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銅川市教研員寇君祥:關於中小學在線教學的“冷思考”丨“防疫有我”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2020年春季學期的正常開學,為了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教學造成的消極影響,各地紛紛開展了中小學網絡在線教學。

經跟蹤調研,筆者發現許多學校盲目照搬套用了正常課堂的教學方式、時長和教學安排,不僅教學效果令人堪憂,而且還加重了學生延期開學疫情防控期間的學習負擔,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究其實,防疫期間的網絡線上教學畢竟不同於常規的課堂教學,因而教學內容、學習時長、教學方法等應有別於正常的課堂教學,這樣才能落實好“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在線教學的既定目標。

銅川市教研員寇君祥:關於中小學在線教學的“冷思考”丨“防疫有我”

本文作者、銅川市教研室英語教研員寇君祥

教學內容的選擇要合適

中小學線上教學有別於常規的課堂教學,因而課程開設和教學內容應有別於正常的課堂教學:搞清楚哪些課程適合線上教學,哪些課程適合線下學習,要有所取捨、有所側重。教學內容選取要堅持國家課程與疫情防控知識相結合的原則,每週安排一定的課時,通過線上教學和線下自學的方式,開展疫情防護知識普及,加強公共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組織學生認真學習防疫阻擊戰中湧現出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蹟,弘揚社會美德。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學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情感,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分清真善美假醜惡,明辨大是大非,做到相信科學,不信謠不傳謠,傳播正能量。同時,對學生進行學法及自學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引導學生廣泛開展諸如閱讀經典名著名篇等專題式、項目式自主學習,激發學生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濃厚興趣,著力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厚植人文底蘊。

教學安排與教學方式要科學

小學低段(一、二年級)線上教學不作統一硬性要求,可由家長和學生自願選擇。初三、高三畢業年級要充分利用現有網絡學習資源,做好複習備考。其他年級以縣區和學校為單位,做好統籌安排,重點把控好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時長和學習節奏等。

線上教學設計與實施要符合網上學習的特點和學科特點與要求,明確哪些課程適合線上教學,哪些課程適合線下學習,積極嘗試有助於優化教學效果的線上教學方式,切忌搞“一刀切”,盲目照搬套用正常課堂教學方式、時長和教學安排,進行看似熱鬧實則低效甚至無效的教學。

1.學習時長。在線學習不同於學校課堂教學,學生往往很難堅持長時間保持濃厚的興趣觀看線上教學直播或教學視頻。在線教學主講教師要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科教學要求,突出重點、精講精練,側重思路點撥方法指導和能力培養,適當縮短教學直播或教學視頻時長,保護學生疫情防控期間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習效率。同時,適當增大線上教學課間休息間隔時間,減少授課節數,對不同學段學生作出限時限量的具體規定,避免學生因網上學習時間過長,造成身體不適和心理焦慮,加重學生延期開學疫情防控期間的學習負擔,影響學生身心健康。原則上,在線學習每節課時長小學不超過20分鐘,中學不超過30分鐘,每天在線學習總時長小學低段不超過60分鐘,小學高段不超過120分鐘,中學不超過180分鐘。課間間隔至少休息10分鐘以上,休息時可以做眼保健操、適宜的室內運動等。

2.教學方式。目前開展的線上教學主要採用的是主講教師網上直播方式,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教學方式可供選擇運用,例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國家、地方、學校現有的優質網絡課程資源,精選那些適合本校學情的優質慕課片段或教學專題微課視頻等教學資源進行播放,然後組織學生在學習小組範圍內展開討論與互動,解決疑難問題與困惑,教師進行監聽。組長負責彙總提交小組無法解決的問題,由科任教師在線集中答疑輔導。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習目標要求,採用“翻轉課堂”的方式組織教學。線上直播只是網絡教學的方式之一,只要有助於優化教學效果利於學生學習的其他教學方式都可以嘗試。

銅川市教研員寇君祥:關於中小學在線教學的“冷思考”丨“防疫有我”

教學方法的運用要合理

在線教學的學習程序主要涵蓋聽讀、練習與評價三個環節。

1.聽讀。包括觀看(聽)直播課、微課視頻和閱讀相關文字等,線上教學應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講授為輔。教師的主要責任是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性,引發少教多學效應。在線教學不同於正常的課堂教學,學生往往很難長時間的堅持下來。因此,一節課可根據學生學習心理特徵和學科教學要求將時長控制在15-30分鐘之內,以觀看微課視頻和相應講解或說明為主的方式進行,有效完成知識專題線上教學任務。

2.練習。包括線上教學主講教師佈置的當堂練習、測驗、訓練活動等。在觀看教師直播或慕課、微課視頻期間,教師組織學生在自主完成練習的基礎上,適當組織學生在小組學習微信群內部展開討論與互動,解決疑難問題與困惑。組長負責彙總提交小組無法解決的問題,由科任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集中答疑解惑。

3.評價。包括評改作業與反饋糾錯。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作業評改及反饋糾錯環節,及時批改學生作業並作出反饋,及時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反思自己的線上教學過程並積極改進,必要時可以進行在線師生互動交流,查漏補缺,增強線上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線上教學+線下學習”要結合

線上教學與線下學生自學互為補充有機結合才能保障線上教學質量,教師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方法指導及能力培養,按照“線下自學—線上指導—網上釋疑—作業評改”四個環節組織教學。其中,線下自學是基礎環節,即實現“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的前提和依據,要根據自學的情況,再進行線上指導性教學和網上釋疑,然後佈置完成相應的作業。作業是對線下自學環節的檢測和補充。如此循環往復,不斷改進和調整,不斷增強線上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鑑於線下自學環節的前瞻性作用,科任教師在安排自學任務的時候,應側重以下三點:

1.依據課程標準,立足學情,結合教學建議、課後思考題等,明確學習任務點並將各任務分解成若干具體的相互關聯的子任務。

2.學習任務以“任務鏈”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不要面面俱到,要少而精。學習任務應形式靈活多樣,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實踐性和選擇性,注重學生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3.學習任務要用準確的可操作、可檢測性的語句來表述,既便於學生理解操作,有利於教師檢測評價。

線上教學和課堂教學要銜接

目前採取的線上教學是一項疫情防控期間的應急措施,要防止以線上教學完全取代學校課堂教學的做法。各校正式開學恢復課堂教學之後,可以通過調查問卷、學生訪談、單元檢測等方式對學習質量進行診斷性評估,認真對學生居家學習情況進行摸底,精準分析學情。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制訂教學計劃,對已經居家在網上學習過的學生,有重點地對已學內容進行復習,加大對學困生的輔導力度,確保每位學生較好地掌握已學知識,然後在此共同基礎上再進行新的課程教學。對小學低年級沒有進行網上課程學習的學生要從頭開始。特別要加大對投身於防疫阻擊戰一線人員的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指導和幫扶力度,幫助他們輕鬆愉悅的進入新學年的學習生活階段。


作者:寇君祥(銅川市教育科學研究室英語教研員)

銅川市教研員寇君祥:關於中小學在線教學的“冷思考”丨“防疫有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