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一院“龙虾哥哥”支援伊拉克,抗“疫”战场显担当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这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徐永昊在火线入党宣誓仪式上的一句宣言,从广州到西藏,从西藏回广东,再往返于广州、深圳、珠海等地会诊新冠肺炎危重症,又接到任务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派遣志愿专家团队直飞巴格达,他说,这半年来,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紧张、忙碌、刺激与挑战。

转眼间,中国专家组抵达伊拉克已经六天了,按照统一安排,徐永昊和同行的广医一院放射科主任医师陈淮主动承担起授课及培训的任务,开展疫情防控知识讲座课程,了解临床一线的情况等。“此次接受援外任务,我们必定竭尽所能,把中国经验带到世界防疫‘战场’上,不负国家的重托!”经历过非典、甲流、禽流感等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徐永昊拥有乐观、坚毅、迎难而上的品格,这让他有了超强的抗压能力与适应能力,彰显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与使命。

广医一院“龙虾哥哥”支援伊拉克,抗“疫”战场显担当

中国专家组成员徐永昊(前)进行模拟进入疫情污染区防护服穿戴演练。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千里马”遇“伯乐”

高中毕业以后,从小就立志要当一名医生的徐永昊终于得偿所愿,成为广州医科大学的一名医学生,除了更加刻苦学习钻研之外,他在平日里特别喜欢挑战新事物。在见习期间,他对重症医学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与热情,“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不仅要‘全能’,掌握更多的技术,而且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挑战很多的‘不可能’去挽救生命。”徐永昊说,他觉得重症医学科是一个“产生奇迹”的地方,这深深地吸引着他。当得知学校新成立了一个ICU专业方向班的时候,徐永昊义无反顾地报了名。

2003年初,非典肆虐,读大五的徐永昊正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实习,而这里正是抗击非典的主战场,他亲眼目睹了在疫情面前,医务人员无私奉献的精神。“那时候,我们收治的都是最危重的非典患者,看着老师们忘我的工作,我真的被震撼、被感染到了。”徐永昊回忆,尽管看到很多医务人员因为被感染而倒下了,年轻气盛的他难免心里也会有一点点的担心,但是看到在“最危险”的重症监护病房里,包括他的“偶像”钟南山院士在内的一众医护人员没有恐慌、没有紧张,而是非常淡定有序地忙碌着,“老师们都不怕,我还怕什么?”

广医一院“龙虾哥哥”支援伊拉克,抗“疫”战场显担当

就这样,徐永昊干起活来更加有底气和勇气了,虽然是学生,很多复杂的操作都“轮不到”他上场,但每当有抢救或者大操作的时候,他都会积极参与跟着进隔离病房,一边认真看、用心记、仔细学,一边当好老师们的“助手”,他说,当时ICU里的“四大猛将”刘晓青、徐远达、何为群、陈思蓓都让他崇拜不已,“他们没有把这些病人区别对待,每一项体察都做的非常仔细,包括最危险的气管镜操作,只要对病人有好处,大家都尽心尽力去做。”徐永昊默默记住了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这也为他日后在重症医学领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徐永昊的踏实、肯干、“傻大胆儿”给带教老师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特别是学科带头人黎毅敏教授“看中”了他,“非常感激黎老师,他对我有知遇之恩。”徐永昊结束了实习期,回到学校之后也按部就班地参加了研究生的考试,并且顺利地收到了基础生理学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但是他依旧对重症医学念念不忘,困惑之时,他拨通了黎毅敏教授的电话,“当时黎老师跟我说,来ICU吧,一句话点亮了我,带我走上了ICU这条道路。”在“伯乐”的指引下,这匹“千里马”成长了起来。

甲流小妹妹心目中的“龙虾哥哥”

2008年,甲流爆发,当时已经是住院总的徐永昊几乎天天待在医院里面,这是他正式成为ICU医生之后遇到的第一件“大事”。让徐永昊印象最深的是救治一个13岁的甲流小女孩,“小女孩的情况非常重,已经做了气管切开上了呼吸机,还有严重的继发感染、双侧气胸,我们守她守了好久。”经过几次大抢救,小女孩才得以转危为安,然而当她逐渐清醒有了意识之后,开始出现非常的紧张和恐惧,为了安抚小女孩,徐永昊经常到床边跟小女孩聊天,哄她开心,告诉小女孩等病好了给她买龙虾吃,从此,他就成了小女孩的“龙虾哥哥”,每次徐永昊过来查房,她都会很开心的说:“龙虾哥哥来了。”

广医一院“龙虾哥哥”支援伊拉克,抗“疫”战场显担当

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小女孩慢慢康复了,在出院前,小女孩有个特殊的请求,希望能看一看“龙虾哥哥”真正的样子,徐永昊说,虽然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但是这也让他亲身体会到了黎毅敏教授经常提到的 “医学人文”的内涵,“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这不只是教科书中的文字,在现实中,有着难以言喻的力量。”

迎战甲流之后,徐永昊深刻认识到在这种突发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时,更加体现了呼吸重症的重要性,看着一个个危重症病人得到成功救治后,强大的成就感不断推动着他进步。

也正是2008年开始,广医一院重症医学科成功实施第一例体外膜肺(ECMO)抢救患者,徐永昊参与了整个过程,对ECMO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开始ECMO主要用于心外科或者体外循环,国内真正用于呼吸领域还十分少见。”徐永昊说,他开始学习ECMO的技术要领,“我们黎老师、刘主任等都是ECMO方面的专家,在我学习过程中他们给了我很多的帮助。”

徐永昊对新技术的“痴狂”与“热爱”是从他毕业就开始的,在工作的第一年,为了研究呼吸机,他白天工作,晚上就待在医院拿着模拟肺和呼吸机的各种管路,自己一边看说明书、一边琢磨试着去调试,然后结合管理病人的实际工作中,通过关注细节不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进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广医一院“龙虾哥哥”支援伊拉克,抗“疫”战场显担当

在之后的H7N9、H5N6人感染禽流感救治工作中,在钟南山院士、黎毅敏教授的带领下,每一次疫情来临时,徐永昊都会冲在第一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希望做一艘“冲锋艇”,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徐永昊一边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硕士、博士的学习与深造,并在加拿大多伦多St Michael 医院进修一年,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生命支持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2019年6月,作为第九批援藏干部的徐永昊前往西藏林芝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帮扶工作,去年底,他郑重写下了入党申请书,他说:“看到身边很多优秀的共产党员平凡而真实的为民服务的故事,深受触动,也希望自己能够早日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经历过非典、甲流、禽流感的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徐永昊预感到很可能需要回广州参加一线抗“疫”工作。他取消春节探亲假,立即带领林芝人民医院ICU团队开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工作,提高全员面对疫情、处理相应患者的能力,为当地应对疫情搭建起一道防御“屏障”。

广医一院“龙虾哥哥”支援伊拉克,抗“疫”战场显担当

在得知广东疫情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徐永昊主动与自己的老师——黎毅敏教授申请,希望回到进行支援,“当时西藏还没有出现确诊或者疑似病例,而且我已经做好了相关的培训与部署工作,希望先回广东支援,如果西藏有需要,我也随时准备返回。”

徐永昊虽然年轻,但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血流动力学监测、体外膜肺的临床应用方面有丰富经验。2008年至今参与ICU危重患者ECMO支持超过一百例,是医院ECMO团队的骨干,多次参与省内外重症流感呼衰患者的会诊和抢救。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省市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单位,急需经验丰富的ECMO专家,徐永昊的想法得到钟南山院士的支持,经过省里的协调之后,大年初一,他飞回了广州,第二天便接到任务,赶赴珠海进行新冠肺炎危重病人的会诊工作。

广医一院“龙虾哥哥”支援伊拉克,抗“疫”战场显担当

从那一刻开始,徐永昊就正式投入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工作中,并且一干就是一个多月。为了尽量保护自己的家人不要因为他而受到感染,他搬到医院统一安排的医务人员临时住所,家里两个孩子托付给老人和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太太以前也是ICU的护士,她非常理解和支持我的工作。”徐永昊说,正是有了家人的支持,才能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工作。

在抗击疫情的这一个多月里,徐永昊先后五次奔赴珠海、深圳等地进行会诊,参加省卫建委组织的钟南山院士团队远程会诊视频。“临床当中我们发现,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染性比较强,对肺部的损伤、对病人的免疫状态的打击都是比较严重的。”徐永昊说,这些危重症患者转过来的时候通常都会合并多重感染,免疫状态不好,而且年纪比较大,有很多基础疾病,有的合并多脏器功能的衰竭,这就大大增加了救治的难度。

广医一院“龙虾哥哥”支援伊拉克,抗“疫”战场显担当

每次参加完钟南山院士的会诊之后,徐永昊感觉都像是经历了一场“洗礼”,思路瞬间清醒了很多,“钟院士虽然已经是呼吸领域的大家,但是他依旧非常细心,他教导我们既要从宏观综合评估,也要关注细节,会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徐永昊说,如果钟院士是“四两拨千斤”,那么黎毅敏教授的“反向思维”则是鉴别诊断的突破口,“我们的惯性思维是证明这个策略的可行性,而黎老师则教导我们可以反过来思考,去证明其他策略的不可行。”

徐永昊深得这两位呼吸重症领域专家的言传身教,使他在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工作中不断获得启发。在他主管的4个危重症病例中,已经有两例明显好转,顺利拔除气管插管,“还有两例是难啃的硬骨头,非常难,但是我们都不会放弃。”徐永昊在准备出发前往伊拉克参加国际支援的前一天,他还继续参加广东远程医疗工作,与钟南山院士、黎毅敏教授、刘晓青主任等一同为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指导优化治疗方案。

广医一院“龙虾哥哥”支援伊拉克,抗“疫”战场显担当

此次报名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派遣志愿专家团队援助伊拉克疫情防控工作,这对于年轻的徐永昊来说,也是一次非常大的考验。“毕竟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家人很担心,但是都非常支持我的决定。”他说,这并不是伟大,而是职责所在,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生,就要听党指挥、跟党走,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是‘战场’,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初心与使命!”

广医一院“龙虾哥哥”支援伊拉克,抗“疫”战场显担当

3月11日,在伊拉克巴格达,中国专家组进行视频防疫指导工作。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