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凤清声歌新篇:诗歌要素法解读骆宾王《咏鹅》

雏凤清声歌新篇------诗歌要素法解读骆宾王《咏鹅》

.阅读是一种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情感体验与知识的活动。阅读是理解、领悟、吸收、、评价和文章的思维活动。个性化阅读在文章的同时也往往在进行着再创造。阅读是自由的。但我认为从诗歌要素入手,深入文本,方可对诗歌做出客观、全面、准确的解读。功利一点说,这才符合语文阅读考试中必然遵循的评价标准。这种解读也会让我们在阅读中有新的发现和体会。

所谓诗歌要素法,顾名思义,就是从题目、作者、注释、背景、关键词(题目、注释、形象特点、抒情议论词语、动词形容词)、形象、语言、情感、手法等要素入手,对诗歌做出客观、全面、准确的解读。每个要素都是诗歌内容的一部分,诗歌的诸多要素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的一个有机体。

以骆宾王《咏鹅》为例,运用要素阅读法进行解读,我们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和体会。

咏鹅

唐代: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诗,可以说是中国诗歌中传唱度最高的一首诗。

据说,骆宾王写此诗时年仅七岁。当时家里来了位客人,对方听说他有才气便指着池塘的鹅让他写首诗,骆宾王即兴所写,一气呵成。全诗仅有18个字,但读完全诗,脑海中不仅会浮现出一幅画面:清澈的池塘,绿树成荫,一群娴静优雅白鹅在水面游动,这是多么美好的田园风光啊!读这首诗,给人的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情感体验和享受啊!接下来,我们试着分析,这首诗是如何营造这种美的情感体验和享受的。

这首诗虽仅有18个字,但正是合理运用了诸多手法,形式和内容达到了完美统一,才会给读者带来种美的情感体验和享受。

首先看题目。我们知道,一首诗的题目可以告诉我们诸多信息,诗歌的形象、内容、情感、体裁等等。这首诗的题目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这是一首咏物诗,歌咏的对象是"鹅",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首句写鹅的声音,先声夺人,仅三个字,却意蕴丰富,耐人品味。 "鹅!鹅!鹅!"从修辞上说,三个字都是拟声词,又构成反复,凸显鹅的声音非常嘹亮。从描写角度说,这是从听觉入手。连续三个"鹅"字让读者很容易就能联想到鹅叫声的欢快,联想到一群美丽的白鹅,正在发出动人的"鹅鹅鹅"叫声。三个"鹅"一字一顿读起来自然成韵,朗朗上口。可以说,首句不是刻意雕琢,而是本色天成,以一个儿童的视角脱口而出,一派天真烂漫,却又极富韵味。

次句写鹅的雄姿。从视觉入手,通过"曲项"与"向天"描写鹅的优美和从容。"曲项"与"向天"的一气呵成,突出了鹅的完美姿态与雄壮神情,给读者带来很强的画面感和冲击力。从修辞上说, "曲项向天歌"这一句又运用了拟人手法,以儿童的口吻,将鹅伸长了脖子鸣叫的样子写得有形有神,极富生机和活力,灵动无比。

三四紧承上句进一步刻画鹅的及环境,极富美感,赏心悦目。从用词角度看,"白" 、"绿" 、 "红" 、 "清"四个形容词效果极佳,简洁优美,色彩清新华美。从修辞上说,白毛对绿水,红掌对清波,色彩对比鲜明,简直美如画。水碧似玉,鹅毛胜雪,视觉冲击力太强,鹅掌红似火,在水下清晰可见。试想,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田园风光图!从描写角度看,既有对鹅的正面描写,"白毛"与"红掌" 写出鹅的色彩美,"浮、拨"等动词则描写了鹅的动态之美;对环境的描写又是侧面烘托,"绿水"与"清波"突出池水的清澈和环境的优美。一群神态雍容优雅而又极富生机活力的鹅完美的展现在读者眼前。整幅画面,既有动态的美感,也有静态的画面,动静相生,奇妙无穷。

从抒情角度看,这首诗是借景借物抒情。以一个儿童的视角入手,抒发一个儿童看到鹅时最主观的感受,,表面上看抒发诗人对鹅的喜爱;从深层次来说,抒发的又何尝不是诗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在孩子的眼中,。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整首诗细品来,处处透露出一份天真、一份童趣。反复诵读首诗,眼前不仅出一幅多彩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盎然生机,感受到了农生活的宁静和清幽。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的背景。唐初的诗歌仍沿袭齐梁诗风,柔靡纤弱,过度追求形式,内容多空洞,乏善可陈。初唐前期诗歌。至贞观时期,有增无减。聚集在唐太宗周围的宫廷诗人虞世南、李百药、上官仪等,他们的创作日趋宫廷化、贵族化,多是奉和应制之作,琢磨技巧,雕饰辞藻。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成为当时诗人创作的典范。他们专在词藻、音韵、对仗上下功夫。这首诗不啻是给当时的诗坛带来一缕清风。从骆宾王一生的诗歌创作看,虽没有完全突破宫体诗的束缚,但其诗歌创作重词采的同时更注重内容的诗风和这首诗是一脉相承的。

在军登城楼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送别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于易水送人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从军行

平生一顾念,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君不见封狐雄虺自成群,冯深负固结妖氛。玉玺分兵征恶少,金坛受律动将军。将军拥旄宣庙略,

战士横行静夷落。长驱一息背铜梁,直指三巴逾剑阁。阁道岧峣上戍楼,剑门遥裔俯灵丘。邛关九折无平路,江水双源有急流。征役无期返,他乡岁华晚。杳杳丘陵出,苍苍林薄远。途危紫盖峰,路涩青泥坂。去去指哀牢,行行入不毛。绝壁千里险,连山四望高。中外分区宇,夷夏殊风土。交趾枕南荒,昆弥临北户。川源饶毒雾,溪谷多淫雨。行潦四时流,崩查千岁古。漂梗飞蓬不自安,扪藤引葛度危峦。昔时闻道从军乐,今日方知行路难。苍江绿水东流驶,炎洲丹徼南中地。南中南斗映星河,秦川秦塞阻烟波。三春边地风光少,五月泸中瘴疠多。朝驱疲斥候,夕息倦谁何。向月弯繁弱,连星转太阿。重义轻生怀一顾,东伐西征凡几度。夜夜朝朝斑鬓新,年年岁岁戎衣故。灞城隅,滇池水,天涯望转积,地际行无已。徒觉炎凉节物非,不知关山千万里。弃置勿重陈,重陈多苦辛。且悦清笳杨柳曲,讵忆芳园桃李人。绛节朱旗分白羽,丹心白刃酬明主。但令一技君王识,谁惮三边征战苦。行路难,行路难,岐路几千端。无复归云凭短翰,望日想长安。君不见玉关尘色暗边亭,铜鞮杂虏寇长城。天子按剑征馀勇,将军受脤事横行。七德龙韬开玉帐,千里鼍鼓叠金钲。阴山苦雾埋高垒,交河孤月照连营。连营去去无穷极,拥旆遥遥过绝国。阵云朝结晦天山,寒沙夕涨迷疏勒。龙鳞水上开鱼贯,马首山前振雕翼。长驱万里詟祁连,分麾三命武功宣。百发乌号遥碎柳,七尽龙文迥照莲。春来秋去移灰琯,兰闺柳市芳尘断。雁门迢递尺书稀,鸳被相思双带缓。行路难。誓令氛祲静皋兰。但使封侯龙额贵,讵随中妇凤楼寒。

还有一点尤其值得注意。在初唐著名诗人中,骆宾王年辈最长。在初唐四杰中,流传后世的诗也最多。陈子昂(661-702) ,杜审言(约645年—约708年),沈佺期(约656-713),宋之问(约656-712),李峤(约645-约714), 王勃(650-675),杨炯(650-692),卢照邻(632-695),而骆宾王(638-? )。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骆宾王的影响。

诗云: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晒未休,,不废江河万古流。这既是对他们的最高褒奖,也是间接认可了他们的诗歌创作对后世的影响。

可以这么说,这首诗的问世,是在向世人宣告,一位即将开启一代诗风的天才诗人已经诞生了。

注:诗歌要素及文体知识

诗歌要素:题目 作者 注释 背景 关键词(题目 注释 形象特点 抒情议论 动词形容词)

形象 语言 情感 手法

手法:1.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2.表达方式 (叙述 说明 议论 抒情 描写)

3.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触景生情 情景交融 借事抒情 借人抒情 用典 托物言志等)

4.描写手法 直接描写(正面描写动静、虚实、点面、乐哀、色彩、白描、细描、

对比、观察角度、各种感官

间接描写(侧面描写烘托、渲染

5.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比、引用、设问、反问、顶针(真)、

对偶、双关、反复、叠词等

6.结构特点:开门见山、首尾呼应、伏笔照应、铺垫、领起下文、承上启下、扬抑

对比、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重章叠句、以小见大、卒章显志

诗歌鉴赏方法:

1.找准切入点:①借助题目、作者、注释、背景。②借助诗歌的分类,从内容方面入手,抓住特点,仔细分析。③借助诗歌的关键字词句,把握情感。

2.明确考查点(题型):《考试大纲》明确指出,诗歌鉴赏考查的内容是:(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⑴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意象和意境)⑵语言包括品味词语、语言风格特色。

⑶表达技巧指的是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艺术手法包括抒情、描写、修辞、结构。

⑷评价包括内容主题的评价、思想感情的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3.了解诗歌常识:

A.熟悉体裁: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也叫"古诗"或"古风",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体诗语言接近口语,形式比较自由,不讲求平仄、对仗,表现方法多样,多有名篇杰作,是一份珍贵的诗歌遗产。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绝句,又称"绝诗",每首四句,常见的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每两句组成一联,每联有专门名称:一、二句称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一作腹联);七、八句叫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律诗绝句有严格的平仄、押韵规定。但绝句对仗比律诗灵活自由,甚至可通篇不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词又称长短句词分三类: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至90字,长调(91字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小令只含一支曲子,而套数至少两曲,但只有一个曲调。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4.熟练掌握各类诗歌常见思想情感:

1.山水田园诗 2.边塞军旅诗 3.咏物言志诗 4.咏史怀古诗

5.羁旅行役诗 6.赠友送别诗 7.借景抒情诗 8.闺情宫怨诗

9.闲适隐逸诗 10.民生疾苦诗 11.抑郁失意诗 12.生活哲理诗

5.梳理并熟记各种手法术语:抒情、描写、修辞、结构

①要抓得准:题目 作者 注释 背景 关键词 形象 语言 情感 手法

关键词(题目 注释 形象特点 抒情议论 动词形容词)

②要抓重点诗句:绝句重点看尾句,律诗一般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叙事抒情。

6、体会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弄清景和情的内在联系。 一般的形象(或者景物)可能有三种暗示:一是时令(春夏秋冬),二是色彩(或阴暗或明朗)三是氛围(或寂静凄清或清新自然)

7、答题要有针对性,要分点作答,先答要点再作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