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寶舟高效閱讀連載07:如何在讀完書後進行復習二

桂寶舟高效閱讀連載07:如何在讀完書後進行復習二
上一篇文章我們說到複習的重要性,並就其原因進行了分析,今天我們接著對具體落地實操的辦法進行推送,可謂是言出必行,也希望對你能夠有行必果的功效。

在我的閱讀訓練營裡,讀完一本書最終會形成一個筆記表格,這是根據世界上最公認的提高專注力的舒爾特方格進行改造的,共有24格,再加上一些其他幫助你聚焦閱讀初衷的元素。一開始大家可能會覺得很新奇,但沒什麼,說白了它的來源就在於此。

我們閱讀的所有訓練最終指向都是提高效率,在複習時,這張筆記可以派上大用場。我們只需對著筆記,稍微回顧一下知識的樹狀結構,相關信息就會一一浮現在腦海中。

那麼怎麼用呢?在這之前,我想把更具體的操作步驟給你,順帶也說清楚為什麼,如果你心急,就直接看第三部分,如果不那麼急的話,從頭看到尾吧,你會有更多的收穫。

桂寶舟高效閱讀連載07:如何在讀完書後進行復習二

一、知識的關聯

難度再大的物理學論文對於一個物理專業的博士生來說,也是小菜一碟。他只要用很短的時間通讀一遍,就能記住大部分細節。

但在門外漢看來,密密麻麻的公式跟天書無異。如果從未接觸過某一領域,突然拿起一篇專業文章閱讀,必然會困難重複。

我們充其量可以複述出大致的主題,至於專業詞彙、整體脈絡和其中的細節,事後肯定一點兒印象也沒有。這就說明,一個人對一篇文章的記憶程度關鍵取決於他對該領域的相關知識儲備。

而且,研究表明,在滿足一定的學習時間以前,知識儲備量的上升曲線的走勢非常平緩,這就是俗話說的“萬事開頭難”。

每當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我們必須投入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獲取大量的基礎知識,逐漸瞭解其總體架構。

當到達一定的階段之後,隨著學習時間的增多,我們掌握新知識的效率就會越來越高,那些難度大的內容也變得簡單了。這個過程就像滾雪球,滾得越大就越輕鬆。

這給我們的啟發是,學習新知識之前,先激活已有的知識網絡,藉助新舊知識之間的邏輯關聯,加深對新知識的印象、理解和記憶,否則一味學習新知很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桂寶舟高效閱讀連載07:如何在讀完書後進行復習二

二、複述的作用

複述就是用自己的語言重新組織剛才讀到的內容,這種主動處理信息的過程能使知識在大腦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使短期記憶轉化為更加牢固的中長期記憶。

有這樣一個科學實驗:兩組實驗對象拿到同一篇篇幅較長的文章。第一組有20分鐘的閱讀時間,第二組則必須在10分鐘之內讀完,然後用剩下的10分鐘進行復述。

20分鐘過後,兩組同時完成同一套閱讀理解測試題。雖然第二組的閱讀時間少了一半,無法細嚼慢嚥,但他們的測試成績卻明顯高於第一組。

由此看來,實際閱讀時間的長短與理解程度並沒有必然的相關性。

就算閱讀任務十分緊迫,我們也最好抽出一小部分時間,用自己的語言複述一遍文章的要點。

當然,這同樣需要通過練習,把複述變成自己的習慣,或者說潛意識操作的能力。到了這個水平,我們無須再專門停下來思考,因為大腦會在讀入信息的同時自動完成複述的步驟,不僅更加省時省力,實際效果也會更好。

三、複習的方法

前面兩點都是為了輔助這一點的,有了新舊知識的關聯激活和主動的複述處理,我們在複習的時候,就會下意識地把這兩者串聯起來,獲得極高的效率。

那麼,要怎麼做呢?

桂寶舟高效閱讀連載07:如何在讀完書後進行復習二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規律(如果不知道的看上一篇文章)干預——“記憶文件夾”複習法

首先,我們需要一個有10個或12個隔層的文件夾,其中每兩個隔層對應一個工作日。

桂寶舟高效閱讀連載07:如何在讀完書後進行復習二

給每個隔層貼好標籤:“週一1”“週一2”“週二1”“週二2”,以此類推。如果你習慣在週六和週日休息,那就只需要10個隔層;如果你在週末這兩天的時間裡仍然願意學習,那就添加兩個隔層——“週末1”和“週末2”。

其次,我來講解一下具體的操作方法。

假設今天是星期一,你閱讀了一定量的書籍以後,把此書的宏觀結構和關鍵詞製作成了筆記表格。

1.第一次複習。

週一讀了一本書,在第一天晚上入睡之前拿著筆記表格複述一次。

人的睡眠過程是十分奇妙的,儘管我們的身體已經進入了休息狀態,但潛意識仍然能夠繼續保存我們在睡覺前接收的信息,自動加以處理,在我們不知不覺中加深對信息的理解和記憶,大大提高複習效率。

2.第二次複習。

週一閱讀的書籍,最佳時間是一天以後,因此在完成了第一次複習以後,我們就要把該部分內容的視覺卡片及其他筆記放到“記憶文件夾”的“週二1”這個隔層裡。

以此類推,複述完週二製作的筆記表格以後,就要把它們放進“週三1”這個隔層裡。

星期三,你又坐到了書桌前。在開始這一天的學習之前,請你先抽出“週三1”這一隔層的資料,完成第二次複習。

如果你已經大致掌握了自己的生理規律,知道自己在一天中的哪個時段學習效率最低,也可以利用這段學習效率比較低的時間來完成複習的步驟。這樣一來,你就能保證自己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處於最佳狀態。

3.第三次複習

應該是一週以後,也就是下個星期二。現在,大家知道每個工作日的第二個隔層有什麼用處了吧?所有標記“1”的隔層都對應前一天的複習內容,另外的標記著“2”的隔層則對應著下一週的複習內容。

這樣一來,我們就能清楚地將兩類複習內容區分開來,隨時把握自己的複習進度。

在完成了第二次複習之後,就把相應的筆記挪到“週二2”的隔層裡。一週以後,你就要在星期二拿出這些材料,完成第三次複習,這一天的複習任務當然還包括“週二1”這一隔層的新內容。

對於你在第一個星期一學習的內容而言,最重要的前三次複習步驟就完成了。

至於你是否需要進行第四次複習,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學習成果,沒有任何硬性要求,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自行選擇。

第四次複習的時間是在一個月以後,我們大可以把整整一週的學習內容整合到一起,然後在大約4周後來一次整體複習。這就需要另一個有4個隔層的文件夾了。

如果感興趣,我們可以隔6個月再複習一次,即第五次複習。進行這一遍複習的時候,我們只需要用很短的時間大致瀏覽一下現有的全部資料即可,這個工作實際所需的時間遠沒有我們想的那麼長。

尤其當我們學會了利用筆記表格以後,無須重讀文章,只需瞥一眼筆記的主題詞以及整體結構,即可迅速激活記憶,調出相應的信息。

經過了這5次複習,你大可放心,所有學過的知識已經存儲在你的長期記憶當中,抹都抹不掉了。到了考試這樣的關鍵時刻,你的大腦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