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戰“疫”亦是魚水深情,西海岸新區軍民攜手共克時艱

中國報道訊 " 既然選擇穿上軍裝,就應該在祖國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我們支持孩子的選擇!" 李漢忠對前來慰問的青島西海岸新區領導堅定的說。這是發生在新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專程安排走訪慰問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家庭中的一幕。

我們支持孩子的選擇!

李漢忠的女兒李相娟是解放軍某部醫院一名護士,成為一名軍人的她一直都是父母的驕傲,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爆發後,李相娟第一時間提交了請戰書,目前正奮戰在武火神山醫院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兒行千里母擔憂 ",雖然時刻掛念著孩子的安危,但是支持孩子的選擇成為了這對夫妻的默契決定。像李相娟這樣在武漢抗擊疫情一線的軍隊醫護人員青島西海岸新區一共有 6 位,他們在抗擊疫情的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戰 " 疫 " 後方,為解決一線軍隊醫護人員後顧之憂,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的工作也在有序跟進中。" 我們開展了‘五個一’活動,為疫情防控一線軍隊人員家庭送去慰問信、擁軍包、聯繫卡,安排專人‘一對一’幫扶。" 青島西海岸新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董光魁告訴我們。

我是軍嫂,戰 " 疫 " 面前我必須上

" 現在是特殊時期,我要求提前結束產假回去上班吧!"1 月 30 日,王曉梅通過微信向科室主任趙剛提出申請。王曉梅是青島西海岸新區六汪鎮中心衛生院公共衛生科的一名 "95 後 " 護士,是一名軍嫂,也是一對 3 個月雙胞胎的媽媽。

" 疫情期間我老公在部隊堅守,我是軍嫂,我要和他並肩作戰 " 王曉梅說。對於妻子的決定,孩子出生未滿月就離開家回到部隊的丈夫,第一時間就給予支持。六汪鎮中心衛生院距離王曉梅家近 50 公里,為了一線執勤和給孩子餵奶兩不誤,王曉梅媽媽主動擔起了司機,每天開車往返 210 多公里接送她上班。王曉梅是眾多新區軍嫂、軍屬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的一個縮影。

老兵、新兵父子倆心往一處想

災難面前,人民子弟兵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新區現役軍人紛紛捐錢捐物,支援抗擊疫情。在西安服役的王紹華 2019 年 9 月入伍,2 月 25 日他從部隊給老父親打電話,想商量給一線醫護人員捐贈蘋果,父子二人一拍即合。王紹華的父親王玉春是一名退役軍人,做事雷厲風行,說幹就幹。2 月 26 日下午,他通過新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聯繫新區紅十字會將 564 箱蘋果,送到新區赴湖北抗擊疫情的 64 名一線醫護人員和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赴疫區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工作人員。" 雖然脫下軍裝幾十年,但是我永遠都記著我曾經是一名軍人!" 王玉春動情的說。

疫情無情人有情,新區退役軍事務局第一時間安排部署,第一時間制定方案,第一時間開展工作。新區退役軍人系統、軍休幹部和廣大退役軍人積極為抗擊疫情捐 320 餘萬元,其中,9 家關愛退役軍人協會單位捐款 195.5 萬元,僅青島瑞源集團一家就捐款 180 萬元;軍創企業青島中加特變頻電機有限公司捐款 100 萬元;1000 多名退役軍人捐款 22 萬元。同時,新區廣大退役軍人積極捐贈酒精、口罩等防疫物資約 120 餘萬元。

軍地同心共同戰 " 疫 "

" 疫情爆發以來,我們成立軍地一體化疫情防控聯動工作領導小組,配合軍方做好區域內涉軍設施周邊疫情防控工作。針對駐區部隊防控物質缺乏的現狀,新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廣泛發動,各單位各鎮街積極響應 " 新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王衛青告訴我們。

在新區抗 " 疫 " 一線每天都演繹著軍民魚水深情。新區青島明月海藻集團為新區軍港捐助 1.5 萬個口罩及部分消毒液;琅琊鎮黨委政府第一時間為駐軍部隊籌集口罩 400 個、6 箱罐頭、20 箱帶魚等抗 " 疫 " 物資;紅石崖街道為駐區部隊送去酒精 10 桶、84 消毒液 300 餘斤。駐區部隊主動為疫情防控點搭建帳篷抵禦風寒,為執勤卡口送去電暖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