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號學術|勞拉·歐文:網飛和臉書能吸引年輕人看電視新聞嗎?

1號學術|勞拉·歐文:網飛和臉書能吸引年輕人看電視新聞嗎?

譯者:王星 拉夫堡大學在讀博士

1號按:電視新聞的觀眾主要為老年人。Facebook 和 Netflix 正在推廣硬新聞視頻,有望吸引年輕人觀看電視新聞,但是這條“年輕化”的路似乎不是那麼好走。

2017年,電視還是美國人獲取新聞最主要的渠道,比排名第二的互聯網略有優勢。這一局面在2018年被打破了,通過互聯網看新聞成了真正的主流。現在,基本上只有老人還在看電視新聞了:比如說,58% 的有線電視新聞觀眾超過了65歲,相比之下18歲到29歲的年輕觀眾只佔10% 。

但是,年輕人總得有個收看視頻新聞的平臺,對吧? (呃… 對吧?) 這裡就成了臉書( Facebook) 和網飛( Netflix)的天下。近日有媒體報道稱,臉書正在其2017年8月上線的視頻平臺Watch開闢硬新聞專區。2017年入職臉書的前CNN主播坎貝爾·布朗(Campbell Brown)在今年2月的媒體大會上就曾提出這項建議。臉書將會聯合傳統新聞出版商和數字媒體,進行為期至少一年的每日新聞視頻實驗,並且視頻的長度不短於三分鐘。

與此同時,網飛似乎在考慮比三分鐘更長的內容。據報道, 它正策劃“每週新聞雜誌節目”,瞄準了經典電視新聞節目《60分鐘》和《20/ 20》。

知情人士指出 :“已有的時事新聞節目無法彌合當下美國政治分歧,網飛在這個市場上發現了商機併力圖填補空白。”

此前,《紐約時報》曾針對年輕受眾推出《每日新聞》(The Daily)並取得成功。這對於網飛的新聞節目藍圖來說似乎是個好兆頭。《紐約時報》在十月份宣佈,《每日新聞》三分之二的聽眾不到40歲,超過三分之一的聽眾年齡在30歲以下。與此同時,《60分鐘》半數以上的觀眾超過了55歲,而且這還是2012年的數據。另外,網飛已經建立了運轉良好的紀錄片平臺。也許它可以以此為基礎優化一些新聞產品,從而提升新聞服務的生命週期。

1號學術|勞拉·歐文:網飛和臉書能吸引年輕人看電視新聞嗎?

布朗在Recode主辦的代碼媒體大會(Code Media Conference)上

臉書的優勢則沒有那麼明顯。首先, 臉書及其視頻實驗似乎沒能收穫許多出版商的好感。彭博社的Shira Ovide3月13日在推特上表示:“我真是搞不懂臉書了。它先是忽悠媒體,然後忽視他們的新聞視頻項目,這已經惹惱了許多新聞出版商。現在它又想通過新建一個平臺重新獲得信任?”社會化媒體Fusion主編Margarita Noriega也表示:“臉書聲稱通過發佈一個新聞視頻庫,它在‘嘗試在其平臺上創造更多有意義的互動’,但是我們又不能通過變現能力或指標來衡量是不是成功。”

坎貝爾·布朗在媒體大會上就表示過:“硬新聞視頻真的很難賺錢,情況就是如此艱難”。還有一個艱難的事實是,人們用臉書也不是為了來看新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