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全52号产品频频获配定增股 基金内部人“搭便车”参与定增引争议

金证券记者 张贺

再融资新规让定增市场重焕生机。在发行价8折、锁定期减半、放宽创业板门槛等利好刺激下,上市公司扎堆非公开发行。《金证券》记者不完全统计显示,从2月15日截至3月15日,这一个月时间,已经有近百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定增预案,在参与定增的神秘股东中,出现多家公募基金的身影。

火热市场的背后,亦引发一些担忧。在兴全基金专户负责人出资的专户产品频频获配定增股后,内部人出资的专户参与定增引发市场争议。

兴全52号产品频频获配

在目前已公布定增预案的上市公司股东名单中,兴全基金很活跃。

2月21日,中密控股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拟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978万股,发行价21.83元/股,募集资金不超过6.5亿元。兴全基金拟认购274.85万股,认购金额6000万元。拟参与认购的包括兴全有机增长、兴全商业模式、兴全合泰、兴全安泰平衡养老目标(FOF)以及兴全特定策略52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以下简称兴全52号产品)。3月13日,中密控股股价为25.67元。

3月7日,立思辰定增议案获临时股东大会通过,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1.27亿股,发行价为12.03元/股,拟认购金额超15亿元。兴全基金旗下9只公募基金以及1只专户产品组团参与认购,共认购股票数量2078.14万股,认购金额2.5亿元。其中,兴全52号产品认购74.81万股,认购金额900万元。3月13日,立思辰股价为17.59元。

3月12日,药石科技定增议案获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募资总额不超过6.5亿元,发行价为61.04元/股。兴全旗下共有10只基金和多只专户产品拟参与认购,发行完成后,兴全基金将成为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这其中同样出现了兴全52号产品的身影,其出资1400万元,认购约22.9万股。3月13日,中密控股股价为79.70元。

“兴全目前参与的几个定增股,质地都不错,在锁定期缩短、折价率提升的新规下,解禁后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比较大。”深圳一公募基金投研人士对《金证券》记者说,未来公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定增项目会不断增多。

特殊专户能否信息更完整?

兴全52号产品出现在目前兴全基金参与的全部定增产品中,引发市场争议。

在立思辰的定增预案中,《金证券》记者注意到这样的表述:兴全特定策略52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系兴全基金管理的专户产品,已于2020年1月10日完成备案手续,产品编码为SJP732,该资产管理计划由35名自然人认购,最终出资不包含任何杠杆融资结构化设计产品。

据悉,兴全52号产品是一只三年期专户产品,托管行是兴业银行,产品有35名持有人,其中包括陈锦泉、陈红等基金公司内部人士。资料显示,陈锦泉为兴全基金公司副总经理兼专户投资部总监,陈红为兴全基金专户部投资经理。

“基金公司内部员工尤其是专户负责人参与出资的专户产品,和公司其他公募产品一起参与定增,虽然监管部门没有明文禁止,但感觉有些不合适。”上述深圳公募基金人士对《金证券》记者说,再融资新规公布后,优质公司的定增股成了唐僧肉,各家机构都想分一杯羹,兴全52号产品屡屡获配自然会被议论,更何况是今年1月刚成立的新产品。“我理解,52号产品更像是激励性质的,有点像此前IPO的券商跟投,但保荐人跟投并不涉及公众股东,定增搭便车涉及众多股东和基金投资者。”

“基金公司内部如何分配定增额度?基金内部人成立的专户和公司旗下的公募产品间会否有利益冲突?是否会出现公募基金拉抬股价,为旗下特定专户维持股价的情况?” 上海某私募基金人士对记者说,多年前存在一些基金将浮盈高的项目多分配给利益关系人成立的专户产品现象,再融资新规颁布后,他很担心灰色操作重现。

熟悉定增业务的某券商负责人则对《金证券》记者表示,对于公募基金而言,监管非常严格,专户和公募相分离,相互哄抬是违规行为。再融资新政将定增参与者放宽到35人,参与机构众多,即便有资金在解禁时试图哄抬股价,操作起来也很困难。

但他建议,应严格规范基金公司内部人出资的专户产品与旗下公募同台竞技时的规则和信息披露,“兴全52号产品可以公布更加详细完整的信息”。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