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全球3億哮喘患者,受FDA黑框警告的孟魯司特鈉還能吃嗎?

針對孟魯司特鈉的“黑框警告”是怎麼回事?孟魯司特鈉原研藥和一款國產仿製藥已經中標帶量採購,未來患者用藥會受到什麼影響?

“未來對於孟魯司特鈉這款藥,我在開藥的時候會多帶一句,問問患者之前有沒有神經/精神疾病。”得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發佈針對哮喘和過敏藥物孟魯司特鈉的安全警告之後,上海一位呼吸科醫師這樣說道。

3月4日,美國FDA發佈通告,要求在孟魯司特鈉的說明書中增加黑框警告,以強調其可能帶來的嚴重神經/精神事件風險,包括興奮、抑鬱、自殺傾向,並對醫生提出限制過敏性鼻炎患者用藥的建議。

事關全球3億哮喘患者,受FDA黑框警告的孟魯司特鈉還能吃嗎?

△美國FDA官網截圖


孟魯司特鈉主要用於預防和治療哮喘。目前全球哮喘患者總數約有3億,國內患者人數超過5000萬。2018年,孟魯司特鈉原研藥和仿製藥在中國銷售總額達到28億元。前兩批帶量採購中,國內仿製藥安必生和原研藥順爾寧先後中標。

國家藥監局官網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共有15個孟魯司特鈉批准文號(包括咀嚼片、顆粒等),涉及魯南貝特、石藥集團等近十家企業。其中,杭州民生濱江製藥、長春海悅藥業、石藥集團的孟魯司特鈉產品已經通過一致性評價。

作為一款入圍帶量採購的常用藥,來自FDA的警告對孟魯司特鈉意味著什麼?哮喘患者還能放心用它嗎?

“有的孩子一年一年地吃”

作為一種慢性氣道炎症性疾病,哮喘的主要特徵是呼吸困難和氣喘反覆發作。

《柳葉刀》雜誌2019年發表了一份中國哮喘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中國20歲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為4.2%。根據2015年的人口數據估算,全國約有4570萬哮喘患者。

另據統計,中國兒童哮喘患者超過600萬。2013年公佈的第三次中國城市兒童哮喘調查顯示,我國主要城市城區0~14歲兒童哮喘總患病率為3.02%。

治療哮喘的,主要有兩類藥物。一類是支氣管擴張劑,可鬆弛和擴張氣道;另一類是抗炎藥,可抑制引起氣道狹窄的炎症。

默沙東新藥研究院梁貴柏博士在《新藥的故事》一書中記錄了哮喘藥物的研發歷史:從20世紀開始,支氣管擴張劑一直是治療哮喘病的重要手段,到了20世紀60年代,醫藥學家們發現哮喘的原因不只是單純的支氣管攣縮,而是一系列的炎症反應,至此消炎藥被加入到哮喘病的治療中。隨著一種後來被命名為“白三烯”的物質在人體肺部被發現,人類意識到這種物質在哮喘發病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於是,各大製藥公司有了明確的新藥研發方向——生產白三烯受體拮抗劑,以抑制氣道炎症,降低氣管敏感性,減少病毒誘導的間歇性喘息。

默沙東研發的孟魯司特鈉就是其中之一,1998年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用於成年人以及6至14歲兒童。1999年,孟魯司特鈉獲准進入中國市場。2000年6月,該藥又被美國FDA進一步批准用於1歲以上的嬰兒患者。

嬰兒患者用藥,對安全指數(Safety Index)有很高的要求。所謂安全指數,即最高安全劑量(又稱最高無副作用劑量)與最低有效劑量之間的比值。對於原創新藥而言,安全指數越高,用藥的允許誤差就越大,使用的人群就越廣。孟魯司特鈉的有效口服劑量是5~10毫克,從臨床試驗數據來看,其口服劑量從2毫克一直到800毫克都沒有發現副作用。

或許正是因為孟魯司特鈉副反應較小,有些兒童長期使用。上海肺科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胡洋觀察到,“有些小孩一年一年地吃這種藥。”與此同時,孟魯司特鈉作為一種處方藥,國內醫生開藥也比較“松”。“有時候,針對咳嗽患者,如果其他藥都治不好的話,醫生可能會開一點孟魯司特鈉試試。”胡洋介紹,除了適應證列出的治療過敏性鼻炎和支氣管哮喘,其在毛細支氣管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等疾病的應用,也被納入國內專家共識。

警告升級

2020年3月4日,美國FDA要求在孟魯司特鈉的藥品說明書中增加一個黑框警告,用以描述嚴重的精神健康副作用。在FDA看來,儘管在現有的藥品說明書中已經包括了有關精神健康副作用的警告,但是許多衛生保健專業人員、病人及其監護人並不知道這種風險,因此需要發出更強有力的警告。

所謂黑框警告,就是在藥品說明書最靠前的位置用黑色加粗的框線,警示人們用藥後的風險增加,是美國FDA對上市藥物採取的一種最嚴重的警告形式,其主要依據是FDA對收到的上市後不良事件報告的評估。

根據規定,當有臨床證據證實某種藥物可能對人體造成嚴重損害(不需要有明確的因果關係),尤其可能致死時,FDA就應發佈黑框警告。不過黑框警告並不意味著一款藥品被禁止使用,其最主要的目的是提示潛在安全問題,警示醫師開藥前正確評估獲益及風險。

黑框警告並不罕見。報告顯示,2019~2020 年全球銷售增長最大的10款藥物中,有4款的說明書中有黑框警告。

這也並不是孟魯司特鈉第一次受到警告通報,早在2008年,FDA就對其作了首次通報,指出患者用藥後神經/精神副作用事件有所增加。

本次黑框警告是基於2019年9月FDA對孟魯司特鈉不良事件的安全分析結果。該研究源於2017年11月FDA收到的信件,其中指出孟魯司特鈉的神經/精神病學不良事件(NAE)發生率比報道的更為普遍,尤其是在兒童中。

FDA發佈的研究結果中顯示:未發現孟魯司特鈉與導致患者抑鬱、自殘和自殺的關聯性,但仍然不能排除這種風險。

這項研究涉及82例提交至FDA的與孟魯司特鈉相關的完成性自殺案例。研究發現,患者大多具有神經/精神疾病史,並沒有足夠的信息來評估孟魯司特鈉和不良事件之間的關係。在34例記錄較為完整的病例中,包含有可能導致自殺的額外風險因素,例如使用藥物,或存在與自殘或行為障礙風險增加相關的併發症。

除了黑框警告,FDA還強調了在適應證範圍內用藥。在哮喘之外,建議孟魯司特鈉只能用於治療那些沒有得到有效治療,或不能忍受其他過敏藥物的患者的過敏性鼻炎。

有過神經/精神疾病的患者,用藥需更謹慎

根據胡洋的臨床經驗,患者服用孟魯司特鈉之後,產生副反應的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在我指導用藥的患者當中,大部分副反應集中在說明書上提到的嗜睡。特別嚴重的肌肉神經類和精神類副反應,很少見到。有個別病人出現了一些比較嚴重的副反應,但不至於致殘致死,停藥之後也就緩解了。”

胡洋認為,黑框警告恰恰是嚴謹的表現,對於臨床醫生而言,“即使黑框警告了,在患者沒有其他神經/精神疾病的情況下,孟魯司特鈉仍然會是首選,因為副反應還是沒有激素類藥物大。激素類藥物使用之後,會產生免疫力下降,甚至導致高血壓、糖尿病。”

帶量採購之後,孟魯司特鈉原研藥順爾寧和仿製藥安必生中標,醫院裡能開的只有這兩種。通常醫生會搭配阿斯美(複方甲氧那明膠囊)一起開給輕度和中度的哮喘患者。前者起效慢,對因治療,副反應小;後者起效快,對症治療,副反應較大(主要是嗜睡)。“兩款藥合用能夠互補,又有協同作用。”

黑框警告帶來的一個影響是,未來醫生開孟魯司特鈉可能不會像之前那樣“松”了。像新冠肺炎一樣,哮喘也可以分為疑似病例、臨床診斷病例和實驗室確診病例三類。哮喘病人的最後確診,需要經過呼出氣一氧化氮檢測、肺功能檢測和哮喘激發實驗三個檢測步驟。胡洋介紹,“一般我們都會建議疑似患者去做檢查確診,但有些患者可能覺得時間上來不及,我們就先給開了藥,而以後可能會更嚴謹一些。”

醫生給出的用藥建議是,如果本身長期用藥沒有什麼副反應,可以繼續服用。但如果是首次服用,在很短的時間內出現相關反應,就要儘量少吃。以及,對於曾經有過神經/精神疾病的患者,需要儘量在首次用藥時避免使用孟魯司特鈉。


吳曄婷|撰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