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疫”勇為,天河扶貧幹部三線作戰

見“疫”勇為

天河區扶貧幹部也在行動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

天河區扶貧幹部

一抓疫情防控

二抓脫貧攻堅

三抓復工復耕

三線齊作戰

讓黨旗飄揚在扶貧戰疫的第一線

幫扶村抗疫一線的“突擊隊隊長”

大年初一,在廣州駛往貴州的高鐵上,天河區中醫院兒科專家、掛職貴州畢節大方縣人民醫院院長助理的陳國新緊張地收集防疫資訊,整理防控預案。而除夕當天,他才結束在天河花市扶貧檔口最後一天的值班任務。

见“疫”勇为,天河扶贫干部三线作战

“在疫情面前,作為一名醫生,我希望利用自己曾經參與抵抗非典的經驗,幫助大方縣衛生部門做好疫情防控,為當地群眾多做點實事,這是我的職責所在。”他說。

同樣,大年三十還在天河花市為興寧扶貧產品銷售站臺的駐興寧扶貧工作組組長藍藍,年初二已經回到400公里外的興寧指揮疫情防控工作,天河區人社局駐寧中鎮鴨橋村第一書記李俊勇原本利用春節假期回河南老家陪體弱年邁的父母過年,年初一就和老人告別返回廣州,年初三已經帶著購買的100只口罩回到村裡。

疫情就是命令,派興寧的駐村第一書記們第一時間響應,主動提前結束春節假期,回到村裡“參戰”,他們當中,有的孩子沒人帶,有的家中老人在生病。在“疫線”,他們配合駐地黨委政府與村兩委班子抓好防控工作,帶頭在卡點值守值班,進村入戶宣傳,教育引導群眾做好防控,上門摸排登記疑似症狀及病源接觸人員,做好湖北返鄉人員隔離。

天河區衛健局駐坭坡鎮湯一村扶貧第一書記楊海文,敏銳嗅到疫情的兇猛,他沒有回廣州,選擇和村民一塊過節,用他的話說,“我要發揮自身特長,保護好湯一村。”臘月二十九,當村民陸續回村準備過年時,楊海文與村醫一道對村民身體狀況進行初檢,對外地歸鄉人員進行逐一排查。

天河區財政局駐水口鎮河口村扶貧第一書記黃高彪主動協助村兩委對從武漢探親回來的河口村3隊陳永峰一家四口進行隔離,並要求把最辛苦的夜班留給自己,每日深夜值守在寒風中。駐連山工作隊隊長吳淋堅年初二就到太保鎮督導防疫工作,帶領工作隊主動報名參加連山檢查站點防控。

见“疫”勇为,天河扶贫干部三线作战

防疫物資保障線的“後勤隊隊長”

為緩解扶貧地防疫物資緊缺狀況,駐興寧扶貧工作組積極爭取天河區機關單位、企業支援,先後為興寧送去醫用口罩41000只,消毒液51000公斤、額溫槍60支,並自費購買口罩2800只用於駐點村疫情防控。駐連山工作隊多次往返廣州、清遠等地,幫助運送醫療物資。

派往貴州省黔南州和畢節市幫扶的黃煥葆、鄒學飄和戴維三位工作組組長根據“當地所需,廣州所能”的原則,千方百計聯繫和發動社會各方力量支援黔南和畢節,組織39位廣州援派醫生提前結束休假回到黔南畢節各醫療機構,參與一線救治;發動廣州企業和愛心人士捐贈醫療物資,據不完全統計,共募集捐款超過100萬元,募集74000多個口罩、230套防護服及其他醫療防護物資,價值達180多萬元,並協助廣東企業貴州總商會和黔南企業家聯合會採購和捐贈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資7萬多隻。

见“疫”勇为,天河扶贫干部三线作战

復產復耕線上的“生產隊隊長”

初春,正是紅薯育苗的關鍵時期,村裡20畝地80000棵紅薯苗須按時保質地培育出來。天河區人社局駐寧中鎮鴨橋村扶貧第一書記李俊勇與村幹部多方聯繫,終於找到興寧十大知名種養企業老闆劉先生,並很快和對方談好合作,在其企業的基地裡開始異地育苗。

同時,投資45萬元,面積510平方米、容量82.225千瓦的村裡第二個光伏電站近期提前復工建設完成。“我現在正申報鴨橋村第三期144.625千瓦光伏發電項目,計劃投入76萬元,鎮村和幫扶單位已過會同意,材料已報興寧市發改局待批,村裡‘造血’產業越來越多,我相信村民的收入也會越來越高。”

永和鎮新寨村是天河區商務金融局掛鉤幫扶的省定貧困村,通過幾年幫扶,該村去年已實現脫貧,村集體收入達到20多萬元。作為該村的主要產業,梅一客蔬菜種植基地佔地70多畝,主要種植有板栗南瓜、玉米和季節性蔬菜等。該基地還解決村裡十多人的就業問題,“疫情防疫和農業生產要兩不誤。”駐村第一書記黎翔說,他和基地負責人一邊做好防疫知識宣傳,一邊動員貧困戶分散春耕,安排農技人員指導做好農業生產,確保基地每天堅持採摘供應,一方面保證市場需要,一方面保障工人們的收入。

见“疫”勇为,天河扶贫干部三线作战

用工就業線上的“運輸隊隊長”

黃煥葆、鄒學飄和戴維等三位工作組組長認真深入分析疫情對扶貧工作的影響,把工作重點放在貧困人口安置就業上。他們主動對接拓展勞務協作,採取網絡招聘、崗位推送等模式開展就業幫扶,向兩地推送優質空缺崗位7800多個。

见“疫”勇为,天河扶贫干部三线作战

按照“精準對接、返崗優先、分批有序、保障有力”的工作思路,積極參與並協助當地人社部門組織務工人員特別是貧困人口返崗復工,摸清貧困勞動力務工意願和廣東企業用工需求,採用訂單式輸出勞動力,確保“來了能進廠、進廠有工做、到了廣東不滯留”。對貧困人口返崗復工實行“專機專車專人專程”交通安全保障,2月底,已發出專車170輛、專列2趟、專機1架次,運送了6903人回粵返崗復工。

在脫貧攻堅時他們是繡花針

在阻擊疫情時他們是衝鋒隊

他們扛責任 勇擔當

讓黨旗飄揚在疫情防控一線

他們以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氣概

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见“疫”勇为,天河扶贫干部三线作战
见“疫”勇为,天河扶贫干部三线作战见“疫”勇为,天河扶贫干部三线作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