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健兒:面對疫情電影行業按下“暫停鍵”,也按下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快進鍵”

上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健兒:面對疫情電影行業按下“暫停鍵”,也按下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快進鍵”

“我們現在應當思考,後疫情時代電影業會出現怎樣的變化,電影人能做些什麼。”就在3月9日,上影集團推出全國首支10億元“影院抗疫紓困基金”,為影投、影管公司注入運營及發展資金。

上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健兒說,疫情不會影響中國電影產業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但我們應當注意到,疫情在給電影行業按下“暫停鍵”的同時,也按下了產業調整、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快進鍵”。

上影在推動行業抱團取暖的同時,更要以“歸零”思維審視行業增長格局和自身短板,思考變革方向和未來出路。

危機中孕育著轉型調整的契機、觸底出擊的力量,疫情之後的電影行業要以新氣象、新面貌,繼續在建設電影強國之路上奮進。對於電影人而言,對於站在改革開放最前沿城市的上影而言,“先行者,必然在市場恐懼中出手”,加速改革,加速更新戰略佈局。

共同

戰疫

起而行之,“上影10條”全面修復產能

“坐而論道”,大調研聚焦五大發展重點

►《中國電影報》:我們注意到,3月9日上影在全國率先推出“影院抗議紓困基金”,這是基於怎樣的考慮?無可否認,疫情對電影業的衝擊相當大,上影集團怎樣應對這一場大沖擊?

王健兒:面向長三角推出“影院抗疫紓困基金”,就是上影在疫情中傳遞信心和力量的一個回答。

此次疫情爆發以來,作為人流密集型場所的影院壓力最大,目前復工條件仍相當嚴格。但影院作為電影產業的終端環節,其復甦進程又是推動疫情後電影行業整體產能恢復的關鍵所在。從終端市場入手,有效推動電影產業鏈復甦,成為一條最優路徑。而作為全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長三角也是中國電影消費的大票倉。自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影視協同合作成為熱門議題。上影作為長三角的影視龍頭企業,率先凝聚行業力量,闖出抱團突圍的路徑,是上影應有的擔當。

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面对疫情电影行业按下“暂停键”,也按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进键”

疫情對於電影業的衝擊,包括對於上影的衝擊毋庸諱言。不過,面對危機,上影人“起而行之”:2月10日復工,2月25日即出臺《上影抗擊疫情生產自救十條應對之策》,從“全面統籌確保大局安全穩定、管控現金流、立足生產自救、用足用好政策、加大創作生產力度、把握消費迴流、推動行業整體產能恢復、審視短板加快構建線上業務、激發特殊時期使命感提升團隊凝聚力戰鬥力、履行社會責任”等十個方面全面修復產能。與此同時,履行國有企業社會責任,累計為276戶租賃戶減免租金1382萬元;發揮行業龍頭作用,推出影院抗疫紓困基金。

行業“暫停時期”,也是“坐而論道”的時機。自2月26起,上影集團領導班子啟動大調研和“集團戰略與組織”集中研討,既立足當前,幫助旗下企業提振信心、查找短板、理清思路,又著眼長遠,研究規劃新時代新上影發展宏圖。目前,經過階段性調研,上影已初步梳理了五個發展重點難點,正逐一落實“解決方案”,包括:聚焦製片能力,完善生產體系;聚焦發行能力,組建專業團隊;聚焦終端能力,加快轉型發展;聚焦“基地”能力,實施“兩輪”驅動;聚焦“線上”能力,孵化創新版塊。

共同

戰疫

上影出品,創作出直抵人心的好作品

上影創新,更新戰略佈局和品牌形象

►《中國電影報》:反映時代、記錄時代是電影的責任與使命。上影是否有創作這樣重大題材的計劃?創作這類題材,怎樣才能更好地向世界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

王健兒: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教導我們:沒有優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熱鬧、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過眼煙雲。疫情是一場災難,卻也出現了太多太多體現著人間大愛的故事。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就是要創作出具有直抵人心力量的好作品。

事實上,在“上影10條”中我們已經提出:組織動員骨幹力量,精心創作抗擊疫情、謳歌典型的影視、動漫、聲音等藝術作品,鼓舞士氣凝聚人心;激活“上海電影製片廠”品牌,發揚廠“文學部”傳統,加大劇本創作力度,策劃推動重點創作項目。

上海是中國電影的搖籃。上海電影製片廠曾經創造了中國電影的“半壁江山”,是一塊“金字招牌”。剛剛走過70週年的上影,深知一部好電影的價值,尤其是在這樣一個大時代。這一場“戰疫”,是一個厚重的題材寶藏。我們必須堅持,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只有紮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上影的創作團隊將在現實中汲取養分,與各行各業戰鬥在前線的人們充分交流,秉持“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的目標,講述閃現人性光芒的中國故事。

《中國電影報:上影已經有所行動了嗎?比如蒐集素材、展開創作?

王健兒:上影集團創作板塊已經投身創作,上影人也已經用特有的方式宣傳疫情防控中那些動人的故事。比如,上影演員劇團老中青藝術家們集體創作了由佟瑞欣朗誦的詩歌《風雨中的守候》,並在詩歌后面附上了演員劇團成員照片,每張照片上都配有加油鼓勁和介紹疫情防範措施語句,在網上廣為流傳。還與新民晚報合作推出了 “申聲傳情——2020抗疫專題節目”,首期由82歲的梁波羅老師帶著感動,娓娓道來《快遞小哥搞定金銀潭醫護難題:我送的不是快遞,是救命的人啊!》。截至目前,已連續創作十四期。

呼應全媒體時代的需求,上影還在視頻音頻創作上發力,推送“戰疫情——‘譯’起來”系列,以及用聲音致敬醫護人員的武漢“戰地日記”;此外還推出了唐老師復工防護課堂視頻。

依託上海美影廠的創作優勢和IP資源,上影還創作了系列漫畫、公益廣告和動畫短片,孫悟空、黑貓警長、大耳朵圖圖、哪吒、蛋生、三個和尚、葫蘆娃悉數上場,向市民普及防疫口訣;舒克貝塔、唐僧師徒、葫蘆兄弟等“出演”運送物資的志願者、堅守十幾個小時的醫護人員、主動請纓上一線的警察、古道熱腸的小商販,宣傳“復工防護”。

《中國電影報》:直到目前,很多劇組的拍攝都還在暫停中,全國影院也依然暫停營業。您剛剛談到,疫情在給電影行業按下“暫停鍵”的同時,也按下了產業調整、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快進鍵”。請問,上影也按下了這個“快進鍵”嗎?

王健兒:上影推出的“影院抗疫紓困基金”,既要幫助同行渡過階段性現金流動困難,也是逆勢中補上行業發展中的“短板”、尋找轉危為機的突破口的實際行動——我們從紓困自救起步,力爭在在產業升級上落子;從資金聯結著手,在品牌建設上著眼。

基金在運作過程中,將充分調動市場力量,搭建產業協同平臺,促進資本融合發展、優勢互補、產業協作。上影將通過合規化、市場化的運作,以產業為紐帶,打通龍頭企業及相關企業內的資金脈絡,為各類影投、影管、影院提供服務,確保電影放映領域與電影文化宣傳陣地的健康有序發展,助力產業經濟健康發展。

事實上,抗疫紓困基金迅速得到了部分影院的反饋:除了資金在現金流上的支持之外,更希望通過合作,全方位共享上影在政策、管理、營銷方面的支持。

抗疫紓困基金雖是應時而生,卻是上影戰略性佈局的必然一步。上影正依託上海國有文化企業的產業優勢、資源優勢與品牌優勢,實現優質資源與電影產業資本化的有機融合;致力於推動公司與區域內外更多企業通過股權聯接,發揮更強勁的協同效應,推進影院終端產業的優化整合,提升上海電影在全國電影市場的影響力和競爭力,上影正進入新一輪戰略佈局和品牌塑造階段,劍指未來,區域發行中心、首映首發品牌、生活社交經濟都是上影新的發展目標。這些目標,也是上影在“上海文化”品牌建設中作出的努力。從這一意義出發,上影按下的“快進鍵”,就是“上影創新”。

共同

戰疫

關注當下,準確把握消費迴流態勢

眺望未來,“歸零”挖掘核心競爭力

►《中國電影報》:您談到,疫情不會影響中國電影產業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請問您的信心來源於何處?您還談到,疫情之後的電影行業要以新氣象、新面貌,繼續在建設電影強國之路上奮進,請問,“新氣象、新面貌”將體現在何處?

王健兒:中國是世界第三大創作生產國和第二大電影市場,銀幕數和年觀影人次世界第一。疫情對我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像,但中國電影市場的規模和產業潛力沒有發生改變。事實上,隨著中國消費結構的升級,包括電影在內的文化消費必將持續快速增長。我們現在要思考後疫情時代會怎麼樣,首先要考慮的依然是“供給側”——我們有沒有能力提供高品質的影視作品,有沒有能力跟上中國人的內容消費升級趨勢。

關注當下,我們正多渠道、多手段瞭解影視行業動態,摸底復甦情況,預測消費需求,力爭及時制定出臺相應政策,提前佈局、刺激消費,準確把握消費迴流和可能帶來的“報復性”消費場景。與此同時,帶頭倡導行業協同、抱團取暖,共同呼籲政府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幫助影視行業儘快恢復產能,提振影視行業信心。

眺望未來,相信疫情過後,行業內的優質企業將體現出更具競爭力的優勢。對於上影來說,這一次必須促使促使企業上下“歸零”思考,找出那些平時被增長所掩蓋的問題,抓住當前上海深化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的重大契機、中國電影行業邁入高質量發展的轉型機遇,切實增強改革的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勵精圖治、銳意進取,向改革要活力,增強發展動力,為上影創新發展、跨越發展提供強大武器。

比如,上影商業模式的創新佈局勢在必行。要加快利用數字化手段,構建個體化、遠程化、可視化的消費者運營新模式,降低傳統線下渠道佔比,提升上影在內容生產、用戶運營、市場銷售等環節應對突發性、不確定性的緩衝及適應能力。

再比如,緊緊對標上海建設全球影視創制中心的戰略目標,上影要強化製片服務、數字製作、影視旅遊、影院技術等主營業務。2020年要全力推進以“5G+3H”為主要特徵的高科技影視基地建設,引入劇本預覽、數字置景、數字資產、虛擬拍攝等高科技電影製作工藝,實現前期拍攝與後期製作兩個基地的融合發展。啟動建設後期雲製作中心,推進前後期影視數據雲端共享、共制,不斷提升影視製作產業鏈能級。

薄冰起舞速則達,向陽花木易為春。上影以戰略為引領、以改革為動力、以作品為標識、以市場為檢驗,將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全面優化產業鏈佈局,著眼長遠、搶佔機遇、破解瓶頸、善作善成,推動“上影出品”、“上影市場”、“上影製作”、“上影實業”等版塊業務向縱深發展,從2020這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里程碑節點出發,展現新氣象、新面貌。

共同

戰疫

時代強音,深度挖掘紅色文化基因

時尚潮頭,全面拓展文化消費空間

►《中國電影報》:談到2020年,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2021年則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週年。在這樣的重大歷史節點,上影有哪些計劃?

王健兒:電影記錄時代,上影必然有“上影出品”來記錄這個大時代。

剛剛過去的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上影接受國家電影局的委託,承製完成了電影《攀登者》,並於國慶期間成功上映,票房達到10.97億元,得到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廣大觀眾的熱情支持。《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等都給予重點報道,讚譽這是一部能與觀眾共情共鳴共振的中國式大片,唱響向新中國70週年獻禮、愛國主義的主旋律。

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面对疫情电影行业按下“暂停键”,也按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进键”

上影演員劇團劉小鋒團隊創作的電視劇《國家孩子》取材真實歷史事件,講述1960年因自然災害,有3000名南方孤兒被內蒙古牧民領養長大的故事,被列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重點劇目,於國慶前在央視黃金檔播出,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

2020年開始,我們將迎來全面建成小康、建黨100週年、黨的二十大等重大節點。上影將加大力度,用好上海電影製片廠這塊“金字招牌”,確保重點創作。目前,正組織力量,加速推進以早期黨史真實事件為藍本的電影《密檔》、以首位翻譯《共產黨宣言》翻譯家為原型的傳記電影《望道》等創作生產——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上影將深度挖掘這座城市的紅色文化基因,用好故事、好電影傳播“紅色文化”。

《中國電影報》:上海是一座獨特的城市,既站在時尚的潮頭,又守護著大量傳統文化的精粹。作為上海標誌性的文化企業,上影如何看待這樣的資源稟賦與使命擔當?

王健兒:立足上海這樣一座城市,上影將未來的重點定位於“科技+文化”。

比如,我們關注5G 技術對於電影產業的影響。上影股份正與上海移動等公司合作開發,共同探索5G技術在電影終端領域和線下娛樂場景的應用,推進首家“基於5G的人工智能影院”建設。

再比如,我們關注文化大IP開發的潮流,正積極對接娛樂資源和電商資源,探索建立電影IP衍生品營銷售賣新模式,拓展非票業務增收的新空間。同時,適應資本驅動電影產業的發展新趨勢,圍繞用戶體驗、用戶消費進行產業佈局,引入產業基金,加快孵化培育新項目。

新生代的“二次元”文化消費空間,也是身處潮頭的上海文化企業必然關注的對象。

上影正充分發揮上海美影廠的優勢,推進動畫電影《孫悟空之火焰山》、水墨動畫長片《斑羚飛渡》、中法合作項目《小王子》、動畫電影《動畫江湖》、《神奇少年桑桑》、《敦煌》,以及系列動畫《戀愛相親圖鑑》、藝術短片《創世神話之倉頡造字》等項目早日完成。同時,注重發揮譯製廠“譯製品牌”優勢,加大和海外譯製、配音企業的合作,開發動漫、遊戲等領域譯製作品、聲優產品增量市場。

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面对疫情电影行业按下“暂停键”,也按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进键”
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面对疫情电影行业按下“暂停键”,也按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进键”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面对疫情电影行业按下“暂停键”,也按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进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