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心: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寧心

經過不懈努力,我省脫貧攻堅取得了輝煌成果,現在到了發起最後總攻的緊要關頭。既要保證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又要防止脫貧後的返貧風險,還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這對我們決戰決勝提出了新的嚴峻挑戰。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客觀存在,現在最關鍵的是,科學理性應對疫情影響,千方百計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擺在我們面前的首先是時間。習近平總書記3月6日算了一筆時間賬:今年滿打滿算還有不到10個月的時間,按日子算就是300天。總書記算這筆賬,就是在提醒我們:光陰似箭,時不我待。我們必須搶抓時間,爭分奪秒,只爭朝夕。任何“等一等”“緩一緩”的思想都是要不得的,任何循規蹈矩、按部就班都是落後於形勢的。從一定意義上講,搶時間就是搶機遇,搶時間就是搶資源,搶時間也是降損失。全省各級各部門要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把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把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抓到位。為此,疫情向好的形勢必須持續鞏固發展,條件允許的地方必須儘快復工達產,各項扶貧政策措施必須儘快到位,重點工程和產業項目必須加快推進,物資設備必須儘快保障,春耕春種必須跟上時令節奏,貨流物流不夠通暢的地方必須儘快暢通。我們的心理,也要儘快從疫情陰霾中走出來,陽光自信地擁抱希望,擁抱明天。否則,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

既要搶時間、拼速度,還需加大力度,提高效率。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和各種顯性、潛在風險,我們需要加倍用心用力。全省剩下19.9萬貧困人口,總量不大,但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這需要我們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把責任扛得更牢一些,把基礎夯得更實一些,把項目調度更勤一些,把人員配得更強一些,把作風抓得更優一些。在要求勤儉節約過緊日子的情況下,要精準發力,力求四兩撥千斤、事半功倍之效。目前,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各地各部門因地制宜,研究制定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措施,要把這些政策措施認真落實,務必落地見效,特別要把扶貧幫困各項措施不折不扣落實好。

我們也要看到,危機與機遇往往相伴相生。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負面影響,給決戰脫貧攻堅帶來風險難度,同時也要看到機遇,善於化危為機,變不利為有利。比如如何抓住基礎設施建設的新機遇,如何抓住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的有利契機,如何用好各項扶持性政策紅利,如何借勢推進鄉村振興,如何利用疫後補償性消費心理激發消費動力等等,需要我們開動腦筋精細思考。只要我們在動態中洞察經濟社會發展走勢,敏感把握經濟社會運行規律,一定能捕捉到危中之機,以加速度發展對沖損失和風險。

從來真金出烈火,豈有松柏畏嚴寒。疫情如烈火,鍛造我們的意志和精神;又如料峭春寒,鍛鍊我們耐寒耐凍的能力和本領。正如馬克思所言:“如果鬥爭只是在機會絕對有利的條件下才著手進行,那麼創造世界歷史未免就太容易了。”我們知道,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面對風險挑戰,我們要以勇智謀能、以苦幹實幹加巧幹,降低疫情影響,抵達預期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