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戰略上的高明,戰術上的短板,導致了劉備東征的失敗

221年秋,稱帝才三個月的劉備起兵東征孫權,次年夏,蜀軍在湖北夷陵被吳將陸遜打敗,這就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的夷陵之戰。夷陵之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一次成功的戰略防禦反擊戰例,戰爭以吳勝蜀敗而告終,幾乎破壞了“聯吳抗曹”的戰略。

此戰之後,蜀漢國力被削弱,孫吳得以佔據長江而進一步鞏固統治,吳蜀雙方力量也實現基本平衡。在來自曹魏的共同壓力下,雙方摒棄前嫌重修盟約,從而凝聚出能與曹魏基本保持平衡的力量,三足鼎立局面得以穩定下來。

因此,夷陵之戰被普遍認可為完成三分鼎立的關鍵之戰。

夷陵之戰:戰略上的高明,戰術上的短板,導致了劉備東征的失敗

劉備為什麼要東征?

當孫權偷襲關羽成功後,劉備是否還有必要爭回荊州,從當時蜀漢形勢和三方競爭格局來看,理智的回答無疑是否。

當時的荊州位於三分勢力的交界中心,雖然位置重要,但是不利於大軍出戰,是應該竭力避開的是非之地。如果用大軍取回荊州,勢必必成魏吳的共敵。

劉備樹立形象、聚集人才的口號是“興復漢室”,在當時曹丕新稱帝的背景下,先伐曹魏才是正確的政治選擇。但是如果先與孫吳開戰,則不利於劉備維護他的正統形象。

這些原因,作為一代英雄人物的劉備不會想不到。因此,劉備最終選擇東征,必定還有他更重要的理由。

夷陵之戰:戰略上的高明,戰術上的短板,導致了劉備東征的失敗

1.劉備必須履行的信義

劉備出身於沒落宗室,身份卑微,當漢末亂世之際,他賴以成就事業的重要素質之一便是信義。信義對劉備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他對於關羽的死就必須有所交待。如果劉備以蜀漢的社稷大義放棄為關羽報仇,則是對他信義的否定,是對他一生為人根本的否定。

此外,劉備稱帝時已然六十出頭,若要在其有生之年恢復漢室,無人能夠保證。然而為關羽復仇,只要興師交兵,就算完成,並不管功成與否,劉備只要做了就算有了交代,他的信義就有了“善始善終”的表達。

夷陵之戰:戰略上的高明,戰術上的短板,導致了劉備東征的失敗

2.荊州士人支持東征

荊州士人是劉備集團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在蜀漢統治集團中位於特權集團、主導集團的地位,在劉備東征行動中,荊州士人是非常支持的。這不難理解,因為荊州的喪失對他們來說,失去的首先是自己的故土,其次還意味著家和國的分離。劉備入蜀時帶有一支荊州兵,他們也處在相同的境地。

而且由於孫權得荊州未久,在蜀漢的荊州士人看來,可能還存在著陸遜所言的“人物未達”的狀況,正可利用荊州士人的關係網從內部動搖孫吳對荊州的統治,他們支持、鼓勵劉備東征。在這種情況下,劉備東征既有人心基礎,也有必要滿足荊州士人的願望,即便是僅做出一種姿態,也是必要的。

夷陵之戰:戰略上的高明,戰術上的短板,導致了劉備東征的失敗

3.炫耀武力的需要

三國競爭,根本上依靠的是實力,而實力的最佳方式就是彰顯武力。

曹操能統一北方,依賴的就是他不斷的軍事勝利所聚集起來的人才、人力和物質資源。劉備真想讓自己興復漢室的理想成功實現,也只有以強大的武力為後盾。

在這樣的背景下,關羽喪失荊州後,進位皇帝的劉備,勢必要興師耀武一番。因為,從漢中王到皇帝,義務與境界都是不一樣的,正常的邏輯下,實力也應有所增長,如果龜縮蜀中,即便不考慮為關羽復仇的問題,傳達出去的也仍是實力不足而稱帝自娛。因此,劉備必須出兵,哪怕是一種形式也要去做。

從以上三方面來看,劉備稱帝存在著一種必須出兵的形式任務,而在這個任務中,只有伐吳,能同時兼顧這三方面。就出兵方向來說,選擇曹魏符合大義,但缺乏具體的出兵藉口,且要翻越秦嶺,路途遙遠,代價太高,曹魏力量最強,不能保證師出有功。而選擇孫吳是符合當時社會風氣的要求,且出軍有長江水道可通,荊州有過統治基礎,出師有名有利。

夷陵之戰:戰略上的高明,戰術上的短板,導致了劉備東征的失敗

劉備東征的現實利益和戰役謀劃

1.獲取現實利益

劉備東征,雖是為關羽復仇,但落腳點還是爭取現實利益。劉備的戰略目的,肯定不是佔有全吳,擒殺孫權。

黃權曾向劉備建議,“吳人悍戰,又水軍順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嘗寇,陛下宜為後鎮。”

也就是說黃權認為劉備率大軍順流而下,直接與擅長水戰的吳軍交戰,並無取勝把握,因此要先試探吳軍虛實。這是一種求穩的策略。

從後來劉備東征的進程來看,劉備雖沒有讓黃權為先驅,但是也沒有率大軍直出三峽,這說明劉備是接受了黃權建議的,他首先考慮的也是避免失敗。

夷陵之戰:戰略上的高明,戰術上的短板,導致了劉備東征的失敗

同時,從陸遜上孫權疏中所言“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來看,劉備是沒有打算直接與吳軍進行國家存亡級別決戰的。為什麼呢?

原因無疑是劉備明白這樣規模的決戰,很可能出現真如趙雲所擔心的“兵勢一交,不得卒解”的狀態,那就只會為坐山觀虎鬥的曹魏提供統一良機。劉備特命黃權統率一軍鎮於江北,正是為了防備曹魏方面趁機漁利。

因此,可以肯定劉備東征所欲爭取的現實利益,絕不會是滅孫權。不是滅孫權,就只能是爭荊州。但爭荊州,也只是爭一部分,若要全爭,對孫吳而言也等同於滅國,且須同時對吳、魏用兵,劉備無實力,也不敢這樣做。

爭荊州,嚴格說只在於獲取一定程度的荊州利益,比如關羽敗亡前的三郡,因為只有這樣才具備現實可能性。從劉備的戰役謀劃來看,其定位的利益目標獲取也確實如此。

夷陵之戰:戰略上的高明,戰術上的短板,導致了劉備東征的失敗

2.劉備的戰前謀劃

劉備東征雖然名為伐吳,卻必定不會只是蜀吳間的事情。劉備特命黃權統軍鎮江北,孫權得報劉備東征後向曹丕稱臣,都表明曹魏不可能置身事外。

因此,劉備對與孫吳交兵的規模和力度都有所控制,同時還要考慮曹魏方面的行動。劉備進軍之後,很快佔領攸關荊州存亡的夷陵,卻就此徘徊不進,應當就是這種考慮。

劉備的謹慎,從命黃權率軍於江北防魏就看得出,戰爭開始後,則更加謹慎。222年春,“先主軍還秭歸,將軍吳班、陳式水軍屯夷陵,夾江東西岸”,戰略要地夷陵已經佔領,劉備卻率主力返回秭歸,顯然,這是為了讓主力部隊更加安全,而之所以有此安全擔憂,則很可能在於他遭到了吳將孫桓的有力抵禦。

夷陵之戰:戰略上的高明,戰術上的短板,導致了劉備東征的失敗

劉備應當是受挫於夷道而率主力返回秭歸的,這顯然是謹慎不冒進的表現。二月,劉備經過一番準備後,再次出兵,“緣山截嶺,於夷道猇亭駐營。”同時,令江北黃權軍進軍至夷陵,五溪蠻夷亦響應伐吳,擺出大舉進攻的姿態。

劉備主力的所謂“緣山截嶺”的進兵方式,是最終遭致慘敗的直接原因。但結合那裡的地理特徵,劉備的佈置其實難以非議。在陸遜想到用火攻之前,劉備的部署是無懈可擊的。因此,這種“緣山截嶺”的進兵方式,其實是其首先立於不敗之地,再圖進取的作戰思想的表現。

正是因為這樣,劉備才能在此徘徊六七個月之久。劉備如此謹慎耐心,應當是有所等待,他等待的有武陵五溪蠻夷的響應,更重要的則是等待曹魏的反應。

夷陵之戰:戰略上的高明,戰術上的短板,導致了劉備東征的失敗

劉備對曹丕的觀望與夷陵之敗

在三國競爭的大格局下,劉備如此聲勢浩大地復仇伐吳,曹魏方面絕不會無動於衷。曹魏方面的行動在客觀效果上無非就是兩種,一是助吳,一是助蜀。對吳而言,曹魏暫時的觀望中立也相當於幫助。

當時曹丕稱帝已進入第二、三 年,他同樣甚至更大地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因為他立國於中原,在傳統上具有更高的正統地位屬性,且統轄地域最廣、人口最多,自己卻偏偏又是全憑其父曹操之功才得以登上帝位的。儘快實現統一,就是證明其稱帝合法性的最佳途徑。

而當時魏廷的有關對議,也表明曹丕採取行動與否其實就在一念之間。劉備興師東征,孫權立即遣使魏廷,稱臣求降。劉曄對曹丕說:

“吳絕在江、漢之表,無內臣之心久矣。陛下雖齊德有虞,然醜虜之性,未有所感。因難求臣,必難信也。彼必外迫內困,然後發此使耳,可因其窮,襲而取之。”

夷陵之戰:戰略上的高明,戰術上的短板,導致了劉備東征的失敗

劉曄的建議基本無懈可擊,但其實也包含著一個預設前提,即劉備確實憤怒到了擒殺孫權的程度。這個前提,是不太能成立的。如果曹魏大兵進攻孫吳的話,孫權雖不能兩面應戰,但只要先與蜀講和,就可一意對魏。

而劉備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肯定也不願看到吳被魏兼併的局面,只要孫權給出的議和條件能讓劉備勉強對關羽和荊州士人有所交待,國賊是曹氏的大義藉口是能暫時消除蜀吳的矛盾。

劉曄所忽視的,正是劉備在夷陵附近,謹慎耐心地與吳軍相持的根本動機所在。只要魏國大軍一出,指向蜀,則劉備得到回軍的絕佳藉口,為關羽復仇雖未有結果,但至少做出過實際行動,算得有所交待。

夷陵之戰:戰略上的高明,戰術上的短板,導致了劉備東征的失敗

若魏廷兵向孫吳,劉備則可以順勢向孫權施壓,那麼至少關羽敗亡前的荊州三郡是能夠兵不血刃地收回的。所以,劉備大軍始終保持在夷陵附近的山水阻隔之中,不入平廣之地,便是保證自己的易進易退,不為曹丕所乘,從而將所有壓力都轉向孫權之上。

這種情況下,曹丕要出兵,孫吳方向就是最佳選擇,原因劉曄分析得很清楚。如果能在夷陵附近不斷地對孫吳施加壓力,甚至創造機會進行一場規模不太大的決戰,並戰而勝之,那麼就更能動搖孫權又刺激魏廷儘快出兵孫吳了。

這樣的謀劃老到周全,但劉備的不幸在於對他的直接對手瞭解不足,高估了曹丕、低估了陸遜。

夷陵之戰:戰略上的高明,戰術上的短板,導致了劉備東征的失敗

劉備和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戰術對比

審時度勢、及時調整戰略戰術,是決定勝敗的關鍵領導能力,劉備與陸遜,給了我們正反啟示。

一、劉備的領導藝術

  • 1.開戰之初,陸遜最擔心的就是蜀軍的“水陸並進”。但劉備沒能有效利用這一優勢,而是“舍船就步”,跋涉並屯兵於“苞原隰險”之地,最終給敵手可乘之機。
  • 2.劉備長驅深入七百里,連營數十座。劉備如此布兵,至少有三個漏洞:一是七百里連營、戰線太長,大大分散了兵力;二是“苞原隰險阻而結營”,使軍隊駐紮在不利作戰之地,也不利於應變;三是樹柵成營易被火攻。
夷陵之戰:戰略上的高明,戰術上的短板,導致了劉備東征的失敗

二、陸遜的領導藝術

  • 1.面對蜀軍的大舉進攻,陸遜果斷採取了避敵鋒芒、邊打邊退的策略。
  • 劉備初戰告捷:蜀將吳班、馮習攻破吳將李異、劉阿等;後來劉備被陸遜火攻、從猇亭敗逃時,追趕劉備軍隊的又是吳將李異、劉阿所部。

    這就表明:起初,劉備進攻時,東吳主帥陸遜指揮吳將李異、劉阿等採取了戰略撤退;在劉備敗逃時,保存了實力的吳將李異、劉阿等部又發起反攻、追趕劉備。

  • 2.為打破劉備“水陸並進”的戰略企圖,陸遜向蜀漢水軍發起局部反擊。
  • 公元222年正月,陸遜部將宋謙等攻破蜀軍五屯,蜀軍損兵約五千左右,大大挫敗了蜀漢水軍的銳氣,也打亂了劉備最初的作戰計劃和決心。

    夷陵之戰:戰略上的高明,戰術上的短板,導致了劉備東征的失敗

  • 3.陸遜善於觀察敵情、相機行事、調度有方,有主帥風範。
  • 蜀軍先鋒吳班率領數千人在平地立營,向吳軍挑戰。吳軍眾將都主張攻打吳班,陸遜卻認為,這當中必定有詐,先觀察觀察再說。果然,劉備準備了八千伏兵,看到吳軍按兵不動、自己的計謀實施不了,就只得帶著伏兵從山谷裡主動出擊。

  • 4.夷陵之戰,吳軍與蜀軍相持了七八個月,陸遜堅守不戰、後發制人。
  • 陸遜摸清蜀軍底細、戰機成熟後,才上書給孫權:臣觀察劉備前後用兵,敗多勝少,不用擔憂。臣起初擔心劉備水陸俱進,如今他反而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看他的佈置,必定沒有其他變化。請主公高枕無憂、不必擔心。

    陸遜先對蜀軍試探性發起進攻,攻一營,不利。眾將都說:這是拿士兵白白去送死呀。陸遜卻說:我已經知道攻破敵人的方法了。隨後,陸遜便下令全軍各持一把茅草,用火攻,破蜀軍四十餘營,蜀軍土崩瓦解,死者上萬,劉備連夜逃回白帝城。

    劉備捨棄了“水陸並進”的優勢,而“舍船就步、處處連營”,在久攻不下的情況下,不能及時調整戰略戰術。陸遜則能夠審時度勢、積極應對,避敵鋒芒、誘敵深入、堅守不戰、後發制人、最終戰勝對手。

    夷陵之戰:戰略上的高明,戰術上的短板,導致了劉備東征的失敗

    結語:

    劉備一生重信重義,而且當時的社會環境也需要劉備做出交待。特別當他加冕帝王之後,是否履行對關羽的信義更是萬眾矚目。所以,劉備東征不管是否取得了實際利益,至少在政治上、在社會心理的引導上是會有一定積極意義的。

    不過,在夷陵之戰中,劉備戰略上深謀遠慮,但是在戰術上卻失誤連連,而陸遜避敵鋒芒、誘敵深入、審時度勢、後發制人,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夷陵之戰:戰略上的高明,戰術上的短板,導致了劉備東征的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