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道菜就看出了贾母的态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道菜就看出了贾母的态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道菜就看出了贾母的态度!

贾母是一个开明睿智的老太太,但年轻的时候杀伐决断,管理荣国府偌大家业,其能力和王熙凤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贾母善良却并不软弱,贾母对待儿孙慈祥友爱但也有自己鲜明的态度,并非溺爱不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道菜就看出了贾母的态度!

有人说贾母对宝玉就是溺爱,对凤姐就是纵容,事实上贾母非常清楚这些孩子的脾气秉性,螃蟹宴上凤姐开玩笑,王夫人笑道:“老太太因为喜欢他,才惯的他这样,还这样说,他明儿越发无礼了。”贾母笑道:“我喜欢他这样,况且他又不是那不知高低的孩子。家常没人,娘儿们原该这样。横竖礼体不错就罢,没的倒叫他从神儿似的作什么。”这就是贾母的原则,礼体不错,本质不坏,不必太在意于细枝末节。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道菜就看出了贾母的态度!

对于宝玉也是这样,贾母认为宝玉是一个不寻常的好孩子,虽然不爱读书,但才学并不差,形式怪异,但也并非不学无术之徒,喜欢和女孩子为伍但又非好色。虽然贾母也不是很彻底地明白宝玉的所作所为,但要比贾政、王夫人的认识更进一层。因此贾母反对贾政对宝玉的笞挞管教,并非是溺爱宝玉,而是出于理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道菜就看出了贾母的态度!

话说回来,任何一个人都有七情六欲,有所喜所恶。常言道伸出一个巴掌手指头有长有短,何况是一家子的儿女,作为家长也很难一碗水端平。通常看起来,贾母更喜欢贾政和王夫人,而对贾赦、邢夫人很不满意。通过一个细节也可以看到这一点,例如第七十五回,按照常例各房里每天会向贾母供奉菜品,看看贾母的态度,对于各房供奉的菜品的态度迥异: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道菜就看出了贾母的态度!

王夫人笑道:“今日我吃斋没有别的。那些面筋豆腐老太太又不大甚爱吃,只拣了一样椒油纯齑酱来。”贾母笑道:“这样正好,正想这个吃。”鸳鸯听说,便将碟子挪在跟前。鸳鸯又指那几样菜道:“这两样看不出是什么东西来,大老爷送来的。这一碗是鸡髓笋,是外头老爷送上来的。”一面说,一面就只将这碗笋送至桌上。贾母略尝了两点,便命:“将那两样着人送回去,就说我吃了。以后不必天天送,我想吃自然来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道菜就看出了贾母的态度!

王夫人拣了一样椒油纯齑酱来。贾母笑逐颜开:“这样正好,正想这个吃。”鸳鸯又指那几样菜道:“这两样看不出是什么东西来,大老爷送来的。这一碗是鸡髓笋,是外头老爷送上来的。”鸡髓笋是外头老爷进贡的,也就是指贾珍,贾母略尝了两点,也算给足了宁国府面子。可是到了大老爷供奉的两样菜,作者连名字都懒得写了,说明贾母根本就没有兴趣知道是什么菜,更别提尝一尝了,而且冷冷地吩咐:“将那两样着人送回去,就说我吃了。以后不必天天送,我想吃自然来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道菜就看出了贾母的态度!

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贾母不喜欢贾赦和邢夫人由来已久,鸳鸯拒婚一事成了这对母子关系恶化的催化剂。

贾母笑道:“可是我老糊涂了!姨太太别笑话我。你这个姐姐他极孝顺我,不象我那大太太一味怕老爷,婆婆跟前不过应景儿。可是委屈了他。”薛姨妈只答应“是”,又说:“老太太偏心,多疼小儿子媳妇,也是有的。”贾母道:“不偏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道菜就看出了贾母的态度!

自从贾赦邢夫人谋取鸳鸯之后,邢夫人讨了没意思,贾母越发冷淡了他。爱屋及乌,贾母对于大房的事都不那么上心了,例如南安太妃要见他姊妹,贾母只令探春出来,根本就没有提到迎春。后来迎春订婚,贾母本来也觉得孙家不妥,但因为是贾赦力主,贾母不愿意多事,结果迎春的婚姻成了一桩悲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道菜就看出了贾母的态度!

贾母不喜欢贾赦、邢夫人,是因为贾赦、邢夫人都过于愚强,还自以为是,自私自利,不能够听取别人的有益的建议。贾赦更是吃喝享乐起来,官也不好好做,每天和小老婆吃酒。贾母早就有风闻,但是儿大不由娘,已经胡子苍白的贾赦,难道还像小孩子一样去管教吗?所以贾母对于他们采取的是敬而远之的态度,眼不见心不烦,我管不了躲得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道菜就看出了贾母的态度!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贾母虽然生于公侯之家,又嫁与国公为妻,赫赫扬拥有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但也有不如意的地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道菜就看出了贾母的态度!

往期回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