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小技巧:幫助“掉隊豬”趕上來的五個步驟

在斷奶豬性能當中,均勻度是關鍵

掉隊個體會在未來各個階段拖後腿,並需要更多的天數才能出欄。

為了提高豬群的均勻度,斷奶階段應把掉隊比例的目標設定在0.5%以內

為什麼會出現掉隊現象?

許多因素- 包括營養、飼料預算、環境,疾病、甚至生豬本身,都會影響掉隊比例。要想實現0.5%或更低的標準,就必須從仔豬出生第一天開始抓起。

1、從一開始就以不同的方式來飼餵個體偏小的仔豬:不論什麼設施,總有一部分仔豬斷奶時比同群其它個體更小。

養豬小技巧:幫助“掉隊豬”趕上來的五個步驟

建議把最小的10%仔豬分開,實施與大群略有不同的開食政策

“為了幫助這些小個體仔豬繁榮成長,它們在飼料和環境方面需要更多的照顧。

2、 留意更多的掉隊個體:按大小分群之後,斷奶舍管理有助於發現潛在問題。

養豬小技巧:幫助“掉隊豬”趕上來的五個步驟

至少每天對每頭豬查看一次,確保它們都是活躍的,並且在採食和飲水。

僅僅掃視一遍豬舍是不夠的!每天要把每頭豬從頭到尾、從背到蹄看一遍,及時的干預有助於補救問題。要想讓掉隊比例低於0.5%,我們就必須確保干預措施要及時。

3、 確定原因:如果出現掉隊比例偏高的情況,那麼對設施進行重新評估會有助於確定潛在的問題。

最重要的,要確保豬有足夠的料位和水位:建議對於18-22公斤體重的豬,至少每了10頭豬提供一個飲水器,每頭豬至少2.5cm寬的料位。

養豬小技巧:幫助“掉隊豬”趕上來的五個步驟

養豬小技巧:幫助“掉隊豬”趕上來的五個步驟

然後要考察環境,確保豬欄中發生的情況不會對豬的生長和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養豬小技巧:幫助“掉隊豬”趕上來的五個步驟

有時只是欄內社群動態造成的,我們只需讓那頭豬有機會轉到另一個欄位就可以了。

4、嚴格對掉隊進行管理:對於掉隊個體,不論在斷奶時還是在生產過程中挑出來的,都應該提供更高的營養濃度、充足的飲水和精心的護理。

養豬小技巧:幫助“掉隊豬”趕上來的五個步驟

這種護理應該和其它斷奶仔豬類似,但要更加仔細。

建議在應激(環境、生理和疾病)的時候給豬提供維生素、電解質和適口性特別好的開食料。

特別是,在墊子上撒喂代乳料,可同時補充水分和養分,讓仔豬能更容易地過渡回幹飼料。

養豬小技巧:幫助“掉隊豬”趕上來的五個步驟

5、重新把個體引入大群:一旦生產性能

回覆,就可以開始過渡,逐漸把掉隊豬轉回大群。

養豬小技巧:幫助“掉隊豬”趕上來的五個步驟

建議最好把掉隊個體先轉移到一個恢復欄,然後再重新加入大群,這樣飼養人員能夠觀察這些豬,確保它們離開護理欄之後沒有出現問題。

點擊下方“點我查看”,查看詳情↓↓↓

1.母豬保健好幫手!

2.肥豬催肥好幫手!

3.淨化豬場圓環、藍耳、豬瘟等頑固病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