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通貨膨脹推高了房價,還是房價漲了造成了通貨膨脹?

手機用戶52975672370


房價與通貨膨脹兩者之間的聯繫並太直接,房價一般是由物價上漲,人們消費水平提高造成的,與通貨膨脹沒有必然的聯繫。

相對而言,通貨膨脹是由於貨幣增加量超過了人們購買力,通貨膨脹往往導致物價上漲,超出了人們消費能力!


迪晟視點


房價的上漲並不代表通貨膨脹,所謂的通貨膨脹是指物價整體普遍上漲,而不是某一個行業,或者某個商品價格上漲。

相反,房價反而是國內通脹的“吸金海綿”。

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過去十多年間,我國的M2(廣義貨幣)總量一直在高速增長,下圖是M2的總量數據。

可以看到,從2008年至今,基本上每年增長都在10%以上,2008——2010年間,更是達到了頂峰。

按理說,M2的巨大增長,應該會導致明顯的通貨膨脹才對。但是平心而論,這些年雖然物價肯定是上漲了不少,但是並沒有達到預想的那麼高。以下是CPI的數據。

可見,CPI除了在2008年增幅比較高之外,其它的年份並沒有大福增長。就拿國際公認的3%警戒線來看,也只有少數年份有超過3%。這是怎麼回事呢?錢都去哪裡了?

答案是,錢都去了房地產市場。

我們國家的CPI,食品價格佔了1/3左右的權重,居住價格只佔了17%左右,也就是說房價上漲對於CPI的影響相對是沒那麼大的,但是食品價格對CPI的影響就很大。所以,只要控制住食品價格,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穩定住CPI指數。

所以,我們過去十多年間,有的城市房價可能翻了好幾倍,但是總體上CPI只是溫和上漲。這全都要“歸功”於房地產這個巨大的吸金池。超發的貨幣都流向了房地產領域,推高了房價的同時,也起到了穩定物價的效果。也就是說,房價的爆發,實際上是集合了其它商品價格上漲的能量。我們是犧牲了房價,穩定了物價。

現在國家要調控房價,但是不能讓房地產領域的資金一下子全都流出來,資金沒出去的話,如果流向了民生領域,那將會是一場災難。

一方面是從房地產流出的資金需要“容器”,另一方面是國內實體企業需要低成本的資金,所以,現在國家在逐步放開資本市場。我們看到科創板開通了,企業上市IPO審批加速了,證券市場將會成為新的“資金容器”,既避免了資金流向民生領域,推高CPI,又能夠解決企業缺少資金的問題。這些政策都是相互配套的。

至於這種做法是好是壞,以觀後效吧。


老萌有個存錢罐


這個問題其實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

下面來從零開始詳解一下其中的邏輯。

從貨幣的本質出發,把通貨緊縮、貨幣增發、通貨膨脹以及與房價的關係用盡量簡明的方式講清楚。

貨幣:高中課本說,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用於度量其他商品的價值。

貨幣倚賴商品而存在,沒有商品就沒有貨幣。

我們通過一個簡化模型來描述一下貨幣增發、貨幣升值、貨幣貶值的過程。

一個村莊,一位農民種糧食,一位工人種棉花做衣服,一位藝術家豐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藝術家有3000塊存款,還有一個老村長掌控貨幣發行。

第一年,農民生產了1000斤糧食賺1000塊,工人一年生產了10件衣服賺1000塊,藝術家每年10塊演出也賺1000塊。為了使大家交易方便,老村長髮行了3000塊錢貨幣,市場上的流動資金就是這3000塊。藝術家的存款佔全村財富的50%。

一、貨幣升值(通貨緊縮)

第二年,隨著生產力(生產效率)的提升,農民一年生產了1500斤糧食,工人生產了15件衣服,藝術家努力演出15場。但是村長這一年沒有新發貨幣,市場上的貨幣還是3000塊,所以錢就更值錢了。所以這時候的1塊錢可以買1.5斤糧食,100塊可以買1.5件衣服、看1.5場演出,這叫貨幣升值。

有人要問,為什麼農民和工人一定要降價?因為人手裡的錢和去年一樣,如果不降價,還是隻能買到和去年一樣多的東西,今年多生產的東西賣不出去,結果就是大家不能享受生產效率提升的成果。而降價,則能實現商品完全流通,大家都能享受產量提升的成果。

貨幣升值的的根本原因是貨幣增發的速度慢於商品增加的速度,貨幣升值的另一面就是物價下跌。

那麼,貨幣升值是好事嗎?

貨幣升值時,有存款者的財富會隨著生產效率的提升而增加。有存款者佔據先發優勢,表面上看,這似乎也沒有什麼不好。

但這有兩個問題:

一是財富再分配,持幣者因貨幣升值而實現財富增長,而持有商品則相反。這樣,持商品者商品貶值的這部分財富就轉移到了持幣者手中。

其二就是階層固化,除非持幣者敗家,否則持幣者的財富地位牢不可破。無論農民和工人如何努力工作提升生產力,持幣者憑藉存款自動拿走了他們所創造的財富。在上面這個簡單模型中,如果將來農民年產10000斤,工人年生產衣服100件,藝術家存款的財富比例還是全村的50%,他拿走了農民與工人50%的勞動成果---持幣者按其貨幣持有比例分走了沒錢人的努力成果。

其三則會促使持幣者減少支出,阻礙經濟發展。舉例來說,如果100塊錢今年買1件衣服,明年可以買2件,那麼有人會節衣縮食,購買力甚至不如去年。這時候,工人生產的15件衣服賣不完,可能會降價,這樣工人收入下降,被迫削減食物的購買,這樣農民的食物也賣不完,於是農民也將食物降價促銷,這就是通貨緊縮。到了來年,農民和工人都不會再生產那麼多糧食和衣服了,於是,社會生產力下降,整個社會經濟發展開始倒退,形成通縮螺旋。

二、貨幣幣值穩定

為了避免物價下跌,老村長決定增發貨幣,為了匹配多生產的500斤糧食和5件衣服,村長印了1500塊鈔票。這樣村裡的貨幣達到了4500塊,糧食和衣服的價格還和去年一樣,價格很穩定。富人也不會因為貨幣會升值而縮減支出。因為生產力的提升,村民們都獲得了更多的食物和衣服,提高了生活質量。

藝術家的存款不會隨生產效率的提高而升值,努力工作者將能獲得村裡更多的財富份額,社會階層在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慢慢打破,看起來,一切都很美好。

這裡就可以得出一個重要概念:市場上的貨幣價值與商品價值成正比。貨幣多而商品少,貨幣就貶值,貨幣少而商品多,貨幣就升值。

三、貨幣貶值(通貨膨脹)

但是後來,老村長出去交流,才發現自己村的經濟被其他村超越了。隔壁村的做法是什麼呢,就是主動使貨幣增發速度始終略微超過社會生產力的提升(商品增加速度)(這就是著名的M2增速略微超過GDP增速的理論)

。這樣,市場上的貨幣多於商品,貨幣貶值而商品漲價。儲蓄者儲蓄的動力變弱(因為錢會貶值),而用更多的錢來購買商品,推高商品價格,同時商品生產者為了賺取更多收入,就積極地提升生產力,經濟開始欣欣向榮,活力四現,大家都賺錢了。而老村長則是因為生產力的提升,被迫增發貨幣,一步晚,步步晚,經濟已經落下了隔壁村好遠。

所以,在人類的經濟發展史上,貨幣貶值是常態,也有很多好處。

首先,由於貨幣超過商品,意味著市場上有了多餘的貨幣。那麼,這些多餘的貨幣有幾個去處:

1、成為積蓄,相對於貨幣量完全等同於商品量而沒有多餘貨幣的情形,這明顯增強了人們的抗風險能力。不過,成為積蓄的這部分貨幣是會貶值的。

2、形成投資,成為生產力提升的有力推手,享受生產力提高的利潤。因為投資是賺取生產力提升的錢,所以整體賺錢的速度與GDP增速相當。

3、購買商品,變為投機資金,發展出龐雜的金融市場。投機市場本質上由資金推動,炒作商品價格,商品價格在資金湧入時上漲,資金流出則下跌,與商品的內在的價值關係不大。


貨幣增發我們知道都是央行印出來的,印鈔有一些主要方式:外匯、SLF、MLF、SLO、PSL,發行國債等,其中除了通過外匯增加印鈔,其他方式都必須通過商業銀行放貸才能真正實現印鈔。

所以,房貸當然也是印鈔的一種方式。


那麼,到底是通貨膨脹推高了房價,還是房價漲了造成了通貨膨脹?


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把貨幣增發分成兩類,一類是房貸,一類非房貸。

如果一個人用做外貿(非房貸)賺的錢全款買房,就是通貨膨脹推高了房價。

如果一個人0首付(首付都是貸款)買房,就是房價造成了通貨膨脹。

如果一個人首付3成(非貸款)買房,如果他這三成是賣房賺的錢,那還是房價造成了通貨膨脹。如果他這三成是做外貿賺的錢,就是房價與通脹共同作用,加重通貨膨脹。

總體來說,通貨膨脹與房價互為因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