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至暗时刻:市值缩水800亿美金,论中国的重要性


特斯拉的至暗时刻:市值缩水800亿美金,论中国的重要性

什么是内部流动性?

比如一个基建企业,去年做了100亿的项目,今年基建托底经济,接到了150亿的项目,这就是内部流动性改善。

过去几年政府一直拖欠企业80亿的账款,今年基建投入加大,先把账款清了50亿,这也是内部流动性改善。

过去几年,企业现金流紧张,银行落井下石,给企业的贷款利率越来越高,从5%涨到8%,甚至停贷抽贷。今年央行放水、财政加大基建力度,银行锦上添花,把贷款利率降回5%,这也是内部流动性改善。

内部流动性改善,一定会导致股价上涨。

特斯拉的至暗时刻:市值缩水800亿美金,论中国的重要性

什么是外部流动性?

比如央行放水,实体经济因为疫情复工率不高,资金无法进入实体经济,只能脱实入虚、在金融市场空转,投资者手头的资金充裕,出现资产荒的局面。

刚好此时,政策上鼓励发展新能源、5G、芯片等科技行业,投资者一窝蜂涌入,炒高了股价,这就是外部流动性改善。

比如国家发行的产业投资基金,证券公司发行的科技类基金,都会推高科技股的股价,这也是外部流动性改善。

内部流动性和外部流动性是可以相互传递的:

内部流动性改善,企业加大分红力度,就会把流动性释放出去;

外部流动性改善推高股价,企业再融资,就会把流动性吸收进去。

内部流动性和外部流动性,叠加改善或恶化,会出现很多种组合:

由内向外改善;由外向内改善;由内向外恶化;由外向内恶化;内部改善、外部恶化;内部恶化、外部改善;内外同时改善;内外同时恶化。

当一个国家的指数或企业的股价变动时,一定要搞明白,是内部流动性导致的,还是外部流动性导致的,亦或是内外共振。

特斯拉的至暗时刻:市值缩水800亿美金,论中国的重要性

当前美股是什么样的局面?

病毒导致美国经济面临收缩或停摆,消费萎靡,美国经济高度依赖于消费,这会导致企业现金流恶化。

过去几年美国社会的信用持续扩张,很多企业经营风格激进,借债分红回购,把现金和净资产消耗掉,如今现金流恶化,就会出现内部流动性枯竭。油价暴跌,石油行业的风险进一步暴露出来。

金融系统发现这些企业的风险,导致它们的发债和借贷利率提升,内部流动性进一步恶化。

反应在债券市场,美国的信用利差飙升,所有人都把钱死死攥在手上,这有点像中国18年的状态。

此时美联储疯狂降息,改善了外部流动性,却暂时无法改善内部流动性。要想改善内部流动性,必须得激发信心、激活信用扩张。然而持续了十几年的信用扩张,一旦开始剧烈收缩,短期内肯定是回不去的。

这就是美股现在的局面,外部流动性虽然充裕,却无法抵挡内部流动性崩塌。投资者只想尽可能的回收现金,于是他们疯狂抛售各种资产,全世界各个国家的股票、黄金、比特币、大宗商品,都是他们的抛售对象。

对于港股和A股来说,国际投资者疯狂抛售,导致它们的外部流动性恶化。相比来说,港股的外资比例更大,受到的冲击更明显。

中国经济本身跟美国是刚好相反的,经过16-17去产能去库存、18年去杠杆后,中国正处于新一轮信用扩张之中。

疫情发生之后,很多人非常紧张,担心会重新回到18年底那种节奏,全社会的流动性枯竭、人人自危的状态。

出于这种担心,年后央行向市场提供了很多流动性。

实际上恰恰相反,最近这段时间,中国的信用利差在缩减。疫情导致经济停滞,却没有导致信用收缩,全社会的信用还在扩张之中。

于是中国股市出现了和美国完全相反的局面:

美国是内部流动性崩塌,外部流动性改善;中国是内部流动性改善,央行略放水、外资大撤离,两相对冲,外部流动性偏紧张。

特斯拉的至暗时刻:市值缩水800亿美金,论中国的重要性

终于要说到特斯拉。

对比特斯拉和乐视,在15年大水泛滥的情况下,乐视可是如日中天,后来供给侧改革,乐视的流动性问题才暴露出来。

过去几年,美国社会的信用极度扩张,类似中国的15年,流动性非常充裕。

在这种情况下,滔天洪水看见特斯拉却都绕着走,特斯拉能在洪水边上差点把自己渴死,把现金流搞崩,股价跌到200以下,这事贾跃亭干不出来。

好在中国拯救了特斯拉,给低息贷款、便宜土地、快速审批、富足的市场,让它迅速把工厂建立起来。

在洪水边上喝了天朝降下的圣水之后,特斯拉的任督二脉(现金流)终于打通。随后,华尔街对特斯拉的态度180度反转,泛滥的洪水全都冲了上来,一口气把股价从200干到1000。

试想一下,如果中国没有拯救特斯拉,马斯克勉强熬到现在,疫情爆发后,美国和欧洲的消费萎靡,车不好卖;特斯拉的现金流决定了它会失去再融资能力,无论发债还是增发都发不出去,最后必然狗带,成为本轮危机第一个破产的知名企业。

中国提供帮助,特斯拉满盘皆活,疯狂暴力逼空,逼得空头上天台;

如果没有中国,特斯拉满盘皆输,现在面临破产,马斯克自己上天台。

我认为特斯拉的空头并没有错,他们不是输给了特斯拉,是输给了天朝圣水。而且是在马上就要大获全胜的时候,被天朝圣水绝杀。

特斯拉的至暗时刻:市值缩水800亿美金,论中国的重要性

现在回头看一下,特斯拉巅峰时日成交550亿美金,一个企业的成交额超过上交所1600个企业,这是何等的流动性泛滥!

当时的特斯拉有多疯狂,现在美股就有多萎靡。

所以我一直不建议抄底美股,美国的信用扩张十几年,扩张到顶峰,一旦遭遇危机,信用在几个月内会剧烈收缩,然后修复个一两年,才能再次扩张。

在目前的局面下,美股那些借债回购分红的情况肯定会收敛很多。没有足够力度的回购和分红,凭什么反弹呢?

好在美国经济的基本面不错,只是信用扩张的太厉害,所以我也不太看空美股。

相比之下,欧洲是真的要完,基本面出大问题了。

我认为,导致本次危机的并不是病毒,而是长期以来的结构性问题,病毒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今年以来欧洲纯电动车的销量爆发,很多人以为大趋势来了。

其实真正原因是,欧盟规定2020年新车的碳排放达到95g/km,目前实际水平在120g/km以上,达不到的话就得靠纯电动车来实现目标,否则就要面临巨额罚款。经测算如果完全没有纯电动车的话,整个行业要缴纳300亿欧元的罚款。

欧洲各整车厂最后都学会了中国整车厂的套路,赔钱发展纯电动车,靠A00和网约车冲量,这就是今年欧洲纯电车爆发的原因。即便如此,也很难达到欧盟的碳排放目标。

疫情发生后,欧洲目前的防控难度很大,估计会持续很长时间,可以预见,今年欧洲整车厂会非常惨。在这种情况下,欧盟还会对自己的整车厂进行巨额罚款,让它们惨上加惨吗?

我相信这种事欧盟干得出来。对他们来说,防控病毒可以马马虎虎,控制碳排放一定会拼了老命。

这代欧洲人已经毁了,等下一代吧。

写了这么多,后续该怎么操作,到底加仓还是减仓,要不要抄底,抄底谁,相信各位会有更清晰的认知。

从内部流动性和外部流动性两个角度考虑,我目前持有的基本都是内需型企业,地产+汽车+基建+少部分消费,A股标的暂时比较平稳,港股标的跌幅略大,后续会继续向港股移仓,把握住港股主导权转移、估值体系重置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