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提到過一位“西方聖人”,有人認為是釋迦牟尼,果真如此嗎?

在道家的重要典籍《列子》中,提到了孔子的一段話。孔子說有位“西方聖人”,他能

“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

在我們今天的語境之內,如果談到“西方聖人”,許多人可能會聯想到這樣兩個人:古希臘先哲蘇格拉底和位於“西方極樂世界”的佛祖釋迦牟尼

孔子提到過一位“西方聖人”,有人認為是釋迦牟尼,果真如此嗎?

佛祖與蘇格拉底

對於蘇格拉底,我們可以首先排除,因為孔子去世9年後,蘇格拉底才出生,孔子是不可能談論他的。

而對於釋迦牟尼,從時間上講,他們還是有可能產生交集的。唐代的道宣和尚就認為:“孔子深知佛為大聖!”(《感應記》)

那麼,當年的孔子有沒有可能知道萬里之外還有一位大思想家釋迦牟尼,並與他隔空神交呢?

一、《列子》留下的歷史疑案

《列子》,又名《沖虛經》,相傳為春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列禦寇所著。在其《仲尼篇》中,有這樣一句話:

“孔子動容有間曰:‘西方之人有聖者焉,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蕩蕩乎民無能名焉。丘疑其為聖。’”

孔子提到,在西方住著這樣一位聖人,他能夠“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

以致於民眾都找不出一個恰當的詞語來形容他。

連孔子都要頂禮膜拜,可見此人之牛。那麼,這個人會不會就是普度眾生的釋迦牟尼?我們還要先從《列子》這本書上找原因。

孔子提到過一位“西方聖人”,有人認為是釋迦牟尼,果真如此嗎?

孔子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產生了無數的經典著作,不過,正因為歷史久遠,也產生了這樣一種遺憾,那就是:許多我們今日所見的經典作品,由於時代久遠,在歷史中可能已被人篡改或刪改,失去了本來面目。《列子》就是這樣一本書,它是否跟當年的原本一樣,至今仍然是一樁懸案。

比如,明朝人姚際恆就認為,《列子》是一部偽書,其原著已經散失,後世所能見到的版本是由晉朝人拼湊而成的。近代一些史學家,如章炳麟、梁啟超等也都贊同這一觀點。

如果《列子》真是晉朝的一本書,那麼,這裡提到的聖人,就有可能是釋迦摩尼了。

孔子提到過一位“西方聖人”,有人認為是釋迦牟尼,果真如此嗎?

釋迦牟尼

佛教由天竺(古代印度)傳入中國的時間,大致在東漢初年(公元67年白馬馱經)。天竺位於中國的西方,所以人們將這塊佛的居住地稱之為西天、西方極樂等等,佛的經書則被稱為西經,佛即西方的聖人。

孔子提到過一位“西方聖人”,有人認為是釋迦牟尼,果真如此嗎?

佛教外傳路線圖

二、孔子與佛祖可能產生交集嗎?

關於孔子的出生日,現在有一些爭議,但主流說法認為,他生於公元前551年,去世於公元前479年,享年73歲。

而古印度由於沒有記錄歷史的傳統,這就使得釋迦摩尼的生卒年份具體不可考,只能根據一些佛經中的記載推斷,現在主流的說法有二種:公元前563年—公元前483年,或者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00年,享年80歲。

按照第一種說法,釋迦摩尼與孔子的人生幾乎是可以重合的,而按照第二種說法,釋迦摩尼出生在孔子去世前一年,二人無法產生交集。

孔子提到過一位“西方聖人”,有人認為是釋迦牟尼,果真如此嗎?

孔子

如果我們採信第一種說法,即釋迦摩尼出生於公元前563年,公元前483年,他的思想有可能傳播到當時的中國嗎?

按照佛家的說法,釋迦摩尼在29歲這年決定出家修道,在苦行林中修行6年以後(大約公元前528年),他終於大徹大悟,成為佛陀。

隨後,他又用了三四十年的時間,以摩揭陀、憍薩羅、拔沙三國為中心開始度化眾生,並曾在祇園精舍說法25年。

釋迦摩尼年近40歲時才創立佛教,雖然他用畢生精力專心在天竺傳教,但以當時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以及落後技術條件、交通條件,還有中印雙方在語言、文化上的隔閡,孔子是很難在有生之年(公元前479年之前)聽說這一來自萬里之遙的異國思想的。

孔子提到過一位“西方聖人”,有人認為是釋迦牟尼,果真如此嗎?

佛家思想

三、“不治而不亂”不是佛家觀點

要證明孔子口中的“西方聖人”不是釋迦摩尼,還可以從這句評語入手:“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

很顯然,從語義上看,這是一種“出世”的觀點,講究“不治”、“不言”、“不化”,而這恰恰與佛家的“入世”觀點是相反的。

佛家講究“化眾生”,“一切修行不能離開世間”、“一切菩薩必然入世、度生”

孔子提到過一位“西方聖人”,有人認為是釋迦牟尼,果真如此嗎?

佛家思想

而說到這種“出世”,恰好與中國古代的道家思想是一致的,老子就講究“無為而治”,比如“無為而無不為”、“我無為,而民自化。”

如果把老子以上這些觀點和孔子的評語“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合在一起,是不是覺得更搭配呢?而且,《列子》的作者,本來就是道家學派的人物,他們更應該去宣傳本學派的精神。

那麼,孔子口中的“西方聖者”,是不是老子呢?

孔子提到過一位“西方聖人”,有人認為是釋迦牟尼,果真如此嗎?

孔子

四、誰才是“西方聖者”?

老子是楚國人,按說不應該出自“西方”,而是位於魯國的南方。不過,因為老子常年擔任周王室的“柱下史”(相當於國家檔案館、圖書館館長,所以,在春秋的語境之內,東方諸國人稱呼周人,就是“西方之人”,比如《詩經》中有“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莊子》中“吾聞西方有人,似有道者”,都是指的周人,而不是天竺人。

而在孔子的心目中,老子也是一位享有崇高地位的聖人。孔子曾經專程到周向老子問禮,離開周時,弟子們問孔子對老子如何評價。

孔子提到過一位“西方聖人”,有人認為是釋迦牟尼,果真如此嗎?

孔子見老子

孔子的回答是:

“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史記》)

孔子將老子視為天上的龍,而不是人間的凡夫俗子,這樣的評價難道還不夠資格稱為聖人嗎?

所以,從當時的歷史環境來看,《列子》中記載的這位“西方聖者”,就應該是老子而不是釋迦摩尼。

關於孔子口中的“西方聖者”,您是怎麼認為的,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