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何去何從?向消費領域拓展,或抓住一般工業

不論你是否感到榮幸,我們付出巨大的犧牲獲得了當前的健康安寧。這其中有中國體質帶來的優勢,也是中國人在特殊狀態中對於緊急情況的動員,統籌,落地執行,以後強大的後援保障獲得成果。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題記

2019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累計銷售工業機器人15.2萬臺,相比於2018年下降3%左右。但這仍然沒有改變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和全球最激烈的工業機器人品牌戰場!

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何去何從?向消費領域拓展,或抓住一般工業

圖片來自睿工業Mirdatabank,版權歸Mirdatabank 感謝其友情支持!

能在中國活下來,就能在工業機器人市場活下來,或許還能夠活的有滋有味,風生水起!活靈活現的演繹這句話的是愛普生,雅馬哈,以及川崎,包括一眾的二線日系機器人品牌都希望演繹這個商業規律!

時代的車輪在人多力量大的地方,轉的最快!如今的機器人四大家族分化也非常嚴重,並且更加依賴於中國市場!

2020年Fanuc,ABB,KUKA,Yaskawa的變局

作為全球老牌的工業製造業企業,不論是管理模式,還是產業輻射範圍,Fanuc,安川,ABB,KUKA四家擁有的家底都非常雄厚!

但2017-2019年,這四家企業的各種操作,透露著一個信號:向中國市場加碼。

細緻的展現在幾點:

  • ABB在上海建立的機器人生產的超級工廠一期已經投產,並且在機器人用伺服電機方面也加快投資。
  • 美的主導的庫卡在順德建廠,美的圍繞kuka打造的機器人產業鏈逐漸成型:上游元器件廠商:高創;機器人本體企業KUKA開始機器人國產化生產,下游家電,電子行業的工廠及合作廠商開始大力支持kuka機器人的業績。意圖快速扭轉kuka的虧損局面。
  • 美的領導下的KUKA已經開始向國產化元器件領域邁進,驅動,控制系統都開始嘗試高創產品。並且力推經濟款產品向一般工業領域滲透。
  • 安川作為長久以來四大家族中存在感最低的一位,這一次來了一波反向操作,希望通過優質的性價比,快速打進Fanuc,ABB,KUKA的汽車主機廠業務。
  • 相反,只有FANUC表現展現的非常淡定!但事實上並非如此。2017-2019年fanuc新型協作機器人的發佈和推進速度是所有企業望塵莫及的,其CR系列協作機器人延續了桌面機器人的設計外觀,做到負載4-35kg最大負載範圍,2019年12月新發布CRX系列協作機器人,fanuc在協作機器人方面累計投入了7款機器人。這個數量相對於260多款fanuc機器人並不多,但是相比於其他傳統工業機器人企業,這個速度確實有些過快。
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何去何從?向消費領域拓展,或抓住一般工業

Fanuc CR系列機器人

宏觀來看,四大家族在中國佈局主要集中在通過實現本土化生產,降低成本,以便迎接來自國產工業機器人市場的衝擊。在我看來國產化對外資品牌的衝擊,並不是其降低成本的主要因素,更大的原因在於將工業機器人的市場,從早年的汽車,3C電子,家電這三大高利潤,壟斷市場快速向物流,醫藥,食品,金屬加工等分散且低毛利的市場下沉。業務拓展開始向二線,三線,四線工業城市邁進。

第二點集中形式主要集中在,對新性機器人應用產品的佈局。

Fanuc在協作機器人的上面的探索,不單單是因為其毛利高,有錢,更主要在於其擁有大量的客戶資源,這是一個引導客戶使用習慣的重要優勢。同時新機器人的探索也讓四大家族開始考慮向消費領域進軍,包括ABB,KUKA都在密切關注消費市場的新型應用形式。

機器人在消費領域的應用,如果能夠出現,一定出現在中國

儘管大量的代工廠都在宣揚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增高,但是沒有一個消費品牌願意丟失中國的市場。尤其是中國擁有著全球最多的千萬級城市群多達16個。倘若計算上各類二線省會城市中國有接近40個城市人口超過500萬以上。

機器人在消費領域的應用較為特殊,我們暫且不去預測機器人會應用到何種消費場景中。先來聊一下機器人在消費領域的應用必須具備的條件:

1、一次性投入大:機器人實現的無人化不同於無人販賣機,機器人的價格要遠高於無人販賣機,成本的差距不論放到何時都會存在。同時機器人需要搭配周邊輔助的自動化及信息化設備,包括視覺,力覺傳感器,信息化雲平臺應用遠程監控等等。同時需要外部自動化工裝設備。從碧桂園千禧無人化產品能夠看出這種嘗試需要付出高昂的硬件成本。

2、對人口密集度要求極高。無人化的服務業本身的價值就在於可以精準化,高效化的服務大量的客流。對於稀稀朗朗的高端消費領域,那不是無人化場景應該出現的地方。因為機器人再智能,也沒有一個空姐的微笑來的賞心悅目!

3、對經濟與消費群體的文化有要求。這一點就是商業中常常存在的,時機和趨勢能否為產品提供合適的應用場景。如今的中國90後,00後群體對於數字化產品依賴極高,同時也能玩轉各種你意想不到的亞文化,先鋒科技。這才是新型消費場景發展的沃土。

國產工業機器人廠商需要儘快找到的自己的沃土

大部分的營銷都會說:定位。定位這個詞非常好,好到你也不知道怎麼辦?從最通俗的話來說,找到你可以掙錢的地方。那裡你的產品可以滿足這個需求,並且可以做到最快的複製。沒有一個定位是不需要資金去探索的,也沒有一個定位是不需要時間去培養的。

2020年,在全球的疫情戰役中,我們能夠清楚的看到,中國經濟縱深帶來的優勢。中國製造業產業鏈的完整性發揮的快速響應,及經濟損傷後展現出的自愈能力。

縱觀2017-2019年,中國本土工業機器人大廠:埃斯頓,新松,新時達,埃夫特都很明顯把握一條路線:買各種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著眼於中國市場發展。

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何去何從?向消費領域拓展,或抓住一般工業

ESTUN CLOUD

埃斯頓成功的收購了英國十大運動控制品牌TRIO,並且快速的在中國拓展市場。對於一個原本定位高端,但市場極為小眾的運動控制品牌。TRIO的市場份額在埃斯頓的運作下,2018-2019年幾度翻翻。

埃斯頓希望通過其較為成功海外併購經驗,獲得更多的助力,2019年再次出手收購了德國百年焊接機器人品牌CLOOS,這依然是緊盯著中國的金屬加工的廣闊市場。在2020年國家頒佈的新基建中:軌道交通&高鐵領域的車體中厚板焊接,就是CLOOS焊接機器人的壟斷領域之一。

因此,詳細梳理埃斯頓的收購,我們能夠明顯的看到,收購集中在零部件技術的補充,市場仍然聚焦中國。尤其埃斯頓對德國M.A.i,意大利EUCLID的投資能夠很明顯看出,不論是全資收購,還是合資成立公司其主要目的都是強化中國市場的實力。

這一戰略,對於中國市場的戰略定位的高度,以及遠期力爭國家化,當前主力聚焦中國的發展脈絡極為清晰。相比於喊口號,買個外資企業就號稱是跨國公司的品牌來說,埃斯頓的種思路極為理智且務實。

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何去何從?向消費領域拓展,或抓住一般工業

新松機器人

與埃斯頓思路極為相近,但道路方式有所不同的是新松。如今的新松集合了智能系統集成,機器人本體制造,服務及醫療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幾大板塊。新松的厲害之處在於,在汽車零部件,物流AGV領域完整的打通了市場。這兩大領域為新松貢獻了70%以上的營收,且毛利率得到了有效的保障。這就是新松這麼多年找到的兩塊沃土。可以持續的給企業輸血的市場。

儘管新松在機器人本體市場,醫療機器人市場一直處於投資狀態,但是這並不妨礙其押寶這兩大領域。尤其是醫療機器人領域,這是新松目前重點押寶的對象。在這次疫情當中可謂風頭無二。

細數國際工控行業巨頭,西門子,通用電氣這就是兩家不折不扣的醫療企業超級巨頭。國內外工業機器人廠商對於醫療行業的佈局也都非常明確,埃斯頓2017年注資美國barrett,美的成立美的安川醫療機器人公司。

從這一點上來說,不用擔心別人偷偷的做了你不知道的佈局,你應該擔心你看到這個佈局,你能否看出未來的趨勢。

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何去何從?向消費領域拓展,或抓住一般工業

新時達機器人新廠區

2020年初,新時達搬遷到新的智能機器人廠區,新廠區建設的產能12000臺/年。

這是一個極具誘人的數字,但目前來說相比於產能的提升,新時達更應該做的是向下遊渠道市場,和終端應用市場加大投入力度。因為2019年,新時達機器人業務領域的頂樑柱眾為興在一些列謎一樣的操作中陷入了低迷。

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何去何從?向消費領域拓展,或抓住一般工業

埃夫特廠區

國產機器人2020年更具有期待的當屬埃夫特IPO的進程,在這個關鍵的節骨眼上,我們針對埃夫特業務做過多的評價。從一個從業者的角度來說,順利的IPO對於埃夫特來說是其順利度過這輪寒冬,並且能夠快速反擊的唯一籌碼!

2020年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勝負手,都在各個企業自己的手中。但唯一的著眼點,也是唯一能夠在未來幾年翻盤的機會,一定存在於中國市場。至於是一般工業領域的食品,物流,金屬加工,鋰電,還是新消費領域的應用,這需要我們接下來的文章慢慢探討!


2020年,疫情對於全球經濟是一個巨大的衝擊,它相當於一個透視鏡,對每一個國家的工業,科技,消費,政權,醫療等等都進行360度的審查。只有有瑕疵就一定會暴露出來。

生活不只有詩和遠方,多去商超看一看不斷變化的價格標籤,你就知道還有跌宕起伏的驚喜和財米油鹽的焦慮!機器人觀察說務實的行業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