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在線學習的“冷思考”與“熱操作”

新冠肺炎疫情讓全國進入了最嚴防控緊急狀態,居民宅家、工廠延工、學校停課,整個國家除了全面防控疫情外全都按下了暫停鍵,這一切都是為了切斷病毒的傳播源,早日戰勝疫情,恢復正常的生活秩序。

面對學校延期開學,從教育部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門都紛紛出臺了“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工作部署;各類線上培訓機構到處發佈信息,推出網絡直播課程,搶佔學生在家上學的“C位”;電視課堂、教材快遞等地方性“招數”也陸續跟進。

非常時期,如何應對?這是給每所學校提出的新課題。我們提出要“冷思考”“熱操作”。所謂“冷思考”,就是要冷靜思考,理性面對。思考為什麼要做和怎麼做,分析在家上學與學校上學的不同點,研究開什麼樣的課程,如何運用技術等一系列問題。所謂“熱操作”,就是要以飽滿的熱情、負責任的態度投入“停課不停學”的工作中,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家上學是“剛需”。一段本該是學生閒適的寒假時光,一個原本是萬家團聚的春節,因為疫情被打斷了。來不及拜年,走親訪友領紅包,歡樂喜慶的氛圍戛然而止。整個春節學生宅在家中,年味少了,線上聊天、看電視、玩遊戲,成為宅家“三寶”。家長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本該是改善親子關係的時機,卻因為焦慮無措而期盼學校早日開學。一些家長不斷為孩子佈置線上學習的任務,學生忙於應付,收效甚微。隨著家長復工,學生在家更成為家長放不下心的大事。雖然延遲開學,耽誤不了多少新學期的教學工作,但更好地服務家長、幫助學生在家上學是教師的天職。毫無疑問,沒有教師系統有效地幫扶,只是簡單地放手,學生無所適從,家長束手無策。

項目學習是“主課”。當前,大面積開展線上教學是應對疫情開展的基於互聯網的一項全新嘗試,其主要目的是利用技術促進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學習。然而,在線教育離開面對面的方式,教師的直接作用力減少了,師生、生生間的互動多轉化為單向講授。同時,長時間面對屏幕,學生的視力也是一個需要考量的因素。除基礎學科的預學外,任務驅動、多學科整合的項目化學習,應成為學生在家上學主要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一天一張學習單,而不是每個教師一張學習單,讓學生思考多於聽講、動手多於用眼,讓生活和世界成為教材。

團隊協作是關鍵。抗疫期間,不少教師都參與了摸排、登記、上報工作,而線上教育的開展,教師又要轉變為“主播”,更顯得手忙腳亂。我們摒棄了單打獨鬥,以年段為單位,各學科教師協作,構建“教學共同體”,共同設計項目,融合各自學科的知識、技能,提供學生學習的工具支架,研發任務單和評價量規。這樣,既為教師減負,又能較好地控制學生的學習任務總量。

評價反饋是保障。評價是學習的導航儀,反饋是學習的加油站。線上學習更需要評價與反饋的及時跟進。通過線上平臺,學生上傳作品,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開展針對性評價,加強在線答疑和個別幫扶,特別要關注學困生的在線指導,提供正面激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要發揮學生自我評價、同伴評價和家長評價的過程性和多元性作用。線上平臺,有更多保存和展示學生作品的空間,教師要儘可能地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以成就感驅動學生進一步學習。

(作者系浙江省嵊州市逸夫小學校長)

《中國教師報》2020年02月26日第4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