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邊的小豆豆》會是我嗎?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小豆豆是一個日本的一年級小女孩,因為淘氣或者說因為原來學校的老師不懂她的個性發展和天才之處而讓她退學了,由於這個原因小豆豆來到了巴學園,對小豆豆來說這應該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也許正是因為來到了巴學園而讓她的整個人生變得不同了。在巴學園裡,教室是利用廢棄的電車車廂打造的,吃飯時必須帶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吃飯前要唱歌,還有小朋友講述自己身上有趣的故事,每天課餘的時間可以散步等等一系列有趣的事情。

我覺得巴學園就是一個巨大的自主學習的課堂,在巴學園裡沒有各種規章制度的約束,更沒有強迫學習,這是一個充滿著自由民主精神的樂園,在大多數中國當代的學生看來,自由民主雖然已經漸漸進入課堂,但仍然不能讓自己的個性和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自主學習,怎樣才能讓我們的自主性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呢?

雖然不能說巴學園裡的每一樣教學措施都是十全十美的,但至少它已經讓小豆豆這樣的學生感到自己的價值所在了,並且我相信小豆豆的未來一定是自由的,至少是我們所不能及的精神自由。巴學園裡的大多數教學活動都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上課的時候,老師把當天要上的課和每一節課的學習重點都寫在黑板上,學生可以從喜歡的那門課開始學,只要在一天之內能夠完成所有的學習任務就可以了,而不用每天循規蹈矩的上一些學生不感興趣的課,這樣做有利於學生髮揮他們的興趣和利用不同的方式去更好地完成作業,也有利於老師發現學生的興趣所在,便於老師更好地教學,其實這類似於因材施教,根據不同的學生的特點來教學,可以使學習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時學生的主體性得到發揮,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了主動學習,巴學園的學生每天都很積極的學習,表現出了強烈的主動意識,這就是一個自主學習的課堂。小豆豆在原來的學校上課的時候很難集中注意力,不是倒騰桌子的抽屜,就是站在窗邊招呼廣告宣傳員,來到巴學園以後,她對一切新奇的事物都很好奇,有很強的求知慾,有好奇心,不僅在課堂上認真的學習,在課後小豆豆的腦袋也沒有停下思考的時候,她想弄清楚很多事情,於是她就用自己的方法找尋答案(比如關於學校的校歌、電車教師是怎麼運過來的),從課內到課外的探索學習其實也就是一種自主學習了。

自主學習並不是學生自己自由的學習,必須要有一個引導者,那就是老師或者家長。巴學園的小林校長真的是一個很讓人敬佩的人物,他考慮到了巴學園所有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他也是一個勇於創新和勇於引進先進教育方法的一個人,雖然後來有很多的家長不理解校長的作法,認為校長是在放縱孩子,最後為孩子辦了轉學手續,但仍有部分的支持者。在戰爭中巴學園被烈火燒燬了,但校長的心依然堅定,我想無論巴學園被摧毀多少次,還會有第二第三個巴學園會誕生。校長讓學生不穿游泳衣去游泳,在運動會中,個子最矮、四肢最短的高橋同學獲得了最好的成績,這些都是校長為了消除殘疾孩子的自卑心理而想出來的,校長充分尊重了孩子的個性差異,讓孩子們明白了每個人都有存在的價值,不要在意自己與其他人有什麼不同,只要自己的精神世界充滿歡樂就足夠了。小林校長對某個班主任說高橋同學有尾巴這件事十分在意,校長認為這會傷害高橋同學的自尊和自信,但他又選擇在沒有人的廚房來責備這位班主任,說明小林校長真的非常在意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他不想去傷害任何一個人。小林校長與學生就像是朋友一樣,他與學生之間的平等的,這樣會提供給學生充分的安全感,學生可以肆無忌憚的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表達出來,不會害怕被嘲笑,這樣寬鬆的氛圍,使學生可以把自己個性化的東西表達出來。小林校長成功創造了一個自由民主、無拘無束、同時又鼓勵學生勇敢表達的校園環境,這就是一個自主學習的環境。

校長用看似輕鬆愉悅實則費盡心思的辦法保護了每位學生的獨特個性,每個人的閃光點在巴學園裡都充分地展現出來了。小豆豆是天真善良的,校長和父母一次次的鼓勵讓小豆豆的善良沒有受到外界事物的損害,在小豆豆被小狗洛克咬了之後,她並不是很關心自己的傷,反而是擔心小狗洛克會被父母責罰打罵,她盡力去幫助洛克解圍,她哀求自己的父母,希望他們能原諒洛克。讓人欣慰的是小豆豆的父母真的沒有責怪洛克,這是父母的偉大,如果說小豆豆的健康成長有小林校長的功勞的話,那麼小豆豆父母的功勞是絕不比校長功勞少的。她的父母為小豆豆創造了一個自由的天地,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家庭,小豆豆都處在一個輕鬆祥和的環境中,還有什麼比學校和家庭的聯合更強大的力量呢?因此小豆豆有充分的自由可以發揮自己的一切。

在我看來,巴學園就像是一個沒有高強度訓練的訓練場,在這裡,每一個人都被潛移默化地訓練著,在毫無壓力的氛圍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逐步提高,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父母和老師的控制,他們有自己的想法,並且這些想法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人類最本真最純真的情感昇華而來的,這些美好的思想是需要我們每個人去保護的。小豆豆可以自由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哪怕這件事在別的大人看來是那麼荒唐,在巴學園裡沒有人認為她做的事是不可原諒和讓人嘲笑的。小豆豆心愛的錢包掉進了糞坑,她就從排糞口一點一點往外掏糞,希望能找到自己的錢包,校長看到了正在掏糞的小豆豆,只是對她說了句“要把它們都送回原處去喲”,校長不是像其他人那樣嚴厲制止小孩掏糞的行為,而是默許她做她想做的事情,只是要妥善處理好,不要妨礙到其他同學的生活。在適當的時候讓孩子自己摸爬滾打,讓他們自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嚴厲,有很多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會不會受到傷害,其實讓孩子從小根據自己的想法來鍛鍊自己的能力不僅不會讓他們受到傷害,反而能讓他們以後的生活不受到傷害,能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也許像巴學園這種完美的教育方式只是一種柏拉圖式的存在,但我們新時代的學生可以從中領悟學習的道理,掌握學習的方法。作為學生,壯闊東方潮,奮進新時代。我們生活在一個奮進的時代,一個能讓你們盡情施展抱負追求夢想的時代,我們沒有理由選擇懈怠。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我們一定會展開翅膀,在知識的天空中飛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