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原來還可以這樣理解

平 仄

原來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作者 夏非冬

平仄-原來還可以這樣理解

平仄是中國詩詞聲調的分類。“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韻書,如《切韻》、《廣韻》等,中古漢語有四種聲調,分別稱為平、上、去、入。第一聲是平直的,其餘三聲有高低不平的變化。

平仄是在上述四聲的基礎上歸納出來的,就是把四聲分成平仄兩部分。平,是四聲中的平聲,表示平直的;仄是四聲中的上、去、入三聲,表示曲折的。平仄運用到普通話裡,就是把普通話的四聲一分為二: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現代人創作新韻格律詩,其平仄標準按普通話四聲標準執行,符合現實。普通話四聲裡沒有標註入聲,古入聲被分別劃入其他三聲裡面了,人們把這種現象叫作“入派三聲”。這樣一來,用普通話標準去判斷古人詩詞的平仄,有時候會出現今古不一的現象,這是自然的。必須明確這一點。

平時我們口中的“平仄”其實是平平仄仄的簡稱,在詩句裡,平平仄仄是一個固定的鏈條,不能壓縮也不能延長,即不能壓縮為“平仄”,也不能延長為“平平平仄仄仄”。必須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這樣的雙音節模式去遣詞造句。如:晴川歷歷漢陽樹(平平仄仄0平仄) ,芳草萋萋鸚鵡洲(仄仄平平0仄平)。平平仄仄是有梢有根的,平平的“梢”是第一個平,“根”是第二個平;仄仄的“梢”是第一個仄,“根”是第二個仄。實際運用中,梢可以變通,根不能變。上面兩句詩中,“0”表示可以變通部位。變通後的情形可以是:“0平0仄0平0仄”,可見其中根沒有變。這叫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即梢不論,根分明。這就是平仄的基本原理,詳細規定還有一些,有待專門探討。

平平仄仄是漢語出現雙音節詞語以後表現出來的聲調起伏現象。遠古漢語中沒有平平仄仄。

五千年漢語文的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到複雜的階段。最早的語言文字都是單音節字、單音節詞。直到春秋末年,左丘明的文章如《曹劌論戰》,還都是單音節詞彙。比如:“十年春,齊師伐我⋯”“齊師伐我”這四個字譯成現代雙音節漢語,至少可以變成八個字:“齊國的軍隊向我們發起進攻”。再看看《確龍說趙太后》這篇古文中的人物對話,其文字語言,都是單音節詞,十分乾練:“太后明謂左右: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意思是說:“趙太后明觸地告訴她的部下,有誰敢再說讓長安君去充當人質的,老婦我非吐他一臉不可。”通過古今對照可以看出,漢語言文字發展的一個最基本的特徵,就是字詞句由單音節走向雙音節、多音節。以上列舉的古文句例是春秋時期的,其實漢語字詞句的擴展很早就開始了。隨著樂曲的出現,人們跟著美麗動聽的音樂節拍,演繹出了字詞句的重複,拉長了字詞句子,從而出現了大量的雙音節詞彙。如:醞釀、斟酌、創造、運用、學習、喜歡等等,都是雙音節詞彙。雙音節詞彙,是人們把字義相同或相近的字詞組合在一起,用來表達意思,可以達到對語義的雙重解釋,互字見義,同時也增強了語言氣氛。這是漢語文的一大發展。

在文明文化的進程中,我們的語言文字不斷髮展,人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越來越強,語言形式也越來越豐富多彩,雙音節詞與雙音節詞進行再組合,又構成了常用的相對固定的四字詞組,這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漢語成語。

漢語成語的聲調有一個明顯的規律,就是符合平平仄仄的規律。這是平平仄仄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生動反映。從這一方面看,平平仄仄和我們並不陌生,它時時刻刻伴隨著我們的生活。

一、平平仄仄形式:轟轟烈烈、歡歡喜喜,三三兩兩,辛辛苦苦,吞吞吐吐,花花綠綠,形形色色,崇山峻嶺,崇洋媚外,刀光劍影,刀山火海,海枯石爛,既往不咎,見風使舵,江郎才盡,江河日下,等等;二、仄仄平平形式:密密麻麻、普普通通、簡簡單單、奄奄一息、春暖花開、金戈鐵馬、金口玉言、舉世無雙、舉案齊眉、似是而非、藕斷絲連、耀武揚威、多事之秋、多難興邦、在所難免,等等。所有漢語成語基本都要遵循這一規律。出現例外的,只佔少數一部分。我們生活中好聽的語言,它的音調起伏,抑揚頓挫,都是符合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格律的!詩歌的薰陶,催生出一種美麗的組詞形式,一種動聽的語言樂章。它是民族文化的風采,打著中華文明的烙印!

平仄-原來還可以這樣理解


以上就是在中國討論了幾百年的格律詩詞中的平仄音韻問題。平仄是漢語發展到一定階段形成的語調起伏現象,它的誕生是一種發現而不是創造。南朝的沈約,首先發現了平仄在詩歌中的存在,當時的文人都不大在意,即使聽說了也不一定買帳。與沈約同為竟陵八友的大詩人梁武帝的反應足以證明這一點。據《太平廣記》記載:重公有一次拜見梁高祖,高祖問他:寡人聽說在外邊流傳有什麼“四聲”,怎麼回事?重公想了一會兒,馬上答道:“天保寺剎”這四個字就符合平平仄仄。重公出來以後,碰見劉孝綽,炫耀剛才自己在皇帝面前有效地施展了自己的能耐。劉孝綽聽後不以為然,說:笨!你不如說“天子萬福”,這句話既符合平平仄仄,又讓皇上高興!現在看來他們二人舉例說明的兩句話都不符合普通話四聲要求,這是今古差異。沈約死後,過了143年,又出了兩個人,一個叫沈佺期,一個是宋之問。二人對平仄作了進一步明確。對詩歌從古律到格律體的過度,起到規範作用。但他們以偏概全,搞平仄擴大化,給後人設置很多門檻。梁帝沒搞明白,李白也不把這些當作一回事,生怕以此影響自己的創作思維。至於我們這一代,也不必把它看得過高,過於神秘,他就在你身邊,語言交流中你時刻在用,並且從來沒有用錯過。但也不應該輕視平仄,它是我們的過去,我們的現在,對此不能嗤之以鼻!

平仄在華夏大地上沒有地域界限,沒有古今障礙,沒有東西南北語言差別,放之四海皆可用。唐詩,北京話可以讀,廣東話更可以讀;河南、山東人可以讀,陝西、四川人同樣可以讀。對於不同方言來說,其實就像音樂變調,歌曲“好一朵茉莉花”,A調可以演奏,D可以演奏,B調C調同樣可以演奏,至少可用七個以上的調子演奏,你怎麼能說只可以用A調演奏呢?各地用各地的調子演唱同一個作品,沒有什麼不可以的。各種方言吟詠唐詩宋詞,是聲調一體化平移,就像整體平移一座大樓,不論挪移到哪裡,大樓依然是那座大樓,並非拆卸得一磚一瓦,面目全非。

平仄-原來還可以這樣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