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封城”記:他們曾笑我母親太緊張,如今卻道了歉|特稿

“我衷心感謝那些不遠萬里來幫助意大利的中國專家。他們在自己的國家剛剛參加了一場‘戰疫’,甚至還沒有休息就過來了。”旅華意大利人馬可說。

3月12日,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帶著31噸醫療物資抵達羅馬。在這以前,意大利因疫情嚴重,實施全國“封城”。

意大利“封城”记:他们曾笑我母亲太紧张,如今却道了歉|特稿

在佛羅倫薩留學的朱婷見證了意大利在疫情中的變化。

“封城”前,她與朋友相約到咖啡廳坐坐。兩人戴著口罩站在櫃檯前點單,一旁的意大利老爺爺看了她們一陣。

“你們還好嗎?”老爺爺親切地問道。朱婷笑著說:“我們很好,希望你也很好。”老爺爺愣了愣,笑笑便走開了。

“他大概是不理解我們戴口罩的。”朱婷回憶道。

如今,意大利累計確診病例破2萬,成為海外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感染患者的病亡率超5%,全球最高。

朱婷在超市看到,昔日不習慣戴口罩的意大利人,戴上了自己用訂書機訂起來的無紡布“口罩”。

在這場疫情之中,人們的生活在變,政府的政策在變,國際局勢也在變……

意大利“封城”记:他们曾笑我母亲太紧张,如今却道了歉|特稿

生活之變:超市比景點受歡迎,排隊每人間隔1米

今年過年,完成研究生學業的朱婷,本是想回國過節的。她的老家在湖北武漢,1月時,她便開始查看機票。

沒想到,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突然來襲。

回家團聚,變成了一次次關懷的通話。朱婷留在了佛羅倫薩,誰知又親眼目睹這裡被病毒侵蝕。

這個因文藝復興運動聞名遐邇的世界藝術之都,失去了以往遊人如織的熱鬧景象。“現在只有一些小賣部、超市、藥店開門,其他商鋪基本都關門了。”朱婷說。

意大利“封城”记:他们曾笑我母亲太紧张,如今却道了歉|特稿

取代了聖母百花大教堂,超市成了如今人最多的地方。朱婷到超市購買生活用品時,要在門口排上小會兒隊。工作人員戴著口罩,站在門外仔細算著入內人數,到達限制數量了,便把門攔起來。隊伍裡的人自覺保持前後1米的距離,朱婷好不容易排到前頭,只見入口處立著一個塑料架子,上面放了些一次性手套和消毒液,供需要的人使用。

當地時間3月8日,意大利政府發佈法令,多次強調要各類經營者確保訪客保持“1米人際安全距離”。一些餐飲業店員只好拿出尺子,在地上畫出間隔標線。

此外,人們如要在市鎮之間出行,還需隨身攜帶一份個人聲明。只有“已證實的工作需求”“必要情況”“健康原因”三種情況被允許在市鎮間流動,否則不能離開所在市鎮。

意大利“封城”记:他们曾笑我母亲太紧张,如今却道了歉|特稿

在此等嚴格管制下,意大利人慢慢習慣“封城”的生活。似乎一週前還不願意戴口罩、堅持行貼面禮的人,都銷聲匿跡了。

“‘封城’以前,我母親已經不和別人握手、親吻了,有一些人嘲笑她太緊張。現在,這些人向她道了歉。”家鄉在意大利西西里島的馬可,由於工作的原因生活在上海。他每天都與千里之外的家人、朋友聯繫,早早叮囑他們戴上口罩。“但一開始,不是所有朋友都相信我所說的嚴重性。”

2月21日,意大利出現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並確診了“1號病人”——一名38歲的熱愛社交的意大利籍男子,在出現症狀前跑了馬拉松、參加了球賽、與同事聚餐……馬可的心懸了起來:“我真的很害怕,那段時間聯繫了很多家人和朋友,但80%的人都覺得意大利的醫療水平很好,不用擔心。”

意大利“封城”记:他们曾笑我母亲太紧张,如今却道了歉|特稿

馬可指出,意大利民眾初期對疫情態度較為樂觀。當時,米蘭薩科醫院臨床生物學、病毒學和應急生物診斷學實驗室主任吉斯蒙多的觀點是主流觀點。她認為新冠肺炎只是“比流感強一點”的傳染病,並表示恐慌會給社會造成困擾。

舒潔對此深有體會。她在米蘭上班,公司離家有一段距離,每天通勤需要經過多個人流密集區域。出於健康安全考慮,她曾向上司申請在家辦公,並展示了其他國家關於疫情的報道,但被拒絕了。

而後,疫情迅速擴散蔓延。“這是我們的至暗時刻。”當地時間3月9日,意大利總理朱塞佩·孔特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當天,全國“封城”令出臺。

“封城”之後,包括舒潔在內的大部分人,都在家“雲上班”“雲上學”了。

意大利“封城”记:他们曾笑我母亲太紧张,如今却道了歉|特稿

政策之變:在認識新冠肺炎的過程中,慢慢改進應對方法

“據同學在米蘭馬爾彭薩機場的前方消息稱,意大利海關在1小時前宣佈嚴格控制倫巴第大區的外國人出境。如果要出境,需要銷燬意大利居留卡。”3月9日22時,留學生毛毛在微博上發佈意大利防疫政策的動向。

身處本次疫情最嚴重的倫巴第大區的首府米蘭,毛毛親身感受了意大利出現疫情以來的動盪。她創建了微博“毛毛TA說”,上傳“一線”短視頻,想讓更多人看到意大利在疫情當中的真實情況。

“意大利政策一天一個變。”在毛毛3月11日發佈的微博裡,她用1452個字,為人們詳細地講解了米蘭機場“限制外國人出境”政策在3天內的3次調整——

意大利“封城”记:他们曾笑我母亲太紧张,如今却道了歉|特稿

“3月9日下午,米蘭機場接到通知:‘嚴格把控居住在紅色警戒線以內的外國人出境’,但大部分外國乘客並不知曉該新規……一部分人回國心切,放棄居留,並簽署協議。自願放棄居留,在後續補辦居留或簽證上會有很大影響。”

“3月10日,外國公民需要填寫申報表,並出示工作邀請函、健康狀況診斷書等證明方可出境……但政策在執行中仍有多個bug(漏洞),比如不同海關窗口對政策理解不同,在A窗口被攔下的旅客,有可能在B窗口通過。”

“3月11日,意大利更新了申報表,並放寬了非歐共體公民的通行檢查。早上出行的中國旅客甚至可以在只出示護照和登機牌、不出示居留卡和申報表的情況下登機。”

對於意大利的朝令夕改,毛毛認為是政策發佈得太快,實施有點跟不上。“意大利的‘封城’政策,3月7日晚公佈草案,3月9日就大面積實施了,非常倉促,因此基層工作人員在具體實施上各有理解,執行不一致。”她說。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張蓓對此表示理解:“面對新冠肺炎,世界各國都在認識、學習它的過程當中。在管理上也一樣,各國政府在不斷探索,慢慢改進應對方法。”

意大利“封城”记:他们曾笑我母亲太紧张,如今却道了歉|特稿

在馬可的女友張婧眼裡,意大利的政策也有好的變化。

2月初,馬可的家人從意大利給張婧寄來了口罩,讓她十分感激。如今意大利疫情嚴重,馬可和張婧決定給意大利醫療系統捐贈口罩,然而他們對快遞的安全性存疑:馬可的老闆從波蘭買了一批口罩捐贈給意大利的醫院,但口罩在運輸途中出現了被偷竊的情況。

為保險起見,馬可和張婧聯繫了意大利駐上海領事館,希望能獲得建議。沒想到,領事館早已開通了完備的捐助渠道,並採用指定物流公司定點運輸。

“去過意大利十幾次,一直覺得當地民眾比較散漫。這次意大利的凝聚力和團結,讓我非常驚訝,刷新了我的印象。”張婧表示,作為歐洲最早採取防控措施的國家之一,意大利政府層面的工作還是十分迅速的,“希望意大利繼續加油”。

意大利“封城”记:他们曾笑我母亲太紧张,如今却道了歉|特稿

歐洲之變:一體化面臨巨大考驗

如果你現在打開一張疫情實時數據地圖,你會很快注意到歐洲地區,因為相對多的確診人數,通常會使那裡被標註為最顯眼的顏色。

意大利“封城”记:他们曾笑我母亲太紧张,如今却道了歉|特稿

意大利“封城”後,西班牙在3月15日也迎來了“封城”;德國對部分醫療防護物資下達出口禁令,多國物資被德國扣留;多國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加強邊境管控……

以一體化為標籤的歐洲,在疫情之下面臨巨大的考驗。

意大利“封城”记:他们曾笑我母亲太紧张,如今却道了歉|特稿

“歐洲各國在獨自作戰。”張蓓分析了各國不同的防控方式,比如有意大利這樣採取相對嚴厲管控的,也有英國這樣想延緩疫情高峰、錯開流感季節的,“現在出現了國家關閉邊界的情況,這不符合歐洲一體化的原則,而擁有較大權能的歐盟暫時也沒發揮出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歐洲學會意大利研究分會秘書長孫彥紅認為,歐盟在此次疫情中暴露出其協調能力的不足:“歐盟理事會宣佈要制定歐盟層面的抗疫指導方案,歐盟委員會也提出設立250億歐元危機基金,但這些現在都沒能得到具體落實,步伐明顯跟不上疫情的發展。”

孫彥紅指出,在過去10年裡,歐洲經歷了歐債危機、難民危機等,歐盟層面應對這些危機的舉措導致成員國間的利益分歧不斷凸顯,歐洲各國對一體化的離心力逐漸加大。

意大利“封城”记:他们曾笑我母亲太紧张,如今却道了歉|特稿

意大利駐歐盟大使馬薩里在美國“政客”新聞網發表文章稱,意大利此前要求歐盟激活民事保護機制,但沒有歐盟國家響應,只有中國作出了雙邊回應。

3月14日傍晚,羅馬一小區響起《義勇軍進行曲》。在廣播中,有人喊著“Grazie Cina!(感謝中國)”,居民鼓掌致意。

“昨天我和一名在意大利的同事聊到中國的援助,他說他完全感受到了中國的善意。”馬可說,“非常感謝中國!”

意大利“封城”记:他们曾笑我母亲太紧张,如今却道了歉|特稿

孫彥紅認為,歐盟當前急需形成緊急衛生協調體系:“在歐債危機時,歐盟還是出臺了一些制度性創新用以協調成員國的應對舉措,也對一些國家實施了救助。面對這次疫情,如果歐盟能形成緊急衛生協調體系,發揮良好的協調作用,將會增強向心力,否則很可能會使得歐洲一體化面臨新的挑戰。”

(因受訪者要求,文中朱婷、舒潔、毛毛、張婧為化名)

【記者】彭奕菲

【策劃】鄭幼智 呂虹

【作者】 彭奕菲

【來源】 觀天下南方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