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县“四举措”助“雁”就业

人民网-贵州频道

据思南县人民政府网消息 思南县“四举措”助“雁”就业。

摸清本地岗寻雁。由有关单位组织专门工作队伍对县内企业复工复产、用工缺口等情况进行摸排,重点摸清务工需求、用工类型、工资情况等,按类型建立用工缺口台账。由人社部门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去对接,在安置区开设就业服务窗口,适时提供县内岗位信息;通过驻村工作队以微信群、QQ群等方式宣传县内企业用工需求信息,鼓励群众就近就业,并根据情况派人入户走访,开展面对面宣传、点对点咨询,打消群众就业顾虑,实现迅速就近就业。在万通纸业、新丝南服装厂、集达鞋厂、顺嘉制衣厂4家企业,已鼓励504名返乡搬迁户留车间就业。截至目前,已实现县内就近就业5630人。

针对专业岗育雁。针对有特殊技术需求的岗位,由人社部门与用工方共同协作,简化程序,根据培训意向报名人数在乡镇或县城就近开设针对性的就业培训班,有就业意向的群众可免费参加意向岗位就业培训,培训课程学完后直接到企业进行试训,达到要求即可办理上岗就业。同时,通过以老带新、实习期政策补贴 基本底薪的方式,确保务工人员迅速熟练上岗,且工资收入有较好的保障。目前,共开展专业技能培训128期6025人。

提供政策岗安雁。在易地搬迁安置点成立集体经济和专业合作社,配套发展产业,重点在500亩以上坝区产业基地提供产业管护、除草施肥等就业岗位。在搬迁安置点开通创业“绿色通道”,通过给予三年不涨租、提供实操技能培训、市场营销、货源“一条龙服务”等优惠政策举措,鼓励搬迁户租赁底层商铺,或由社区开办“农贸一条街”“生活超市”等针对安置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整合政策补贴、东西部协作资源,针对因年龄偏大、身体原因等未实现就业人员,在县内医院、安置点等设置园林绿化、治安巡防、物业协管等公益性岗位。目前,全县公益性岗位已解决1636人就业。

对接外地岗送雁。出台《思南县2020年外出务工人员有组织劳务输出工作方案》,加强与对口帮扶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对接力度,摸准县外就业岗位需求,做好县内务工人员就业引导,采取“县级统筹、乡镇组织、部门实施、统一输送、跟车护送”的方式,重点针对常熟、苏州等对口帮扶城市和沿海城市,对县内有外出务工需求人员分类有序组织劳务输出,确保外出务工通行顺畅,及时、顺利就业,缓解本地就业压力。目前,已统一输出务工人员3628人,实现市外就业81742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1305人。(雷冠凌)

思南县“四举措”助“雁”就业

点击查看人民网贵州频道新冠肺炎疫情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