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0亿“校企巨无霸”债券频繁异动,本月85亿将到期集中兑付

2700亿“校企巨无霸”债券频繁异动,本月85亿将到期集中兑付


近日,作为“中国第一大校企”清华控股旗下的紫光集团债券频繁异动,其一年内将有167亿债券到期,光三月份就有85亿需兑付,其短期偿债压力巨大。


01

债券异动


近日,据中证指数披露,紫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集团”)发行的“17紫光01”和“16紫光PPN005”中证隐含违约率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同时“19紫光02”在上交所固收平台盘中也多次发生异动。


据公开数据显示,紫光集团存续债券规模庞大,且一年内到期的债券最为集中。


《小债看市》统计,紫光集团目前国内存续债券共有25只,总余额372.46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有166.95亿元;1-3年到期149.51亿元;3-5年到期56亿元。


在国内评级方面,紫光集团主体信用评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相关债项评级也均为AAA。


2700亿“校企巨无霸”债券频繁异动,本月85亿将到期集中兑付

存续债券到期期限统计


值得注意的是,在紫光集团存续债券中,一只34亿规模的私募债“17紫光01”将于3月20日到期;37亿私募债“17紫光02”将于3月27日到期;12亿私募债“18紫光01”将于3月22日面临回售;25亿定向工具“18紫光PPN001”将于3月16日付息。


也就是说,紫光集团3月份将面临84.55亿的债券兑付压力。


除国内债券外,紫光集团还存续一只4.5亿美元的境外债,票面利率6%,2015年12月发行,将于今年12月10日到期。


2700亿“校企巨无霸”债券频繁异动,本月85亿将到期集中兑付

存续境外债


据悉,紫光集团已正常兑付于上周五到期的7.01亿美元贷款,除此之外还有一笔1.93亿元美元贷款。


02

负债高企 流动性吃紧


据公开资料显示,紫光集团是中国大型综合性集成电路领军企业、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设计企业和领先的全产业链云网设备和服务企业。


截至2019年6月30日,紫光集团纳入合并范围的各级子公司总计569家。


2700亿“校企巨无霸”债券频繁异动,本月85亿将到期集中兑付

紫光集团官网


从股权结构上来看,紫光集团控股股东为清华控股,持股比例51%,再向上穿透实际控制人是清华大学;赵伟国通过北京健坤投资集团持股34.3%,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2700亿“校企巨无霸”债券频繁异动,本月85亿将到期集中兑付

股权结构


相较于方正集团,紫光集团主营业务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和芯片领域。但是紫光集团高度依赖政府补助,剔除补助后自身经营效率一般。


2018年,由于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波动等因素,紫光集团亏损6.31亿元,2019年上半年亏损继续扩大至31.96亿元,合计亏损38.27亿元。


2700亿“校企巨无霸”债券频繁异动,本月85亿将到期集中兑付

归母净利润


截止2019年6月末,紫光集团总资产2740.88亿元,总负债2019.53亿元,净资产721.35亿元,资产负债率73.68%为历年来新高。


从2018年开始,紫光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就一直维持在70%以上、高居不下。


《小债看市》分析紫光集团债务结构发现,其主要以非流动负债为主,其中长期借款480.23亿元,应付债券534.79亿元,这两项负债规模非常庞大。


另外,紫光集团流动负债压力也不小,其中短期借款237.46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293.06亿元,也就是说其一年内的短期负债压力有530.52亿元。


因此总的来说,紫光集团的整体有息负债在1500亿以上。


截至2019年6月末,紫光集团账上货币资金仅有448.57亿元,较2018年年末下降16%。并且其中55亿为保证金等受限资金,因此可用资金不足400亿,这与其短期负债间的资金缺口较大,短期偿债压力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有息负债高企,紫光集团的财务费用也在不断攀升。


2019年上半年,紫光集团支付了高达43.36亿的利息费用,这比其四年来的利润总额还要高;2018年这一数字更高达75.45亿元。


2700亿“校企巨无霸”债券频繁异动,本月85亿将到期集中兑付

财务费用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并购和国际存储基地等项目投建,紫光集团投资性现金流大幅流出,尤其是2018年净流出额高达453.78亿元。


2700亿“校企巨无霸”债券频繁异动,本月85亿将到期集中兑付

投资性现金流


同时,频繁并购产生大量商誉,截至2019年6月末,紫光集团商誉已经高达542.51亿元,如未来业绩不达标其将面临巨额商誉减值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紫光集团筹资性现金流首现大幅流出,从2018年净流入443.85亿元到流出97.65亿元,银行借款明显下降。


近年来,为了补充流动性,紫光集团较依赖于发行债券,但是2019年其仅发行了两只公司债,共募集资金26亿元。


《小债看市》统计,紫光集团在外部融资上除了债券,历史上还有14次租赁融资,37次应收账款融资,6次定向增发,5次股权质押以及3次信托融资。


面对资金压力,紫光集团一直欲通过股权转让来缓解。2018年年末,控股股东清华控股就先后与苏州高新、海南联合、深投控等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和合作协议,但最终都因落地难道太大而不了了之。


后来又传出消息,紫光集团子公司展讯投资欲出售20%股权,同时拟通过增资募集不超过50亿人民币,目前股权转让和增资项目已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年末紫光集团还大手笔拿到海淀区一稀缺办公用地。


12月4日,紫光集团与“紫光系”其他几家公司组成联合体,66亿元竞得北京海淀区一办公地块,拟建设紫光全球智能科创总部。


因此,总的来说紫光集团负债高企,流动性吃紧。在同为“巨型校企”的方正集团违约被申请重整后,其资金链和兑付能力格外受到外界关注。


03

“中国最大校企”


紫光集团前身是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成立于1988年7月,1993年改组为清华紫光(集团)总公司。


1995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大学企业集团,成为和紫光并立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两年后,清华大学企业集团打包一系列公司取名清华同方并成功上市,这就是现在的同方股份(600100.SH)。


2700亿“校企巨无霸”债券频繁异动,本月85亿将到期集中兑付

同方股份股权结构


1997年,同方股份成了清华大学第一家上市公司,并且是中国第一家校办上市公司。


紫光起个大早,却赶个晚集。直到1999年,紫光才打包了名下扫描仪销售、软件、环境工程等等业务登陆资本市场,这就是紫光股份(000938.SZ)。


后来,清华大学校办企业规模越来越大,2003年成立了清华控股,把清华大学所有企业都整合了进去。


从此,中国最大的校办企业清华控股诞生了。


目前,清华控股总资产高达5184.24亿元,总负债3925.07亿元,资产负债率75.71%,旗下除了紫光系、同方系,还有被称为第三大资本派系的启迪系。


启迪系主要从事与科技相关的地产、金融、环保、教育等产业,针对不同投资领域先后成立了启迪科服、启迪科技城、启迪科技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等子公司。


2700亿“校企巨无霸”债券频繁异动,本月85亿将到期集中兑付


目前,紫光集团旗下上市平台有6家,包括4家A股和两家港股上市公司,分别是紫光股份(000938.SZ)、文一科技(600520.SH)、紫光学大(000526.SZ)、紫光国微(002049.SZ)、中芯国际(00981.HK)以及芯成科技(00365.HK)。


2019年,方正集团和紫光集团境外债同时出现异常波动。


2019年10月31日,紫光集团旗下2023年到期的美元债收益率大幅上行216BP,10月以来累计增幅335BP,创历史新低。


后来,紫光集团紧急发布声明称,境内外无违约事件发生,公司境内外现金充足、资金流动性稳健。同时,紫光集团校企身份不变,清华控股控股股东地位不变。


随后,方正集团暴雷出现实质性违约,今年又被北京银行申请重整,这一系列动作松动了市场的校企“信仰”。(作者微信:littlebond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