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借勢調整逐步入場,淨值變化透露買入步伐,多隻“爆款”建倉積極

財聯社(北京,記者 黎旅嘉)訊,近期外圍市場重挫,A股市場也受波及產生較大波動,不過這卻並未影響新發基金的“火爆”。一方面,截至3月13日,今年以來公募基金髮行總份額已經達到4089億元,遠超歷史上各年一季度的發行規模水平。另一方面,A股對海外風險波動的反應逐步鈍化,從部分新發基金的淨值來看,近期A股的調整給新基金建倉帶來了機會。

事實上,據財聯社記者瞭解,就在A股週五的調整中,就有新近成立的基金選擇了入場。最新公佈的基金淨值數據也顯示,2月中旬以後成立的睿遠均衡價值、廣發價值優勢、平安匠心優選等募集規模較大的新基金也利用市場調整機會,開始積極建倉,淨值出現明顯波動。

“對於新基金而言,近期的調整行情顯然比前期的強勁上漲更利於建倉,這段時間既要‘敢買’,也要掌握好節奏。”一位新基金基金經理表示,他先買了10%-20%的倉位,後續會根據外圍疫情的演進情況等影響因素在節奏方面再做調整。如果海外疫情得到較快控制,那麼建倉節奏將會加快。

部分新發基金已入場

2020年以來,公募基金持續“火爆”。今年以來截至3月13日,基金髮行總金額已達到4089億元,遠超歷史上各年一季度的發行規模水平。而在“搶購”熱潮逐漸退去後,當下新發基金的建倉動態成為市場關注的話題之一。一般而言,3個月的建倉期內,基金經理可以自由安排建倉節奏。從新發基金的發行週期來看,當前已進入新發基金的建倉密集期。

數據顯示,春節後行情波動較為劇烈,自2月3日以來雖然滬指區間跌幅為2.99%,但振幅卻達到13.07%,可謂“多空交織”,那麼新發基金是否又利用這段期間進行了佈局呢?

最新基金淨值顯示,雖尚未披露倉位數據,但從產品的淨值數據看,年初以來成立的廣發科技先鋒、萬家科技創新、交銀內核驅動和銀華科技創新、睿遠均衡價值等及時把握住市場調整機會,已開始積極建倉,淨值出現明顯波動。截至3月13日,去年股基冠軍劉格菘掌舵的廣發科技先鋒混合,自1月22日成立以來淨值漲幅已近10%。

如果說2月3日的“黃金坑”賦予了1月成立的新基金以絕佳的入場機會,對於2月以來尤其是2月中旬以後成立的新基金而言,建倉節奏的把握難度無疑增高不少。2月下旬以來,受到外圍市場拖累,A股市場雖然展現出了相當的“韌性”,但也處於震盪調整態勢。而海外市場的驚濤駭浪幾起幾落,尚未有平息的跡象。在這樣的環境中,建倉擇時成為考驗基金經理的一門功課。

本週的淨值數據也顯示,並非所有“爆款”基金經理都大舉建倉。2月中旬以後成立的規模較大的新基金,淨值變化明顯不一。

新基金借势调整逐步入场,净值变化透露买入步伐,多只“爆款”建仓积极

一日“吸金”逾千億的睿遠均衡價值三年持有混合,成立於2月21日,最新淨值0.9778元,淨值跌2.23%。值得一提的是,在2月底,睿遠均衡價值的淨值開始波動,3月6日,該基金淨值一度報收1.0137元,顯示其在市場震盪中也已有所行動。

而同一天成立的易方達研究精選基金,其最新淨值報0.9920,從該基金淨值變化來看,近期A股的調整對其影響不大,可見倉位提高的速度相對更平緩。

業內人士認為,建倉時點和佈局方向不同,是造成當前新基金業績出現差異的重要原因。相較而言,不少當前業績表現較好的新發基金整體漲幅最大的階段為節後的首輪反彈,不少基金利用了春節假期後首個交易日的大跌進行佈局和提高倉位。而新發基金中相對錶現較好的廣發科技先鋒混合階段淨值高點亦出現在節後首輪反彈高點的2月25日。

短期方向側重內需,精選科技細分資產

“疫情在海外持續蔓延,導致境外市場波動加劇,A股市場也受到了一定的牽連和擾動,前期漲勢較好的部分板塊也出現了調整,對基金淨值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衝擊。但現階段A股反映的是自身產業的趨勢邏輯,無需太擔心海外市場的影響以及短期的市場調整。對今年資產配置的想法保持不變,依然將尋找景氣度比較高的細分資產進行配置。”廣發基金經理劉格菘表示。

對於新基金的建倉方向,在海外疫情仍在蔓延的當下,有基金經理透露,仍以消費、醫藥等內需類標的為主,科技中則優選“新基建”相關的5G基站、數據中心等。

不過,站在較長的時間維度,不少基金經理認為,科技成長主線仍然將趨勢向上。一位新任基金經理指出,市場出現波動是買入機會,只要個股進入買入區間肯定會下手,快速完成建倉也可以接受。事實上,科技股投資本身就是高收益、高波動,但只要買入那些具備長期景氣空間、有核心競爭力、估值相對合理的企業,對股價長期走勢就不用太擔心。

建信基金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姚錦也強調,儘管市場短期存在波動,但長期看國內的科技週期定會到來,市場調整給科技成長板塊的優質個股帶來更好的佈局機會。

不過,創金合信科技成長基金經理周志敏則認為,當前疫情發展情況和各國的應對措施需要緊密跟蹤,預計全球主要央行會加快寬貨幣政策步伐。短期看,海外疫情擴散疊加全球寬鬆預期,多空因素交織,市場或仍處於高波動狀態。“在海外疫情沒有明顯得到控制情況下,市場風險偏好還是會相對前期下行,大資金可能會向確定性更強、資質更好的優質公司集中。建議避免長期邏輯不夠強大、短期邏輯受損的標的,關注長期邏輯不變、短期因市場風險下跌的標的”。

北京一位基金經理也持有相似觀點。其表示,“節後市場最主流的科技板塊漲速太快,風險不斷積累,出於安全考量已對這類標的進行一定程度調倉。目前不必急匆匆入場,在適當的時候買入估值合理的好公司更為重要。對於新基金來說,未來一段時間內,建倉時點的選擇及能否抓取“性價比”更高的優質公司,將成為新基金建倉成功的關鍵。”

事實上,在市場震盪加劇背景下,由於主線漸趨模糊,針對下一階段市場的演繹,多位基金經理強調從確定性角度出發,首先前期強勢個股在業績層面需要驗證,這關係到科技股等後期的走勢;其次業績確定性支撐下的機會將成為市場資金關注的熱點。因而在市場風格切換的當下,不妨淡化風格、主題、行業等角度,而聚焦到上市公司業績,長期來看,業績持續穩定成長的上市公司將體現其優勢,投資者也能從中獲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