山東牢記囑託,發揮農業大省優勢,用現代技術賦能傳統農業,糧食產量連續六年穩定在千億斤以上。

植保無人機、自走式高杆作物噴藥機,在桓臺縣,田間管理科技感十足。化解疫情影響,桓臺縣整合800多萬涉農資金,購買12家社會化組織服務,免費給全縣33萬畝冬小麥統防統治病蟲害。

【牢記殷殷囑託 決勝全面小康】山東:科技賦能 連續六年糧食穩產千億斤

桓臺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王錫久介紹:“作業的效率要高,像咱這種4輪自走式高杆作物噴藥機,一天作業的面積可以達到400到500畝,是咱人工防治的20到25倍。”

新裝備得以推廣應用,基礎在於土地的規模化經營。桓臺縣有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000多家,土地規模化經營率超過了50%,小麥單產連續9年全省第一。

“土地規模化經營程度比較高,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相對比較迅速。”桓臺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李洪波說。

山東小麥產量佔全國的近五分之一。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視察時強調:“農業大省的責任首先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而要確保糧食穩產,既要有良種,也要有良法。


【牢記殷殷囑託 決勝全面小康】山東:科技賦能 連續六年糧食穩產千億斤

張治義是夏津縣種糧大戶。兩年前,張治義開始改種優質小麥。可讓他想不到的是,當年畝產從1200斤掉到了600斤。這讓提供託管服務的合作社很納悶。

夏津農家豐植保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尚立紅說:“我們給農戶提供了好種子、好肥料、好農藥,那麼也走到了田間給農戶進行了田間的技術指導。我們也嘗試了很多的方法,效果都不好,我們也很著急。”

夏津縣農業農村局農業生產辦公室主任黃寶儉說:“除了良種的增產作用以外,最大的因素就良種良法相配套,先進實用技術的落實落地。”

山東優良小麥品種最高畝產量超過840公斤,但因為播種質量不高,大面積生產卻只有420公斤左右。對此,省農科院把良法與良種配套,“碎土整平二次鎮壓壯苗培育技術”開始在全省10萬畝麥田裡應用,張治義的麥田也在其中。


【牢記殷殷囑託 決勝全面小康】山東:科技賦能 連續六年糧食穩產千億斤

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成員王法宏介紹:“深耕以後就用這個機械,前面是動力粑碎土整平,然後進行播前苗床鎮壓,然後再進行播種,這樣保證落子均勻,深淺一致,過後再進行鎮壓。保證苗全、苗齊、苗勻、苗壯,同時生產成本降低15%左右,增產至少20%以上。”

用上了新技術,去年,張治義的小麥畝產量增加了150公斤。

張治義說:“咱種一輩子地也沒人家明白,今年很有效,效果很高,不光有,還很好。”

穩住糧食產量,也就穩住了農業底盤。截至2019年,山東糧食產量已連續6年穩定在千億斤以上。今年,山東還將新增高標準農田542萬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2億畝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