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盛源‖衝鋒在前危難時刻 保運援漢醫護人員


武漢盛源‖衝鋒在前危難時刻  保運援漢醫護人員


(文/徐文新)武漢發生疫情後,全國馳援武漢。國有召,召必應!武漢盛源公司迅速成立的保運援漢醫護人員志願者車隊,危難時刻,衝鋒在前。 截止3月15日止,共接運5800餘人,日均保障醫護人員出行千餘人次,為接送白衣天使打好抗擊新冠肺炎戰疫,救死扶傷贏得時間,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立下了汗馬功勞!

武漢盛源‖衝鋒在前危難時刻  保運援漢醫護人員


( 圖1 盛源公司董事長周敏 )

據悉,武漢盛源汽車客運有限公司成立於1994年,秉承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和經營理念,在董事長周敏帶領下,團隊勇於創新,精心運作,企業發展由小變大,從大變強,現擁有出租車1200餘臺,成為武漢市民營行業首家。在這次抗擊疫情戰鬥中,企業領導率先垂範,,員工步步緊跟,黨支部發揮戰鬥堡壘作用,黨員一馬當先。

早在2月19日,武漢盛源汽車客運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敏,接到武漢市客運出租汽車管理處緊急通知後,立即主持視頻電話會議,緊急部署醫療隊出行保障任務,並由總經理章精哲具體負責。車隊司機聞令而動,義無反顧,計不旋踵,朱白裡等共產黨員積極帶頭,湧躍報名,一支由139名志願者保運援漢醫護人員車隊迅速組建成立。

武漢盛源‖衝鋒在前危難時刻  保運援漢醫護人員


(圖2 139臺車迅速到位執行任務)

2月20日,139名駕駛員全副武裝上崗報到,進入戰鬥狀態。總經理章精哲囑咐他們認真檢查車輛安全、清洗消毒,交代人員防護事項,車身粘貼專用標識,開具人員通行手續,引導安排駕駛員、區政府駐酒店聯絡人、援漢醫療隊領隊三方對接,上述工作均於當日完成,按照援漢醫療隊的需求及區政府駐酒店聯絡人的安排,統一調度,緊張有序,迎著風險,投入戰鬥,陸續到達江城明珠豪生大酒店等60多家酒店,開始執行保障任務。

武漢盛源‖衝鋒在前危難時刻  保運援漢醫護人員


(圖3 盛源公司志願者與馳援醫護人員合影 )

國難當頭,匹夫有責。139名志願者,連軸三班運轉,安全駕駛,保運援漢醫護人員 。據統計,有廣東省醫療隊、西安醫療隊、北京第三醫院醫療隊、北京醫院醫療隊、中日友好醫院醫療隊、天津醫療隊、江西醫療隊、河北醫療隊、國家疾控中心、安徽醫療隊、寧夏醫療隊、陝西醫療隊、重慶醫療隊、廣西省醫療隊、黑龍江醫療隊、雲南醫療隊、河南醫療隊、海南醫療隊、甘肅醫療隊、貴州醫療隊、上海醫療隊、福建省醫療隊、四川省醫療隊等數十個醫療團隊。

武漢盛源‖衝鋒在前危難時刻  保運援漢醫護人員


(圖4 張麗暉贊志願者王衛平)

駕駛鄂AXQ270志願者王衛平,待人熱情,服務周到的工作態度,深受山西援漢醫療總領隊張麗暉的讚揚,她在工作群留言:“ 王師傅,武漢人,接送我們上下班,12小時制,白班精神,夜班陽光,就像我們身邊的許多武漢人,他(她)們是陰霾裡的光,是迎接曙光的人。他說喜歡開車,喜歡幹活,喜歡武漢”。“您怕嗎?我們每天出入病區”。“不怕,我每頓飯吃兩份,有抵抗力”。與晉同袍的鄂地百姓,樸實、勤勞、樂觀,遇磨難礪而彌堅、經苦難而熱情依然,承的是中華民族屹立千年之魂與血脈。”

武漢盛源‖衝鋒在前危難時刻  保運援漢醫護人員


(圖5 志願者羅顯文為護士送花)

駕駛鄂A·XP798志願者羅顯文,在元月23日武漢封城的這一天,他在所居住武昌洪山街李家橋社區第一個報名當志願者,後碾轉風韻志願者車隊。情人節那天,自己掏錢買玫瑰花送給白衣天使,令她們非常感動!

武漢盛源‖衝鋒在前危難時刻  保運援漢醫護人員


( 圖6 保運援漢醫護人員車隊工作剪輯)

河北第五批支援醫療隊崔波在“致敬最美志願者”致謝信中說,在來漢10余天中,保運援漢醫護人員車隊志願者24小時待命,不辭勞累,冒著風險,保障醫療隊員往返漢口——武昌駐地至”七院”的交通。你們是默默奉獻的英雄,我們攜手戰勝疫情,相信未來更美好!

安徽醫療團隊,為了感謝盛源公司保障出行服務的師傅們,全體白衣戰士在《武漢不孤單》歌曲聲中,舉行了簡單莊嚴的感謝儀式,使保運援漢醫護人員志願者們深受鼓舞,感動萬分。

武漢盛源‖衝鋒在前危難時刻  保運援漢醫護人員


(圖7 安徽醫療團隊舉行感謝儀式 )

奮鬥在前沿26天的139名武漢盛源公司保運援漢醫護人員志願者,每天看到親自接送馳援武漢的醫務人員,不問生死,不問西東,不問芳華,以過硬的醫療專業,妙手回春,為武漢疫情奪勝英勇拚博,由衷敬重和佩服;特別是當黨中央領導人關心關懷武漢,親自看望湖北人民,車號鄂AX7R73褚思峰志願者深深被感動,他向黨組織發出火線申請入黨心聲;車隊全體志願者紛紛表示,要以白衣天使為榜樣,克服重重困難,繼續努力,戰疫不勝,決不收兵!向黨中央,向武漢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武漢盛源‖衝鋒在前危難時刻  保運援漢醫護人員


作者近照

作者簡介:徐文新 杭州,原在大型企業從事黨務工作、政工師;現《長江文學》雜誌(紙刊)編輯;中國網絡作家協會會員;公益影視同盟核心外聯製片;省文化藝術交流協會女性專委會副秘書長等。

近年來在《今日頭條》《鳳凰新聞網》《當代名流網》《長江文學》雜誌(紙刊)《上海文藝網》《長沙都市頭條》《荊楚黨建網》《一點資訊》等發表新聞報道、詩歌二百餘篇;創作曲藝三句半《我愛美麗大武漢》、《北環社區是我家》等16個喜聞樂見的演出形式,深受社會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