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催生物业新“风口”无接触配送等生活服务新业态已发育起来

疫情催生物业新“风口”无接触配送等生活服务新业态已发育起来

虽然还没有开学,可物业疫情防控一刻没有松懈,青大校园物业正在进行防控培训。

疫情防控一刻不放松,复工复产如火如荼。3月15日,社区楼宇校园的防控已经超过了50天。记者通过探访调查发现,第一线的“物小二”“街小二”“园小二”“楼小二”等仍在默默无闻地奋战着,疫情防控背景下,也催生了非接触服务等生活服务新业态新变化,这将成为行业发展热点甚至是创新创业新“风口”。

>>>新扩展

“守门+管人管生活”贴心服务

位于市南区香港中路街道的泛海名人广场小区是街道辖区外籍人员较集中居住的小区。3月16日记者看到,小区物业海之风项目负责人芦爱美正和外语翻译志愿者积极排查外籍人员入住情况。这也是物业在特殊时期承担的政府和社区委派的工作任务之一。该小区共有5栋楼,540户居民,现居住在泛海名人广场的外籍人士近80户。

据香港中路街道香港路社区党委书记罗云成介绍,街道、社区、物业开展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扎实保障小区防疫物资支持、每天两次的消杀工作、对外来人员的出入管控、外籍人员等重点区域人员的入户排查、废弃口罩的垃圾处理、疫情宣传等各项工作。

“守门+管人管生活”做好精细化疫情防控,芦爱美等人的贴心服务也温暖着每一位境外业主。物业专业人士认为,疫情防控背景下,物业服务向上扩展,向政府职能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变革扩展,这是物管行业边界向上扩展的一个新变化。为使境外人士入住小区信息更加精准,考虑到境外人士对汉语的理解偏差,政府部门把境外人士入住小区隔离14天的通知及相关疫情防控措施和要求翻译成英文、韩文、日文多国语言方便业主阅读理解。境外人士对小区的认真严格大为惊喜,同时也大为安心,激发了他们主动登记和办理出入证的自觉性。

芦爱美还为小区境外人士建立微信群,不管谁家有什么困难和事情,只要一个微信信息,物业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便会帮他们采购生活用品、果蔬、药品等物品。

>>>新延伸

无接触式服务让人安心

的确,疫情防控背景下物业服务已经向下延伸,向为小区居民、楼宇企业校园深度服务扩展,打通生活服务“最后一公里”成为业主的急需和物业生活服务的一大突出亮点。在海林花园,锦绣前程物业在巡查中发现,海林花园等小区每天进出人员均达到200人次以上,其中,业主外出采购生活用品占七成。为了减少业主外出采购接触风险,锦绣前程物业主动联系就近的大型超市,采用视频与业主群实时直播,为业主代购生活用品。

而在市南区凯悦中心大厦,记者则发现,大厅内设置了智能红外线热成像仪,实时监测进出人员体温,避免排队拥挤,节省排队等待时间。一楼大堂门口、电梯门口放置专用消毒地垫,定时喷洒消毒液,为进出人员的鞋底消毒。测温登记处放置2个专用笔筒,一个笔筒放消毒过的笔,另一个笔筒放使用过的笔,并提供免洗消毒液,杜绝病菌交叉传播。大堂设置了“留观区”,对体温超过37.3℃的人员带入“留观区”,10分钟后再测体温,如体温异常则进行隔离并上报街道。

“大楼内还设置了无接触取餐及取件区域,设置外来物品临时存放区,对快递和外卖进行消毒后存放,并通知业主尽快取走。”华仁物业徐梦告诉记者,“无接触式配送服务”“智能服务”等生活服务新业态已经加速涌现。

华仁物业董事长解艳燕还是青岛市物业管理协会会长,在收到香港中路街道发布的志愿者招募通知后主动报名,成为市南区浮山所社区防疫一线的志愿者。解艳燕深知自己所肩负的行业责任重大,第一时间组织协会下发协会通知,指导会员单位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新流程

没开学但防控马虎不得

复工复产如火如荼,虽没开学但校园里同样马虎不得。在青岛大学浮山校区东院学生宿舍楼,3月15日记者看到,明德物业员工臧金秀等正细致地进行消毒。他们接下来还要给校园、教学楼、家属区消毒。

据介绍,疫情防控以来,物业员工配合学校迅速行动,齐心协力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为开学季学生返校工作做好准备。明德物业孟菲表示,公司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虽然还没有开学,可是物业的服务和疫情防控一刻没有松懈,严格按照有关场所消毒标准执行,对校园进行全面清洁消毒,涵盖教学办公楼、公寓、外环境、公厕等学校全部公共区域以及日常保洁不易清扫的部位,每天进行2次深度清洁和消毒喷洒,并按照青岛大学要求对在岗员工进行20余次全方面的消毒防疫工作培训。

在青岛大学金家岭校区,物业人员柴清松带领同事每天认真值守精细服务,卫生清洁消毒工作大到工作人员经常出入区域,小到电梯的每一个按钮,认真细致地执行检测、擦拭、清除和消毒。在师范学院,物业人员姜帅和同事通过公告栏、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多种平台渠道全面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卫生间张贴正确洗手方法、防疫时期的特殊提示,并统一增设废弃口罩专用回收桶,做好口罩的回收及科普工作。

据悉,青岛大学防疫工作正一丝不苟地全面铺开,全面覆盖3个校区9块校园还有5个职工家属区。青岛大学后勤处副处长孙印厚带领同事和物业项目员工一天也没有休息过。从人员配备定额、物资保障规则到工作流程、培训要求等,层层分解任务,确定目标分工协作,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严控进出、体温检测、定时消杀和台账记录已成为物业人的标准化动作。

>>>新重点

奋战一线的“小二”在行动

“物小二”在行动,“街小二”“片小二”“区小二”“园小二”“楼小二”“店小二”们都奋战在第一线。市区街道社区小区一刻也没有放松,就拿香港中路街道来说,第一时间成立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据香港中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孙海岩介绍,街道部署开展居民户“清零”行动,目前已实现1187户空房户实际清零,49户空房户纳入动态清零管理,收密收紧防控网。复工潮期间,街道抽调专门力量成立商务楼宇包片专项工作组,下沉楼宇协助物业做好防控准备和企业复工备案工作,每日组织召开片长、属地网格长工作调度会,分层分类分区推进未备案企业“扫楼清零”行动,目前已备案企业达5133家,复工人数49097人,目前12名党工委班子成员全部下沉社区任片长,累计排查社区楼院150余个、楼宇51栋、企业2800余家。

“着眼提高企业复工复产服务便利度,街道迅速组建工作专班、开通工作专线,集中6天时间累计拨通企业电话1.5万余次,一对一电话指导复工备案,点对点解决复工实际困难。”孙海岩说,针对企业反映的防疫物资紧缺、员工午餐难保障的问题,党工委累计向物业公司、楼宇企业保障口罩13000个、除菌洗手液190瓶、额温枪246个,同时积极协调区级平台内的配餐企业,先后解决了多栋楼宇的复工员工用餐问题,为企业雪中送炭、解燃眉之急。

■观察 行业发展迎来 生活服务新业态

“物业连接的,是一个个业主,一个个家庭。有人说,物业人是家门口的逆行者。”明德物业副总裁、青岛公司总经理杜明党表示,这次疫情期间明德物业全国25个省份600多个项目,从管理层到一线员工,有条件的全部上岗,每天昼夜24小时,既要做好自身防疫,更要值守一线,一个月来从未松懈。

在重大疫情风险面前,人民群众最需要什么?如何才能为业主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杜明党认为,疫情防控是治疗一线在医院,阻击一线在社区,落实一线在物业,在疫情防控“战时”各项工作一体化领导下,物业管理企业承担了大量政府和社区委派的工作和任务。物业管理行业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和复工一线阵地,成为疫情防控可靠的极为重要的关键力量。

解艳燕则表示,作为社会网络末端的物业管理服务,可以说是城乡家园和单位最后一道有效的物理与心理防线。传统的物业内容主要是维修养护、环境绿化、环境保洁、秩序维护等,现在还要做好各种生活用品的代购跑腿以及健康守护、政府政策宣讲等,打通生活和工作服务“最后一公里”,可以说物业管理向业主深度服务扩展,这也是业主生活学习工作保障的生命线。

疫情防控也催生了“智慧小区生活”“非接触式服务”“无接触式配送服务”“智能服务”等生活服务新业态,比如智能扫脸、智能温度检测、无接触的电梯、物业服务机器人、无人机服务等,杜明党认为,这也成为疫情防控背景下行业发展热点甚至是创新创业“风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