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之役,秀吉破碎的帝國之夢

明萬曆二十年,遼東方面接連發來數封急報,稱倭酋平秀吉在九州修建軍事城池,似乎是要對朝鮮展開行動。

沒過多久,遼東急報,影響了中,日,朝三個國家的大事發生了!

日本出兵十五萬餘人,在朝鮮的釜山港登陸,一路勢如破竹,不到一月,朝鮮三都(開城,平壤,漢城)淪陷,不到兩月,八道已失七道,朝鮮國王李昖一路北逃,逃到了和中國東北交界的義州,這才停住了腳步,朝鮮已經是岌岌可危,而日軍的鐵蹄,目標遠不止朝鮮!

朝鮮之役,秀吉破碎的帝國之夢


說到這裡,不得不介紹一下前面所說的平秀吉此人,所謂的平秀吉 ,實際上就是豐臣秀吉,他是日本戰國曆史上所謂的戰國三英傑之一,也是三人之中,唯一一位憑著努力,以農民身份登上最高權位的人。

在發動朝鮮戰爭之前,豐臣秀吉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自本能寺之變之後,他討平了明智光秀,滅了柴田勝家,打服了德川家康,盤踞於中國地區的毛利家也表示臣服,不聽話的關東後北條氏被他滅亡,最難啃的薩摩島津家亦是匍匐在了他的腳下,豐臣秀吉放眼望去,除了他忌憚的那個人,已經無人可做他的對手了,於是他將目標放向了國外。

而當時能被豐臣秀吉放在眼裡的國家,只有一個,那就是明朝!

朝鮮之役,秀吉破碎的帝國之夢


朝鮮在豐臣秀吉的眼裡都不算個國家,在他看來,朝鮮只不過是明朝的藩屬而已,於是豐臣秀吉不斷的派人向朝鮮國王李昖傳話,希望他能夠識趣,幫助自己一起滅了明國,而日軍的進兵路線,就是要從朝鮮經過,攻入遼東,然後打下明朝的都城北京,豐臣秀吉要把天皇安置在北京,自己則是坐鎮寧波,展開對其他國家的戰爭。

這隻當年跟在織田信長後面給他暖草鞋的猴子已經瘋了,當時的日本,表面上看上去是國力強大,豐臣秀吉手上就有不下於二十萬的部隊,何況還有那些地方大名,他十分自負的認為,自己手下經過戰國亂世鍛煉出來的精銳,對付承平日久的明軍,根本不費吹灰之力,他曾經問過一個當年當過倭寇,襲擊明朝沿海的人,這哥們的話無疑給豐臣秀吉打了一劑強心劑,這位仁兄說豐臣秀吉打明朝 是“大水崩沙,利刃破竹,勢不可擋!”

豐臣秀吉聽了大為激動,但是他忘了,倭寇的最終下場是什麼,而他的國內,還有一個人足以威脅到他,這個人就是德川家康。

不管怎麼說,豐臣秀吉打明朝的心是鐵了,於是在萬曆二十年五月二十一日,豐臣秀吉投入了十五萬大軍渡海進攻朝鮮,他要以朝鮮為跳板滅了明朝!

朝鮮之役,秀吉破碎的帝國之夢


中國歷史上稱之為萬曆朝鮮之役,日本稱之為文祿慶長之役,朝鮮稱為壬辰倭亂,丁酉再亂的朝鮮戰爭正式爆發!


就如前文所說,日軍一路勢如破竹,九個軍團十五萬人讓整個朝鮮的平安美夢轟然破碎!

李昖嚮明朝政府請求“渡江內附”

並且說道“與其死於賊手,毋寧死於父母之國!”

朝鮮除了一個李舜臣可堪大用,其他將領皆是不堪一擊,除了明朝,朝鮮已無處可以求援。

明朝朝廷經過討論,向朝鮮派出了第一支援軍,但是他們錯估了日軍的實力,派去的人只有三千騎兵,由遼東副總兵祖承訓,遊擊將軍史儒率領,結果這支明軍在進入平壤城之時便遭到了日軍伏擊,史儒戰死,祖承訓僅以身免,明朝得知這一消息,終於完全重視起來,開始調兵遣將,準備應對這場將要波及自身的戰爭。

萬曆二十年十一月,來自全國各地的精銳部隊在遼東集結,總共四萬餘人,以遼東宿將李成梁之子李如松為提督,出征朝鮮!

朝鮮之役,秀吉破碎的帝國之夢


明軍首戰即與日軍鏖戰平壤,經過多日圍攻,加上明軍火力兇猛(動用了大炮),平壤終於告破,日軍匆忙撤退,結果又遭到明軍伏擊,大敗而逃,此戰,日軍損失至少在一萬五千讓以上,平壤大捷,讓明朝和朝鮮君臣皆是大為振奮 。


接下來的十二天裡,明軍陸續收復了大片領土,日軍全線崩潰,匆匆忙忙撤向南方。

而此時的李如松,忽然心血來潮,帶著一千親兵前往前方探查敵情,在此之前,他已經派出了查大受,祖承訓等人探路,沒成想剛好在碧蹄館碰上了這支部隊,而此時這支部隊已經被日軍圍住了,李如松毫不猶豫,立刻率軍衝入戰場之中,與日軍展開激戰,數次陷入險境,他事後給萬曆皇帝的報告之中寫的是“圍匝數重”,可見其兇險程度。

朝鮮之役,秀吉破碎的帝國之夢


就在明軍幾乎要力竭的時候,副提督楊元率軍趕到了,兩軍合力,終於擊退日軍。

接著,明軍開始著手準備收復王京(也就是今天的首爾),但是李如松並沒有傻到直接用強攻攻打王京,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他是不會做的,所以,他找到了日軍的弱點,一把火把日軍在龍山的糧庫給燒了,日軍無糧,因此不得不撤退,抗倭援朝的第一階段結束 ,雙方進入對峙狀態。

但和平是要靠戰爭打出來的,因為雙方談判的破裂,豐臣秀吉勃然大怒之下,再次挑起戰端,萬曆二十四年九月,日軍十二萬人再度增援朝鮮,在朝日軍人數再度達到了十四萬。


而明軍駐守朝鮮的部隊,不過寥寥數千人。

明朝隨後開始調動大軍支援朝鮮戰場,而日軍已經一路北上 ,攻佔了南原與全州,開始準備向王京進軍,日軍再度獲得了戰場的主動權。

朝鮮之役,秀吉破碎的帝國之夢


明朝政府起復了原來的寧夏提督麻貴,麻貴趕到朝鮮時,明軍的後備軍還沒有到達,而日軍已經迫近了王京,麻貴焦急之下,想出了一條計策,他在王京附近的稷山設伏,以數千人大敗日軍,日軍以為王京駐紮著明軍數萬大軍,因此停止不前,麻貴的虛張聲勢為後備軍入朝贏得了時間 。

之後,手中有了兵的麻貴開始主動進攻,但是在蔚山戰役之中,擁有優勢兵力的明軍卻是功敗垂成,因為文官楊鎬的帶頭逃跑,導致明軍破壞了應有的陣型,日軍趁機追擊,明軍大敗,蔚山戰役之後,雙方再度陷入僵持。

但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

萬曆二十六年八月,一代梟雄豐臣秀吉病死於日本,年六十三,這位太閣的帝國之夢隨著生命的消逝而破碎。

在朝的日軍立刻封鎖了消息,日軍開始準備撤退回國。

十一月十八日,日軍開始有組織的撤退,而明軍此時也已經知道了豐臣秀吉的死訊,但是奇怪的是,他們沒有攔住撤退的島津義弘和加藤清正,但,小西行長所部卻被攔住了。

小西行長頓時無比慌亂,他知道,自己的老對頭加藤清正肯定是不會管自己的,因此,只能向島津義弘求援。島津義弘也是十分的夠意思,立刻率軍來救,而島津義弘必須經過的地方,就是露梁海。

在露梁海,島津義弘遭到了明軍與朝鮮軍的聯合攻擊,他麾下的第五軍損失慘重 島津義弘廢了好大力氣才逃出生天,而明朝聯軍方面亦是陣亡了李舜臣和鄧子龍兩位大將。


得知島津義弘敗逃的消息,小西行長徹底崩潰,讓部隊化整為零,自己帶著一些殘兵敗將逃出了朝鮮,歷時七年之久的萬曆朝鮮戰爭終於落下了帷幕。

萬曆二十七年四月 ,麻貴率軍凱旋歸來,在萬曆皇帝的詔書上,有這樣一句話: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