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屯初中副校長呂亞鵬:學校線上教學的“熱運行”與“冷思考”丨防疫有我

面對“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的工作部署,我們西安市閻良區武屯初級中學結合實際制定了實施辦法,緊急啟動了學校的“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工作,運行一個月有餘,有喜有憂,有收穫更有思考。

武屯初中副校長呂亞鵬:學校線上教學的“熱運行”與“冷思考”丨防疫有我

本文作者、2019年陝西中小學思政“大練兵”活動思政課程教學標兵呂亞鵬

熱運行

1.線上教育熱啟動。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停課是定局,停多長時間卻沒有期限。我們學校就本著教育不能等,成長不延期的理念,制定了學校的“停課不停教、不停學”工作方案,方案根據學校的課程2.0版思路不僅對網上教學作了詳細的安排,而且對德育、體育、美育、勞動等做了整體規劃。線上“信”課程,讓學生不落後;線上“雅”課程,讓學生不焦慮;線上“健”課程,讓學生不掉隊;線上“新”課程,讓學生不落伍。一個月來,學校先後開展了致敬勇者(在疫情防控中,有許多的人對你都有感觸吧,把你心中的勇者用畫、用詩、用文章等你最喜歡的形式展示出來)、我說你聽(在疫情防控中,有許多的人、事對你都有感觸吧,把你的感觸以你最喜歡的方式說給他,可以是一封信、可以是一段視頻、可以是一副圖)、“一雙慧眼”(在疫情防控中,你找到了哪些與課本有關的知識,分學科列出,以你認為最美的方式呈現)、家務勞動我參與、我的廚藝我展示、我運動我快樂、讓思維看得見、糾錯有理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生們通過網絡展示了才藝,展示了青春,展示了擔當。疫情隔斷了學校和學生的物理連接,卻沒有隔斷學校和學生的成長熱情。我們用活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讓學生成長不延期,我們用活動落實學校理念,讓學校教育不缺位。學生的笑臉、家長的讚譽,讓我們覺得很值。

2.網上教學良性運行。教學永遠是武屯初中人的中心工作,“勤”已經融入了每個武屯初中人的血液。如果你問學校統一要求老師必須網上授課了嗎?我的回答是:沒有。如果你問學校有沒有統一指定用哪個平臺?我的回答是:沒有。如果你問我學校有沒有要求教師必須參加培訓?我的回答還是:沒有。作為學校教學的管理者,有時覺得自己很失職,連一般教師都能想到的問題都不安排,還做什麼管理。但是事實上,我們學校的線上教學是這樣運行的。我校的“信息總管”孟曉飛老師在公務群發了個消息,“個人認為用釘釘網上授課挺好的”,結果不到一天,全校18個班均建立了釘釘班級群,18個“硬核”班主任迅速拉任課教師進群,一時間,線上的“十八線”主播陡增。買設備、學技術、探討交流成為學校群最常見的話題。特別是今年4月就要退休的劉愛琴老師,臨近退休仍堅守畢業班的張永德老師和胡穎老師都能克服困難,與時俱進,用自己的直播“神器”玩起直播。一個月來,教師線上教學由開始生腳生手、不知所措到現在的規範有序、遊刃有餘。年級組線上教學形成了課前個人創意與集體研討互動,課中聯播與互動監管共生,課後集中與個別輔導相結合的線上教學模式。學校線上管理採取個人登記、年級主管巡查、學校專人檢查的管理模式,每天一反饋,每週一小節的形式。一個多月來,沒有一名教師缺課,沒有一名教師請假。有老師在陽臺直播,有老師給學生主動補課(因為部分村莊停電,老師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給學生補上因停電耽誤的課),有老師主動給學生錄製“宅”家運動示範視頻。我們的老師克服種種困難,類似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很多……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他們的本分。這可能就是所謂的教育情懷吧,我覺得,正是有這樣樸實、勤奮的老師,才讓學校遇到突如其來的災難時,從容應對,良性運行。

3. 客觀對待線上教學效果。我校是閻良區的一所農村學校,學校的生源以當地的農村學生為主。儘管農村的生活條件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與城市的學生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家長的文化水平、WIFI普及率、電腦的普及率、打印機的普及率、智能手機的普及率等數據與城市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隨著疫情的好轉,復工復產工作快速推進,我們的學生家長不是外出打工,就是下地務農,在家陪孩子的除了老人還是老人,甚至還有家長將孩子一個人放在家裡或寄養在其他人家裡,管理的效果可想而知。面對網絡,成年人都不能抵抗,何況對於一群好奇心強、自制力差的學生。通過我們釘釘群的巡課數據統計、領導的隨機電話訪談都能發現這些現象。儘管我們通過主題班會、每日寄語、線上測試等諸多辦法,但是教學效果到底如何,我們沒有十足的把握。我們知道,學校教育不是萬能的,但我們依然會傾盡全力,力求最佳效果。

冷思考

2020年的停課不停教,不管是應急之策還是發展趨勢,都給學校帶來了巨大、深遠的影響,不管如何,我們要化“危”為“機”,順勢而為,借勢而起。反思學校一個月的線上教學我們收穫意外的喜悅,前瞻明天,我們在前瞻中創新!

1.教師信息技能的飛躍。我國已經進入新時代,新時代需要高素質的教師,而高素質之一就是信息化水平高。儘管經過教育主管部門不斷的培訓,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整體上與新時代互聯網+教育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這次聽課不停學帶來的吐槽、遭遇的尷尬就是證明。我校作為一所農村學校,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整體上比較低,加之教師年齡結構老化顯得問題更突出。為了解決此問題,之前學校也採取了許多辦法,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因為老師們覺得能做PPT,能使用白板就行了。而此次因疫情引發的“停課不停學”讓老師們感受到了危機,同時也激發了教師學習信息技術、提高信息技術水平的源動力,教師由開始的被動學習變成了主動學習,逐漸享受到了信息技術帶給自己的良好感覺,帶來的結果就是讓學校多年想做,一直沒有做好的事在短短几天間變成了現實,這對學校來說絕對是意外的驚喜。開學後,我們將充分調研,瞭解教師的需求,結合時代發展要求,對教師進行系統專業培訓,最大限度發揮信息化的作用,助力學校教師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2.破解學校瓶頸的鑰匙。

我校生源的特點造成了我校學生基礎差異較大,學習困難生較多,學校遇到了發展瓶頸問題。義務教育不能補課、只能平衡分班,要真正做到分層教學,要真正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對學校來說是超級難題。而線上教學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靈活機動,可以隨時回看的特點,就為學校解決分層教學和培優補差提供了機會。學校能不能嘗試將線上教學作為分層教學、培優補差的突破手段,集中優勢資源,設置多門類、多層次的網上課程。讓學生自願報名,利用週末和空閒時間自主學習,各取所需。學生自願報名,自主選擇,自己安排時間,不僅沒有了學習的負擔,而且還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同時,也大大減輕了家長給孩子報輔導班的經濟壓力。這樣就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又有效解決了分層教育的問題,為破解學校發展瓶頸找到了一把鑰匙。到底鑰匙靈不靈,還有待於實踐的檢驗。

3.學校創新發展的機遇。我校現在正在進行大規模校建,建成後學校硬件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沒有優越軟件的支持,也不能充分發揮其優勢。面對這千載難遇的校建好機會,抓住停課不停學線上教育給我們每個人帶來的巨大沖擊的良好契機,認真總結和反思,尋找將學校信息化落實落地的具體辦法,讓學校搭上這趟信息化的“高鐵”,走建成智慧化校園的新路。


延伸閱讀:


作者:呂亞鵬(陝西省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大練兵”思政課程教學標兵,陝西省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西安市閻良區武屯初中副校長)

武屯初中副校長呂亞鵬:學校線上教學的“熱運行”與“冷思考”丨防疫有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