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臣李鑾宣之三——追懷篇(圍窯軼事)

“圍窯”軼事

李玉生

汾水湯湯,天柱蒼蒼。一條大河,一座高山,構築了靜樂文化精神的血脈和脊樑。千百年來,靜樂就飽承這山川秀美之靈氣,汾碾毓奇之潤澤,打造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勳賢宿儒,志士仁人。三華天寶,人傑地靈。

據史書記載,早在明洪武年間,靜樂就有擇善之石文繡,婁煩之王希曾兩位進士分別作過當朝監察御史、都察院副都御史。到了清代,靜樂這塊皇天厚土上更是人才輩出勳賢濟濟。其中五家莊李氏一門最為顯著。李之檀、李之鏵、李恂、李暲、李鑾宣、李謹度等一家四代先後在朝為官,且個個政績卓著,聲譽斐然。“家世數傳皆清白吏。”特別是李鑾宣其人,一生為官三十餘載,剛直不阿、清正廉潔,率直為民,憐憫疾苦,被世人傳為佳話。其累官至按察使、布政使、巡撫等要職,又曾做過景山官學教習,教授過包括皇室子孫在內的八旗學子。傳說乾隆皇帝也曾向他請教過書法,所以鄉人尊稱其為“龍大人”。

龍大人家祖籍安徽省鳳陽縣土地塔村。明太祖初年。朝廷對從軍有功軍士分守沿海邊陲要地,當時其始祖茂欽公正於寧化守禦所從軍,且頗有功績。故而獲准於是時攜全家定居於靜樂之城內。初卜居於寺坡底下(岑山下)。由於家丁繁衍,家道富足,在城內擁有一條繁華的商業街,被時人稱之為“坡底李家”。其六世祖道長公李生陽被時人尊為“岑山先生”。至今原工商銀行右側院內還遺有龍大人家磚窯洞三孔。雖歷經六百多年滄桑鉅變,數易其主,飽經風霜,仍完好無損,不失龍大人家當年殷實之風采。其家以耕讀仕宦在城內傳“十有一世”,即至龍大人高祖李室時,明末農民起義暴發。1644年,起義軍越過黃河,佔領靜樂後,開始劫富濟貧。凡明廷官宦、富庶無一倖免。當時的龍大人家人丁興旺,富甲一方,自然為在劫之列。故龍大人家毀於戰火,商業街罹災延爇,被劫殆盡。家道敗落後,龍大人兩位高祖母率眾舉家北遷至二十五里外的五家莊坡上定居。

一代名臣李鑾宣之三——追懷篇(圍窯軼事)

遷居五家莊後,龍大人家遵“勤於農耕,精於學業”之祖訓,迅速開始重振家業。僱傭村中雜姓在東山塽坡上因地制宜,建造青磚窯洞三排,築有三十六級臺階互相聯通。據傳,築三十六級臺階寓意為“三十六計走為上”警示後人牢記舉家搬遷之苦及生存大計。由於窯洞依山勢而建,一排高似一排,院落自然呈長條形,又不太寬敞,時人稱之為 “條條院”。正如“記所稱穴居野處,詩所詠陶復陶穴。”“山下有田一區,有地數畝”,供“家丁棲息勞作”。

由於李家先進的生產方式和良好的文化素養的傳承,經過一番艱辛的努力,龍大人家一躍成為五家莊之首富。傳到龍大人之祖父輩,子孫繁衍,山上人滿為患,只好根據其高祖母當年“攜兒往場上看獲麥”時說的“異日子孫繁衍,又於此構屋居之,則荷天佑矣”之“祈禱冀幸之詞”,在原打麥場上“別建堡作宅”,以緩解住宿緊張之局面。

一代名臣李鑾宣之三——追懷篇(圍窯軼事)

據龍大人伯祖李恂於乾隆十二年(1747)著《興堡記》載,新建住宅於清康熙六十年辛丑(1721)開始:“經度鳩工”“凡二十餘年”“陸續建成”。今天,只要你去五家莊一看,便可知此處建築耗資之巨大,工程之浩繁,龍大人家實力之雄厚。新建住宅分內外兩院。內院為青磚結構之窯洞,分東西兩排。東排窯洞十孔,“皆西向”。北五孔為龍大人伯祖李恂所有,人稱“北院”。南五孔為龍大人祖父李暲“宦臣歸息之地”人稱“後南院”。西排窯洞五孔,東向,傳說為李德宏先人所建,此院稱之為“前南院”。可惜這五孔窯洞已被糧站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拆除,改建成糧油門市。我們再也見不到前南院的原貌了。在興建時,窯洞頂上皆蓋有木樓,與下層窯洞間數相同。木樓雕樑畫棟,飛簷翹角,青磚綠瓦,吻獸相拔。“閒暇登樓眺望,田疇錯落,列岫蒼青,與汾水一線映帶前後左右。而夕陽西下,牧笛橫吹,牛羊斜徑,騾馬特特,與人聲謳啞相雜。既賞風物之幽,復備農家之樂,因顏其曰‘目耕’”。這處建築“門堂寢廡畢備,”“前後列門,迥視之如堵”,“外有園,列亭閣,植花木”,集傳統文化,民族風格,建築藝術於一身,“門閭之上烏頭綽楔,過者起敬“。好不氣派!上世紀五十年代,還在此樓上作過小學呢!

一代名臣李鑾宣之三——追懷篇(圍窯軼事)

外院也稱“圍窯”,為磚石結構之窯洞。即以青磚碹窯筒,外以石頭砌之,“以圓其頂”,環內院而建。“東西二十四孔,南北四十八孔”。北窯中間留有門,門外側有專為周、邸兩恭人修建的“雙節石坊(石牌樓)”。兩恭人為龍大人之高祖母。其高祖李室辭世時,周氏二十八歲;邸氏二十八歲。兩恭人“同心矢節”撫孤,“纖嗇治生、甘粗糲,衣補綻,躬率藏獲操作”四十年。“一生勤苦清白之操己,”而感動聖上。為表其貞節,於“康熙三十八年(1699)申報節,“五十八年(1719)下旨修建。”此處建築,雖說是磚石結構,但遠遠看上去墩墩實,方方正正,宛若一座堅固而不可摧的城堡。起初“命名為興堡,取興復先人遺緒之意。”後人稱之為石窯院,或稱九十九眼窯院。說到此,筆者想到了江南的“圍樓”。明清時期,與晉商齊名的徽商發達。他們所到之處,都建有自己的特殊宅第“圍樓”,特別是在閩西一帶這種建築居多。圍樓裡可居住上百戶甚至幾百戶自家族眾,與我們現在看到的五家莊圍窯極為相似,只不過在建築材料上有所區別。徽商圍樓多用竹木修建,而五家莊圍窯卻用磚石壘砌,這是由於資源與地域而異也。再說,龍大人家本籍安徽,其曾祖、伯祖、祖父又曾在高郵州、太平府、池州府、淮安府、長陽縣“歷仕江南”,“巾詹帷所至,習見四方習俗”,而五家莊圍窯卻又是在李鑾宣兩位祖父李恂、李暲時所建造而成,所以我們可以斷定,在修建五家莊圍窯時,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江南習俗的影響,特別是徽商文化的影響。故而借鑑了圍樓的建築形式,把江南的建築文化與北方的建築藝術經過加工改造融為一體,使整個建築輪廓整齊清晰,線條豪放協調。窯簷精美的磚雕明快醒目,使南北建築文化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顯示了淳樸敦厚的風土人情。這樣的建築在北方是很少見的。走進這座建築好似走進了跨越時空的遂道,排排窯洞整整齊齊地擺成了方陣,內院外院錯落有致,舉頭 上望樓、廳、堂、閣富麗堂皇,引領著人們急不可待地想上去一觀。所以它可賞,可居,可遊,充分體現了人文之美,建築之美,自然之美的有機結合。居住其間,讓人有一種安寧、迷濛的感覺。“興堡新居介兩山間,汾水湯湯,從北貫注。築屋汾東,高山迴環。清流映帶,境地亦幽靜可樂。”

由於江南先進文化的影響,促成了五家莊文化的發展不斷走向成熟。尤其是建築文化,把文化與建築融為一體,寄文化於建築之中,寓建築以文化之內涵。不僅展示了古建築的精湛,更造就了五家莊深厚的文化積澱。

緊靠石窯院西窯外牆還有一處五孔窯洞的建築,人稱“西院”。相傳此院為龍大人宅第。窯頂上建有木樓五間,供子孫學習藏書之用。此處建築龍大人先人稱之為“玉芝堂”。傳到其祖父李暲時改稱“燕詒堂”,取“詒厥孫謀,以燕翼子”之意,以期“子孫世世居此,以讀以耕,務本力業,垂緒無窮”。傳說在此院居住的李暲,某日夜夢鳳凰降至屋脊, 蹄叫悽苦亟待救助。夢醒後,李暲披衣出門察看,見一少女正在大門洞石鼓旁半睡半醒地蹲著。李暲便將此女帶回屋,扶上炕頭。經詢問得知,此女為興縣孫揚淦之千金。緣事家敗,逃難於此。李暲當即決定收留此義女。待此女長大成人後,與其次子李學夫(龍大人之父)拜堂成親做了夫妻。龍大人便是此女所生。龍大人出生時天氣突變,風大雨急,阻斷了路人。恰逢寧武和保德兩縣知縣及其隨從急赴太原府當差,中途遇雨避於李家大門洞內。當聽到嬰兒啼哭聲時,其中一官員不禁連連稱 “此子將來一定是個大人物,剛出生就得縣官站門崗”。這個美好的傳說給西院增加了許多神秘的色彩。

後來龍大人果然天資明敏,刻苦自勵,十歲應童子試;十三歲考取秀才;十四歲食廩;十八歲肄業晉陽書院;二十二歲中舉並考取景山官學教習;三十二歲中進士。以後仕途暢達,官至雲南巡撫,不但為官清正,體恤民情,而且文采橫溢,長於吟詠,有《堅白石齋詩集》聞名於世。

自龍大人中進士後,西院的大門做了重新改建,修造的非常氣派,兩堵壁牆磨磚接縫,歇山蓋頂,五脊六獸,抖拱嚴立,飛簷翹角,筒瓦上蓋,螭吻相望。門額懸掛著御賜“進士第”大牌匾。門口兩側立有一對石獅,門墩左右立有石鼓,石鼓上鐫刻著麒麟送子圖案。門前甬路南有很大一幢精製砌心大隱壁,將院子遮了個嚴嚴實實,整座建築森嚴壁壘,充滿神秘幽邃之感。

封建社會一貫效法儒學,要求人們特別是士宦,上要效忠朝廷,下要孝順父母,為人處世知禮法訓,為官做事忠腸正直,通情達理。日益昌盛的李氏家族既是耕讀世家,又是士宦之家。他們自然懂得禮儀教育的重要。於是為其子孫開闢了專門場所演禮習儀,讓孩子們從小接受禮儀的薰陶。現存東山角下的“演禮溝”遺址,就是龍大人家專門用於教授和學習禮儀的地方。“演禮溝”坐北向南,場地平整寬闊,靠北崖有兩眼土窯洞,修葺的乾乾淨淨。洞內設有香案供桌,跪墊地毯。每到演禮學儀時,演禮先生喊著成套的口決,做著示範動作。學習者依著先生的抬手動腳認認真真地演習三頭六拜;三跪九叩;四頭八拜等朝見、紅白事、普通人事交往之禮儀,直到學會為止。相傳演禮溝北側有一座五道廟,龍大人學禮路過此廟時,五道神便從寶座上站起來頂禮膜拜,笑容可掬地迎接龍大人的到來。有知道此事的人傳言說:龍大人將來必成大器,不然五道神怎麼能親自下站參拜迎接呢?後來果然應了此人吉言,龍大人高中及第後受到朝廷重用,且“每大計得卓異”。

據龍大人十世祖李藹然於明崇禎七年(1634)六月著《重修磚堡記》裡載,五家莊村南口原來有一座磚堡。在當時“靜地密而邊陲,”是龍大人八世祖肇夫、眷夫為防“人畜每為虜賊剽掠”於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建置堡樓”,並“護以高垣,扦以湥池”。“後不幸天啟四年(1624)罹災,回祿延爇幾盡”。十世祖藹然、弘然兄弟倆於明崇禎七年六月組織族人增慶等“重為修整”,“築基近丈,上建列廈房……”並將房屋分與各家常駐守護。由於年代久遠,磚堡遺蹟早已不復存在。但居住在這裡的守護者後人興旺發達,在此處長期定居。“磚堡”這個專用名也成了五家莊一個專門的小村名一直流傳至今。

自李家遷居五家莊後,不但修建了自家宅院住處,而且還陸續修建或改建了一系列公益設施。諸如南閣、北閣;村東南的龍王廟,村西的石竺寺、村中央的文昌閣、和樂園、村西北的跑馬場等一批寺院、廟宇、遊樂場所,供村民燒香拜佛,祈求富貴平安及娛樂、集社、集會。李家還在村西開闢了大片菜地,挖掘了可供八架轆轤同時汲水的大口井澆灌菜畦。並責成專人專戶生產蔬菜,負責供給李家及民眾的吃菜所需。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制度的更迭,寺院、廟宇拆除了,大口井被填埋了,遊樂場所無影無蹤了,留下的只是一代又一代人艱苦奮鬥的足跡,看到的是嵌在圍窯石縫裡被風化的喜怒哀樂。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是推動社會進步與發展的最簡單的道理。龍大人家深深懂得這一發展觀。於是便在石窯院北門(石牌樓)對面空地上建起了油酒缸房,起名叫“廣勝榮”。據傳,“廣勝榮”雖 說是一座手工作坊,但其生產規模很大。生產的油、酒、醬、醋可供周邊許多村莊老百姓的需求。五家莊十字街東北角是李氏家的七間商業鋪面,叫“三義全”。當初的“三義全”買賣興隆,門庭若市。每逢集社集會更是周邊地區集市貿易、商賈雲集的中心點。據老人們講,李氏家還在靜樂城內開了一處鋪面叫“福和榮”,現在遺蹟無考。不能贅述其詳。由此可見,當時的五家莊是設施完善,功能齊全,一派興旺發達的繁榮景象,是靜樂縣為數不多的發達村莊之一。

龍大人家是封建禮教的忠實執行者。子孫都以上諭十六條嚴格要求自己,而且把“務學力農”當作頭等大事。“士為四民之首,農惟本業是敦,均足不墜家聲”。正因如此,龍大人家家族興旺、人才輩出,耕讀為樂,詩書傳家。從其四世祖大用公李文林開始,歷代都有傑出人才出世。“雖無高爵顯秩,而簪纓不絕。”從明朝傳至今六百四十餘年來, “文物衣冠相續”,從未間斷過士宦之途。據不完全統計,“在膠庠者恆不下數百人”之多。龍大人曾祖含香麼守之檀,順治丙申廩貢生出身,曾任長子縣教諭,升四川珙縣知縣後擢任揚州府高郵州知州,“崇祀名宦鄉賢”。伯祖納如公李恂,康熙己未年歲貢生出身,曾任湖廣荊州府長陽縣知縣。祖父鑑溪公李暲,康熙癸已科第四十三名舉人,曾任福建汀州府 淮南儀所監製同知。護理兩淮鹽運使司,江南太平府知府、池州府知府;淮安府知府等職。侄子李謹度(後為龍大人嗣子)出身廕生,先授湖北鶴峰知州,後調任四川漢州知州……其族人近千,個個效法先人以耕以讀永不懈怠。他們輩輩相傳約束著子子孫孫做人,做事,求學,就職,為五家莊奠定了厚重的文化底蘊。正因如此,五家莊又被世人尊稱為“文風圪洞”,致使五家莊由一個地理概念逐漸演化為一個歷史、文化、思想概念。

如今,五家莊以其悠久燦爛的傳統文化,龍大人家的儒雅之氣,精湛超群的徽派民居,樸實淳美的民俗風情,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創建文明的不懈努力,在靜樂獨樹一幟,昭示著世人。它是一部包涵了六百餘年約神奇風采與無窮魅力的歷史教科書,引領著後人開拓進取,勇往直前。

2004年6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