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採摘“快手”賣茶“沉默是金”為奔小康也很拼

龍井採摘“快手”賣茶“沉默是金”為奔小康也很拼

“我本人名叫馬勇,西湖區轉塘街道金家嶺村,家有茶地1畝多,西湖龍井、九曲紅梅。平時做快手直播、微商。”馬勇是聽力殘疾人,網名為“沉默是金”,在微信上卻很“健談”。他目前和聾人萬哥等幾個茶葉代理商有固定合作,還經營著千人粉絲的快手直播和微商。“我還有幹活,明天要打包發貨。代理他們很急。”

近期,杭州西湖龍井即將大規模開採。受疫情影響,不少茶農表示,今年老顧客預訂新茶的大幅減少。馬勇卻一點都不擔心新茶銷售。從去年開始,他主要跟著有近2萬快手粉絲的杭州聾人萬哥團隊賣紅茶,以銷定產,在網上已賣出幾百斤紅茶和綠茶。紅茶是季節性不強的長銷品,他最近訂單不斷,提前忙了起來。

3月14日,馬勇又在微信上發來一些紅茶的現場包裝視頻和“杭州馬家茶”圖片。“平時自己研究做紅茶、奶茶,夫妻自己加工做。生意很忙時,會招幾個聾人幫忙加工(包裝)紅茶。”馬勇的愛人小陳也是聾人,原來是省殘疾人藝術團舞蹈演員,現在是轉塘街道殘疾人藝術團團員,有時也表演茶藝。而馬勇經營的紅茶除了“九曲紅梅”,配方都是他自己研發的。“我近幾天做火焰檸檬紅茶、紅碎茶網袋(包裝),很忙。”

馬勇家的春茶要過幾天才開採,茶地不多,都自己採。因為跟著聾人萬哥團隊賣茶,自己也嘗試微商,使用抖音、快手直播,不愁銷售。他說,四月份開始大規模與代理商合作,定製紅茶,會更忙。

龙井采摘“快手”卖茶“沉默是金”为奔小康也很拼

近年來,轉塘街道殘聯努力開展對殘疾人的“一對一”精準幫扶,去年10月為馬勇在街道殘疾人之家提供了一個房間,用於紅茶製作,同時也用於茶藝培訓和表演。

龍門坎村是轉塘街道較集中的西湖龍井茶原產區,有93名殘疾茶農,其中困難殘疾人38人。除了區裡、鎮街為每戶茶農提供口罩、酒精棉、溫度計等防疫物資之外,街道殘聯、村社結合上級殘聯“問健康送關愛,問需求送服務”的“兩問兩送” 活動和區政府“送防護物資,送生活必需品,送知識政策”的“三服務”活動,努力為殘疾茶農提供更多精準服務。

“前段時間,陳師傅反應不會操作電子防偽標。社工考慮到他行動不便,就上門幫他用手機進行操作。”龍門坎村殘協委員葛吉萍介紹說,往年直接發龍井茶紙質原產地防偽標,今年發電子防偽標,而紙質防偽標則需要在手機上先申領。很多殘疾人不會操作,工作人員就主動幫忙申領,有求必應。“今年招採茶工需要政府統一登記,我們主動與殘疾茶農聯繫,及時提供幫助,充分做好採茶準備工作。”

雙浦鎮雙靈村也是重要的西湖龍井茶原產地,有90餘名茶農。“孩子都在外面,幫不上忙,還好村幹部幫我們把採茶工住的房間整理好,還進行了消毒,準備好口罩。”肢體殘疾的馬大伯家有茶園3畝,往年自己招採茶工。今年受疫情影響,馬大伯家的3名採茶工經過村委統一安排,將由村委統一派車接送,而且政府會給每人補貼100元。“也就這兩天吧,採茶工到了,新茶也可以開採了。”

據悉,轉塘、雙浦作為西湖龍井原產地,共有殘疾茶農500餘名,茶地300餘畝,預計產茶15000餘斤,有望為他們增加更多收入。杭州市西湖區殘聯將積極幫扶他們做好春茶銷售,助力他們脫貧攻堅,全面奔小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