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少兒視頻先看“少兒不宜”?視頻App不能如此賺流量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地幼兒園、小學延遲開學,孩子們在家宅了2個月,要看網校課程、動畫片,使用視頻App的時間不少。然而,有些視頻App利用這個機會一邊大肆賺流量、賺錢,一邊在映前廣告裡播放少兒不宜的內容。疫情背景下的“3·15”來臨,此類現象猶如一面照妖鏡,照出了一些企業只顧經濟效益、罔顧社會責任的醜態。

要看少儿视频先看“少儿不宜”?视频App不能如此赚流量

近日,記者打開優酷視頻App的網校課程視頻,映前廣告讓人傻了眼。那是一部古裝電視劇的預告,只見一對男女正在擁吻,家長無比尷尬,一邊用手遮住孩子的眼睛,一邊趕緊刷新頁面。但刷新後,出現了更尷尬的一幕,這次的廣告中,女演員對男演員說,“根本不像偷情的男女。”家長只能退出該App,面對孩子不解的眼神,不知如何解釋。

要看少儿视频先看“少儿不宜”?视频App不能如此赚流量

少兒視頻,顧名思義是專門針對少年兒童設置的視頻。然而,在優酷、搜狐、PP視頻等多個視頻App中,動畫片、幼教課、小學網課的映前廣告,長度從十幾秒到幾十秒不等,有的廣告內容涉及網遊、血腥暴力,有的廣告言語露骨、粗俗下流甚至涉嫌色情,實在是少兒不宜。

明明正片播的是少兒內容,映前廣告卻經常出現網絡遊戲宣傳、成人電視劇預告,內容不乏打打殺殺、調情說愛,畫面不乏擁抱接吻、敏感部位半遮半露,臺詞或字幕不乏“就知道會被我脫的”“奴家願為你做任何事情”等露骨表達……大人看了這些內容尚且覺得肉麻,小孩心智不成熟、模仿能力強,其道德觀和價值觀可能會受到消極影響。

要看少儿视频先看“少儿不宜”?视频App不能如此赚流量

疫情之下出門不便,“雲教育”“雲會議”成為新趨勢,各大視頻網絡平臺也迎來流量紅利。有分析報告稱,疫情發生以來,網民每天花在移動互聯網的時長比年初增加超過20%。視頻類App增長尤為突出,一些視頻平臺每週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突破120分鐘,用戶黏著度極高。

視頻網絡平臺作為商業公司,必須有一定的盈利模式,比如通過會員制、第三方付費、衍生品銷售等方式獲取收益。但是,追逐商業利潤不能淡化社會責任,特別是針對少年兒童的服務和產品,要做到綠色、健康、有益,不能一邊賺著孩子們的流量,一邊對孩子們“耍流氓”。

要看少儿视频先看“少儿不宜”?视频App不能如此赚流量

事實上,前兩年某些視頻網站的“邪典動畫片”事件,已經引發過很大爭議。一些以米老鼠、蜘蛛俠等兒童熟悉的卡通角色為主角,經過“二次創作”的“邪典動畫片”流入國內多家視頻網站,其中充斥大量含有血腥、暴力、色情等內容。後來,這些內容被要求一律下線。

誠然,家長作為監護人,有責任為孩子挑選健康的視頻節目,但這樣的廣告令人防不勝防,家長也難以做全天候的“防火牆”。現在精準防控疫情要求分區分級,其實視頻網絡平臺管理也該如此。更何況,廣告播放的分級在技術上是很容易實現,關鍵還是看相關視頻App是否在乎社會責任。

希望各大視頻平臺能著眼長遠,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對某些罔顧社會責任、荼毒祖國花朵的亂象,有關部門也應加強監管,依法依規懲處。同時,考慮到這種映前廣告對少年兒童的不良影響比較普遍,有關部門也可考慮打好法律補丁,給出具體的指導標準和禁止紅線。

(LKK)

要看少儿视频先看“少儿不宜”?视频App不能如此赚流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