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祕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祕密~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最近,Netflix出了一部關於嬰兒的紀錄片,名叫《Babies》,詳細記錄了人類最富挑戰的一年,也就是出生的第一年。


紀錄片共6集,每集一個主題。

從呱呱墜地,再到第一口食物;從爬行,再到嬰兒開口說的第一句話;從睡眠,再到嬰兒邁出的第一步,通過展現近十年科學界的開創性探索,揭秘嬰兒成長背後的故事。

紀錄片追蹤了15個嬰兒第一年的成長採訪了36位世界著名的科學家,用真實的影像和科學的實驗,為我們揭示生命是如何開始和成長的。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片中,有關嬰兒的科學實驗,有一些得出的結論是被大眾所熟知的,而有一些則是顛覆性的,甚至仍然在主流科學界存在爭議。

除了講語言和行走的那兩集有一點偏學術之外,剩下的幾集都通俗易懂,再加上片中穿插的那15個真實家庭撫養嬰兒的日常片段,軟萌軟萌的小嬰兒,再加上好幾個帥飛的娃爹(我的關注點在哪裡,捂臉~~),非常值得一追~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看片的過程中,有許多能觸動自己的地方。

時而想起潼潼還是小奶娃時的可愛模樣,時而回憶起自己被娃夜醒虐得昏天暗地的日子,時而又因為片中那些有點耳目一新的科學觀點,而驚訝於物的神奇和生命的偉大。

小暖也想把這些觸動分享給大家,就讓我們一起跟隨紀錄片,去回溯孩子們帶給我們的,成長最初的驚喜。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為人父母是天性,還是一種選擇?


整部紀錄片,小暖最喜歡的是第一集《愛》,圍繞著撫養者與嬰兒之間的互動,講述親子關係對父母與嬰兒的影響。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我相信,每個人第一次明顯感受到對孩子的愛的時間點,都未必相同。並非所有人,都是在見到寶寶的第一面,就會感受到愛。

記得當初自己剛生完潼潼的那一天,剛開始只是覺得身旁突然多了一個小傢伙,有些不太適應,母愛的泛濫還沒有母乳來得快。

這就說明,自己的身體已經準備好做一個母親,但心理上還需要一個過程。

第一次深刻的感受到母愛,是在月子裡某個餵奶的午後,看著娃的小臉貼在自己的胸前,柔軟的頭髮散發著嬰兒獨有的香氣,短短的小手輕輕攥著我的手指,突然間我的內心感受到了某種奇妙的聯結。

也許,是從那一刻開始,我在心理上,接受了自己是一個母親。幾日之前,那種身在其外的感覺消失了,我開始和小傢伙親密起來。

而父愛,似乎來得要更晚一些。大多數父親在嬰兒頭幾個裡,基本很難進入角色。比起生活早已被顛覆的母親來說,新生兒的降臨似乎對他們的生活沒有太大影響。特別是夜裡,當孩子啼哭的時候,每次第一個發現的總是當媽的,而當爹的依然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呼嚕打的震天響。

難道,造就這種不同,是某種天性使然嗎?紀錄片的第一集,為我們帶來了不同的答案。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我們都知道,懷孕、生產、哺乳,都會讓媽媽體內的催產素激增。而母親體內的催產素越高,她和嬰兒的親密關係就越強。

實驗人員還發現,這種激素的增長是雙向的。當母親和嬰兒更多的觸摸對方,雙方體內的催產素都會上升,這會促使雙方擁有想要有更多互動的意願。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催產素的激增,還讓母親大腦裡的杏仁核被激活。這個改變,讓母親時刻保持警惕,關注嬰兒。而且

杏仁核一旦打開,就會永遠保持,無論孩子多大。難怪老母親要一輩子為孩子操心!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而父親大腦中的杏仁核卻依然處於沉睡狀態。難道,這就是父親遲遲無法進入角色的原因嗎?實驗的結果,告訴了我們,那其實都是

借!口!

在對80對新手父母測試之後發現,其實父親的催產素水平和母親一樣高。

請不要再甩鍋給激素了,好不好~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為了進一步觀察,有了娃之後男性的變化,實驗還對48對男同性戀家庭進行了觀察,他們都是通過代孕有了自己的寶寶。

對於這樣沒有女性參與,父母都和寶寶沒有血緣關係的家庭來說,當爹又當媽的他們,催產素水平和大腦會有怎樣的變化呢?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被實驗結果shock到了~

當父親是主要的照料者,他們的杏仁核就像母親一樣也被激活了。也就是說,不僅是懷孕、生產和哺乳這些生理上的變化帶來了改變,

悉心照料也會在同等程度上激活照料者的大腦。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看來,娃爹的杏仁核激活與否,關鍵因素並非激素,而是是否積極的在照料寶寶。

那些說自己是因為生理上的原因,而無法儘快適應父親角色的娃爹們,請醒醒吧!你們不是缺乏某種激素,而是缺乏一顆主動喚醒大腦杏仁核的決心和行動。只要多多親自照料孩子,你也會像妻子一樣變得跟孩子越來越親密。

說到底,父母之愛並非天性,而是一種選擇。和血緣、性別並無必然的關聯。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出生一小時的新生兒會從媽媽肚皮爬到胸口,這真的只是一種條件反射嗎?


在嬰兒出生的頭幾個月,由於受到重力的掣肘,他們只能原地不動的呆在那裡。

直到幾個月後,非凡的轉變出現了。

嬰兒學會了爬。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移動,來擁抱更寬廣的世界。

紀錄片第三集為我們揭秘了這激動人心的一刻。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生物學家Marianne對於“新生兒能從媽媽肚皮爬到胸口是一種條件反射”觀點的質疑。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為了揭開新生兒的爬行是否已經被大腦所控制這個秘密,Marianne設計了一個實驗。

將嬰兒懸空抱到一個有著移動的黑色圓點的操作檯上,給嬰兒一個他們正在移動的視覺錯覺,來測試他們會不會跟著一起動。

令人驚訝的是,當小嬰兒俯身看到圓點正在移動時,他們的四肢也開始跟著在空中做起了游泳的動作。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這意味著,在大腦和脊柱之間,在視覺和嬰兒的運動之間,有原始的連接。從而證實了Marianne的假設:新生兒的爬行運動是受大腦控制的,並不是一個條件反射。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但嬰兒很難將自己推動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的頭佔了整個身體重量的三分之一。那是不是解決了這個問題,新生兒也可以爬行了呢?

為了證實這個有點瘋狂的觀點,Marianne和實驗人員,用滑板車製作了一個爬行板,讓新生兒趴在上面,在他們的腳部稍稍給一個刺激,你就會發現神奇的一幕:小嬰兒竟然真的爬了起來,而且爬的距離還挺遠。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這足以說明,從一出生,嬰兒的神經系統就早已做好了準備,促使他們移動自己。只要等到嬰兒的肌肉足夠強健,能夠應付自己的體重,他們就可以開始付諸行動。

當然這樣的研究結果仍然存在著爭議。生命的複雜和神秘,為我們的研究帶來了更多的挑戰,也賦予了更多的機遇。也許,我們想要真正窺見新生命爬行的秘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爬行對於嬰兒的意義,只是他們邁出第一步的前奏嗎?


除了對嬰兒爬行最早的時間追溯之外,第三集還探討了爬行對於嬰兒的意義。

我們都知道,爬行是所有大動作發展的基礎,它讓嬰兒的腦神經、運動神經、肌肉與骨骼得到了統一協調和發展,也為日後學步打下了基礎。

但爬的意義僅僅如此嗎?在爬行的過程中,嬰兒們還學習到了哪些東西呢?

在紀錄片的第三集,紐約的應用心理學與神經科學教授為我們解答了疑惑。

她設計了一個實驗,來測試嬰兒是如何用感知來指引他們爬行的動作。實驗人員製造了一個可調節坡度的裝置,來測試嬰兒是否知道哪些行為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嬰兒的父母站在裝置的另一端,用各種玩具吸引嬰兒向他們爬行。開始,嬰兒會在平面上爬行,然後每次增加6°的坡度。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參加實驗的嬰兒,有的是剛剛開始爬行4周左右,有的是已經熟練爬行更久的時間。通過觀察發現,那些剛剛開始爬行的嬰兒,並不能很好的判斷前方是否危險。當板子被調到90°直角時,他依然會義無反顧的爬過去。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而那些熟練爬行的嬰兒,會通過觀察、觸摸,來感知、判斷事物是否危險。然後,通過調整自己爬行的姿勢,來幫助自己克服各種不同的環境。

比如在陡坡的時候,一個嬰兒會自動倒過來,像滑滑梯那樣滑下去。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實驗數據表明,嬰兒需要大約20周時間的爬行經驗,才能出現正確的感知。

這也就證明了嬰兒爬行,不僅僅是學習手腳之間特定的協調模式,更是學習用一種彈性的方式去指導自己的行動。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直要強調,多讓孩子在不同的環境下去練習爬行的原因。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嬰兒的生長是呈曲線型的,還是階梯式的?


每個新手媽媽,在娃還小的時候,情緒都會都被一條“線”牽動著。這條線,就是寶寶的生長曲線。通過它,我們可以瞭解自己的寶寶是否吃了足夠的奶,是否擁有正常的生長速度。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似乎沒人會質疑,成長是呈曲線型的。但紀錄片的第三集,埃默里人類健康研究中心的米歇爾·蘭佩教授用自己的研究和觀察,顛覆了這一共識。

她的疑惑源於40年前,第一次為鄰居家的嬰兒測量身長。當她發現,第二天測量的數值比第一天一下子就增長了1.8cm,而之後連續幾天數值都不再增長的時候,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甚至開始懷疑起了自己測量的準確性。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難道,嬰兒們的成長並非漸進式的,而是經歷了激增?帶著這樣的疑問,她開始了對不同嬰兒的測量研究。

當她翻看一本又一本的測量記錄時,她發現,當嬰兒以不同的頻率進行測量時,他們生長線的形態會有所不同。

那些每半周、一週測量一次的嬰兒,每一次的數據都有所增長,生長線的確呈曲線型。但當她開始對嬰兒每天進行測量之後,卻發現嬰兒有時候連續幾天測量數值都不會有任何變化,然後在某一天,會突然增長0.5cm到1.65cm。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查看那些記錄,你會發現,那些數值沒有變化的日子,最短2天,最長可達到28天。也就是說,嬰兒的成長圖呈現了階梯型。

嬰兒是通過依靠一個又一個的“猛漲期”(grow spurt),來慢慢長大的。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米歇爾教授的紀錄裡,不僅有嬰兒的身高、頭圍,還有他們每天的行為、情緒變化。通過觀察發現,成長爆發期和嬰兒行為戲劇性的變化有著明顯的聯繫。比如,在“猛漲期”,嬰兒會變得特別飢餓、易怒、睡眠不好等等。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其實,“猛漲期”這個詞語,我們並不陌生。許多媽媽都領教過寶寶在這個階段的虐人表現。好像不論做什麼,都不能滿足他們的慾望,包括吃飯、睡覺,動不動就哭哭啼啼鬧上一場。

但如果沒有如此詳實的數據支持,對於我們來說,“猛漲期”只不過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是我們對於孩子這種倒退的表現,在找不到什麼特別原因的情況下的某種藉口。

直到看完這一集紀錄片,我才一下子理解了到底什麼是“猛漲期”,也對孩子的行為多了一層更深刻的理解。想必,這樣的爆發式成長也會讓孩子因為經歷身體上的突變,而無法適從吧!

但得出這樣的結論,也真的非常不容易。

教授指著某一天的記錄,回憶道:“這一天,我一共測量了十二個孩子,從早上七點半,一直到晚上十點。但其實,這對於我來說,只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天。”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看到這一幕,真的對科研人員不斷探索的精神肅然起敬。為了探尋嬰兒成長的秘密,科學家可以數十年如一日的做著如此瑣碎、平凡,卻又相當耗費精力的數據統計工作。桌子上那一本本厚厚的記錄冊,寫滿了教授的初心。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但即便有這樣一手的、足夠樣本的數據支持,米歇爾·蘭佩教授發表的相關論文仍然因為顛覆了傳統的觀點,而被科學界狠狠的質疑。

不過,教授面對質疑的態度是淡然和包容的,她依然選擇用“科學”來解釋這樣的質疑,“人們在接觸到和自己認知不同的觀點時,總是先拒絕,這很正常”。

看著她堅定的眼神,我知道,她不會因為這樣的質疑而停下解密生命之初的腳步和決心。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我的娃什麼時候可以徹夜安眠?


紀錄片的第五集,講了嬰兒的睡眠。幾乎所有被追蹤的家庭,都在吐槽他們遇到的共同問題:

我家娃不能好好睡覺。

不論是白天總被打斷的小睡,還是夜晚頻繁的夜醒,嬰兒沒法好好睡覺,幾乎成了每個有所經歷的父母最最可怕的夢魘。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片中,一位二胎媽媽,在終於哄睡了兩小隻之後,對著鏡頭無奈地做出選擇:“我有了半小時的自由時間。但我在猶豫,到底是要吃個早午餐,還是要收拾一下房間。”她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內心一直提心吊膽,生怕她的崽子會用一聲嚎哭收回這短短的自由時間。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另一個家庭,正在嘗試給六個月大的娃進行睡眠訓練,希望改變白天小睡需要抱睡的情況。

當娃爹正在為自己成功將睡著的娃放在小床裡而狂喜不已,奔出房間去取自行車準備出去鍛鍊時,娃又開始哭了起來。

喜提自行車的娃爹,看到房間裡妻子又抱起了娃,整個身體都僵住了,陷入了無限絕望。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所有的父母,都迫切的想知道:我的娃到底什麼時候能好好睡覺?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紐約大學的神經學家芬頓教授,在分析了記錄嬰兒起居APP裡的大數據之後,得出了一個令人憂傷的結論:

在四個月之前,嬰兒規律的睡眠模式基本上還未出現。8個月大時,睡眠模式初見雛形。一歲左右,睡眠模式才會形成,嬰兒們才會徹夜安眠。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半夜被喚醒,也許是每個新手父母的必修課。

當然,這裡說的,是嬰兒夜裡正常的“夜醒”,比如要喝夜奶,睡眠交替轉換的動靜等,並不是說在幾個月後娃夜裡還醒來七八九十次,一直需要抱著哄或是頻繁喝奶再睡這種情況也是“正常”。

我們需要明白嬰兒在不同階段的正常規律,接納孩子符合當下規律的睡眠狀態。

靜待花開是對的,但至少也要先澆澆水吧。


此外,嬰兒的睡眠,除了極大的影響了父母們的生活質量和精神狀態,更影響著嬰兒的健康。

麻省大學心理與大腦科學教授Rebecca,通過實驗,發現了即便是白天的小睡,也依然在影響著嬰兒的學習和記憶。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實驗中,那些在小睡時間被迫保持清醒的嬰兒,記不住剛剛實驗人員演示給他們的玩具玩法。

通過分析被測試嬰兒在睡眠時的腦電波,會發現,睡眠可以幫助嬰兒從大腦海馬體的短期記憶區提取信息,並將其重新安置在稱為皮層的長期存儲區。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而嬰兒的海馬體很小,所以他們才需要多次睡眠,來提取信息,幫助記憶。所以,即便是白天的小睡,對嬰兒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千萬不要相信那些“白天不讓孩子睡,晚上才能睡大覺”的胡話,這樣熬著只會讓寶寶崩潰。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除了以上這些內容,紀錄片還為我們解密了母乳的神奇,每一個媽媽的母乳都是成分不同的特別定製,生男孩的媽媽母乳中的成分和生女孩的也不盡相同;探討了養寵物的家庭為什麼孩子患過敏和哮喘的幾率會降低;以及嬰兒如何運用統計學,來分辨語言的節奏和單詞的組成等等有關嬰兒出生第一年的種種令人驚歎的發展和變化。


當然,這部紀錄片也有些遺憾的地方,比如沒能對一部分實驗的嚴謹性以及結論做出更多的解釋。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從中感受到生命的複雜和奇妙,並理解長大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

而我也相信,經由這樣的影像,新手父母能少一份惶恐,多一份從容。

有人說,和老人交談能讓人瞭解人生的意義,而觀察孩子會讓人瞭解人類的本能。

養育孩子的過程,既辛苦又迷人。它給了我們唯一一次機會,可以重新回到生命軸的最開始,愈發瞭解自己,並且重拾那段被遺忘的歲月之初。


-END-


Netflix最新紀錄片《Babies》,揭秘人類幼崽0到1歲的成長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