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谦县第一书记养“四气”,确保扶贫“扶实绩”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囊谦县坚持派需结合、因村组队、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帮助贫困村解决脱贫攻坚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各村第一书记,必养“四气”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扶真贫、真扶贫,为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坚实的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撑。

养“正气”,保持本色,树立形象。农牧区工作涉及农牧民群众切身利益,各第一书记以“严其身,正其行”的作风开展工作。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下,促进各项村级事务公开、公平、公正,想方设法维护群众合法利益,敢于引导教育群众同不正之风斗争,真正让群众感受到第一书记的公道正派、刚直不阿,让人民群众信服拥护。

养“帅气”,注重形象,深入基层。第一书记当好“民情调解员”,及时掌握村社矛盾纠纷信息,配合村“两委”做好调解工作,引导鼓励党员群众积极反映线索,共同参与打击,净化基层社会环境。把村民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来对待,把村上的事当做自己家里的事一样重视;对村内的矛盾纠纷敢于置身其中、悉心化解,树立起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良好形象。

养“底气”,处事不惊,沉着冷静。第一书记在识贫、帮贫上应做到精准,坚持原则、讲究办法。在涉及群众利益的扶贫专项资金等方面,沉着应对,坚持“一碗水端平”,坚持将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同时,在面对重要问题时,及时掌握所驻村情况,积极协助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班子,发挥“领头羊”作用和“主心骨”作用,始终奋战在一线,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

养“灵气”,开动脑筋,灵活创新。积极帮助村“两委”出思路、想办法、指方向、抓推进,做好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调研、制定方案、市场研判、资金管理、经费补贴等工作,扎实推进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中的难题敢于创新破解,带领党员群众跑项目、引技术、转观念,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实施好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增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