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安全的活下去,华为在智能终端软、硬核心领域所做的努力

一、概述

只动嘴皮子不舍得研发投入的高科技企业,注定是不安全的,最终也只能成为匆匆过客。

为了能安全地活下去,华为在智能终端软、硬件核心领域投入了大量时间、人为和物力,进行了艰苦而卓有成效的努力。概括如下:

为了能安全的活下去,华为在智能终端软、硬核心领域所做的努力

二、华为在智能终端软、硬件核心领域的努力

1.加强硬件核心——麒麟SOC芯片的优势

华为海思麒麟是面向智能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等)的SOC芯片,实力不凡,主要竞争对手是苹果、三星和高通,其次还有联发科和紫光展锐。苹果作为一个封闭帝国,目前并非华为的直接竞争对手。三星研发实力不济,华为并没把其放在眼里。高通实力最强,是目前(2020年)华为最直接的挑战对象和竞争对手。联发科和紫光展锐是内部竞争者,鉴于华为对外不对内的优秀传统,注定了华为不会与联发科和紫光展锐之间产生什么争执。

为了能安全的活下去,华为在智能终端软、硬核心领域所做的努力

2.防范谷歌ANDROID的强势

ANDROID最初的策略是先让你免费使用,养成习惯后再让你为习惯买单。这不禁让人想起2018年谷歌收取欧盟专利费的事:在欧盟销售的所有安卓终端,都必须缴纳40美元/台的授权费,至此结束了安卓的免费时代。

ANDROID在欧美拥有强大的软件生态和庞大的用户群。谷歌的强势,源于ANDROID的不可替代。我的系统我做主——谷歌要求所有安卓手机厂商必须在2020年1月31日前,完成安卓10的升级认证工作,否则将被禁止使用。

为了能安全的活下去,华为在智能终端软、硬核心领域所做的努力

3.构建软件核心——鸿蒙生态

华为的快速崛起使美倍感焦虑,被美列入实体清单——终止对华为的软件授权,致使华为在智能终端软件生态领域,被迫实施绝地反击:①抛弃谷歌GMS,在手机中预装华为HMS服务——构建自己的HMS生态;②抛弃安卓,在智慧屏中预装鸿蒙OS,构建自己的鸿蒙OS生态——争取“不到三年,使鸿蒙成为可媲美IOS的智能终端系统”(任老板语)。

华为鸿蒙是一个微内核、分布式操作系统,其本身的研发不算太难,但它的生态构建却很难。

为了能安全的活下去,华为在智能终端软、硬核心领域所做的努力

三、总结

综上可知:华为在麒麟SOC芯片领域,已不惧美帝的任何制裁和打压,但在鸿蒙生态领域还有待继续努力。华为之所以要执意研发鸿蒙,就是因为鸿蒙的自主可控性和不可替代性——正所谓:拥有自主可控的核心术不一定安全,但没有自主可控的核心术就一定不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