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幕上那些以小見大的科幻作品·簡評與推薦

科技發展推動硬件升級,現在一部手機的運算能力都堪比20年前房間大小的超級計算機了,高效的軟硬件結合也催生了當下無處不在的手機AR,以及更簡單更快速而且更逼真的影音視覺特效。在技術平民化的大環境裡,科幻題材的影視作品更是層出不窮,天馬行空的想象更容易用特效實現,卻也因此不乏一些徒有畫面精緻但劇情欠缺邏輯的不合格作品參插其中。

我認為,一部好的科幻作品應該兼具人文精神的內在博弈,和硬質科學的嚴密邏輯。作為一名非正經的科幻迷,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在銀幕上以小見大卻能見微知著的科幻作品。


把科技的帶來的某種影響演繹到極致,會讓身處其中的人發生怎樣的變化?《Nosedive》給人帶來就是這樣的思考。

銀幕上那些以小見大的科幻作品·簡評與推薦

就像我們淘寶買賣物品會收到好評一樣,未來的某一天,如果你在別人面前的一舉一動都可以被評價,而評分的高低就像國家徵信系統一樣決定了你的貸款能放多少,你能買哪裡的房子,甚至決定你能否使用優質的生活服務……本來是一項想讓大家競相向好的評分設計,卻硬生生把人虛偽地劃分成了三六九等。影片的主角因為分數不夠換大房子,想向高分的老同學示好獲取評分,卻因一點兒差錯陷入降分的惡性循環,最後還因此身陷囫圇。人的一生是否能用一個分數就簡單概括,如果身處這樣的世界會美好嗎?


可以想見,並非所有的科技都會給世界帶來美好,使用不當甚至還可能帶來毀滅。《Playtest》就把科技給人帶來的恐懼渲染到了一種簡單而致命的地步。

銀幕上那些以小見大的科幻作品·簡評與推薦

一個愛冒險的小哥在旅行中兼職到一家遊戲公司體驗新型的恐怖VR設備,設備的特點就是可以激發你內心的恐懼來營造虛擬的恐怖場景。萬萬沒想到的是,小哥內心埋藏著的對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父親離世的遺憾,以及自己離家出走對母親的愧疚,激發了他最害怕面對的現實——她的母親把他忘了。這樣的虛擬事實給他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心理創傷,竟然最終讓他意識休克。我們所有的恐懼都來自我們的內心,來自我們記憶深處不願面對的事物,而如果一種科技無止境地放大這種恐懼,最終是否會導致意識的湮沒?


今天,互聯網帶給了我們各種各樣方便的APP應用,幾乎所有的APP也都具備雲端備份的功能。進一步想象,如果我們的大腦、思想、意識也可以備份,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上面提到的意識湮沒的危險呢?《Altered Carbon》就是描畫了一個人類可以無限制地給自己備份“意識”的未來世界。

銀幕上那些以小見大的科幻作品·簡評與推薦

就像玩遊戲可以存檔讀檔一樣,意識的備份讓人可以擁有人生的S/L大法,做錯了事可以“自殺”讀檔,可以獲得不同年齡甚至性別的特殊體驗。如果你有一份自己的備份,你會放飛自我去做曾經害怕的那些事麼?


《Nosedive》和《Playtest》分別來自於英國短劇《Black Mirror》系列第3季的第1集和第2集,一年只出3集的審慎讓它具備了電影級的精緻(最近版權賣給美國Netflix後變成了一年6集,質量和風格也趨於穩定和平淡了)。《Altered Carbon》則是Netflix全新打造的劇情連續的一部10集科幻劇。雖然比起《星際穿越》《地心引力》這些更貼近生活的“真”科幻作品,這些短劇還缺乏一些歷久彌新的震撼感,但通過細究科技發展的一個點進行延展想象,展開一個廣闊的世界觀,甚至刷新你的人生觀,帶給我們深刻而有趣的思考,這就是我依然非常想把它們分享給大家的原因。

春節就要到了,與其被七大姑八大姨追問人生,不如在春節看一部好的科幻作品,思考自己的未來人生,你說是吧。

銀幕上那些以小見大的科幻作品·簡評與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