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34,存款大約50萬,不想上班了,未來的生活怎麼辦?

舞羽流雲


還算不錯,還有50萬呢,要是一分沒有,也不想上班了,那就只能等自己的父母來養,繼續啃老了。為什麼說是繼續啃老呢凡事有這種想法的人,沒有幾個不是啃老的主,且已有的50萬,也決不會是自己創造的,而是父母給的。

那麼,這50萬如何能讓一個只有34歲的人活下去呢?也簡單,到一個偏僻的山區,蓋兩間茅草房,再在山下弄一塊地,種點素菜,撘幾個棚子,養一頭豬,養幾隻雞,那麼,就能夠讓50萬變成很大一筆錢,從此不要再為生活煩惱了。

當然,這樣的生活,可能你還不太願意。但是,不願意怎麼辦呢?總比餓死好吧。隨著時間的延長,對生活的態度端正了,再決定是不是還要工作。如果一直沒有想透,就一直過這樣的生活,直到想透為主。不然,就一直到死。

一個年紀輕輕就不想工作的人,就想摟著50萬過餘下的日子,沒有別的辦法。為了減少一個可能被餓死的生命,選擇到偏僻山區生活,是最好不過的結果。


譚浩俊


從這個問題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幾個關鍵句:

1、34歲依然是無產階級。


2、手上有50萬,不想上班了。


3、談到用50萬理財的問題。

針對這三個問題,我們一個一個來看:

1、34歲,上班也僅僅十年多一點,按人生70—80歲來算,還有40多年,不上班也倒沒什麼,做生意也是一條出路。但做生意其實跟上班有類似性(都屬於工作的範疇),但可能比上班更辛苦,還要承受錢財的損失,是否做好了思想準備。如果做好了準備那就去幹,如果沒有準備好,那就繼續上班吧。34歲還很早,浪費大把的青春太可惜。

2、你現在手上雖然有50萬的現金,但通貨膨脹永遠存在,而且你說自己是無產階級,理論上應該還沒有房,那麼建議如果上海買不起,可以在自己的家鄉買房,抵禦通貨膨脹,防止未來更買不起。

3、理財方面,雖然買銀行理財產品可以有一些收益,但從長遠來看,投資自己的能力才是本質,而股票是一個非常好的領域,由於證券市場涉獵面很大,在關注股票市場的同時,可以鍛鍊自己的能力,但前提是:當自己能力不夠時,必須、只能放少量的資金來操作,因為股票市場摸索的成本很高,虧損是必經之路。

綜上所述,34歲還不是可以任性的年紀,奮鬥是這個年齡段最大的關鍵詞,繼續拼搏吧,投資自己未來你才可能有更廣闊的天。

(諮詢加助理公號:LY_1898)



喜歡嗎?關注並點贊,留下腳印,常聊!


天檀


您好,我是理財在路上,多年來一直專注於理財,自己的情況和題主差不多,想來聊聊一些想法。

經濟條件不成熟

50萬的存款其實不算很多,先不說在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就算在二三線城市其實也不算多,四五線城市勉強還算小有積儲。在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一年家庭開支至少要十幾萬,如果不上班,沒有了持續穩定的收入,50萬也只不過只夠三四年的的家庭開支。

這期間還不要家裡有人生病,或者出現意外之類的,現在癌症之類的重大疾病發生的年齡越來越年輕化,一場大病50萬可能就打水漂了。所以可以先把意外險和重疾險買了,題主自己也理財,不建議買分紅型、儲蓄、年金之類的保險,這些可能還沒你自己理財收益高。

如果想自己做事,那頭兩三年肯定在艱苦的奮鬥期間,收入也不可能一下子好起來,所以你的被動收入,例如投資收益最好能穩定覆蓋全家的支出。如果一年支出12萬,在上海一家的開銷算少的,那收益率得百分之二十多,這個收益已經很高了,可以說是大師級別的了,很難做到,如果像今年這樣的股市,更是難於上青天。

自身條件也不成熟

上班十年,如果是想自己出來做和自己上班相關的,那可能還好一點,至少有經驗,知道里面的彎彎道道。如果是要做其他的,那這樣貿然開始風險太大。最靠譜的方法還是先繼續上班,給自己制定一個計劃,打算用多少時間來為創業做準備;自己未來想創業的行業發展前景如何,自己又能提供什麼等等。

如果想自己做事,肯定得做自己喜歡並且擅長的事,如果不喜歡,相信也不能長時間堅持下去,特別是在艱苦的創業前期。如果不擅長,創業本來就難,從一個不擅長的領域開始更是難上加難。可以邊工作邊尋找自己喜歡的創業方向,併為此做好各方面的準備,比如知識,經驗,人脈,金錢等等。

34歲的年紀,再過幾年就要面臨上有老,下有小的境界,小孩的教育問題,父母的贍養問題,各種問題接踵而至,而你卻在創業初期,想想都壓力十分巨大。還是邊上班,邊投資理財,邊尋找創業的機會,等經濟條件好一點,自身能力提高了能獨立創業的時候再辭職自己做事吧。


理財在路上


我們先來理一理問題給出的幾個信息,34歲,在上海,無產階級,手上50萬存款,上班上了10年。現在不想上班,想出來自己做點事。從理性的角度出來我覺得你這個想法是不成熟的。


首先,34歲還很年輕,並不是你自己所說的年紀大了。上班10年有50萬的存款,平均一個月要存4000多元,那收入應該屬於中等水平了。如果你只是在工作期間覺得不愉快有暫時的情緒,我覺得可以先調整一下狀態,不要因為小事影響到未來的發展。

其次,34歲的年紀正常應該結婚生子了,如果你不上班了,會面臨沒有經濟來源的狀況,就靠著50萬存款能撐多久?理財的方式是股票,基金和銀行理財,這樣的配置風險不低,就算收益好的話,一年10%,但是你在上海這個一線大城市沒有房沒有車,靠著有限的存款和不固定的投資收益,可以說你的生活以後是沒有保障的。更何況不工作了以後還需要自己繳納養老保險等。

最後,我們就假設你是一個人在上海拼搏,現在覺得上班煩累了想自己出去單幹創業。手上只有50萬的啟動資金,在上海這個大城市,選擇一個好的創業項目也不是簡單的事情,做點小生意租個門面,估計都要10萬20萬的投入,萬一創業失敗你所面對的就是血本無歸。

所以,我覺得你還是踏實努力的工作吧,再存點錢,在上海買一戶小房子,先安定下來,其他的想法才會少一點。

(晴溪)


孫建波


兄弟,才34歲就想著不上班過著養老的生活,思想有點墮落了,50萬按照在上海的消費水平,不上班,5-10年幾乎就消耗完了,按照如今經濟增長速度下滑,做生意幾乎都是九死一生,看一看周邊小區的小店多數都是沒開多久就關門大吉了。

至於理財,以今年為例,你什麼都不幹或許都能跑贏70%以上的投資者,大多數人在理財層面都是一頓操作猛如虎,虧的像個二百五,投資股市今年虧損個30%十分正常,投資P2P,今年七八月份的那波暴雷,估計本金都給虧沒,投資地產的,受到政策強調控,有價無市局面明顯,鑑於投資基數大,房價下跌個5%左右的,都蠻心疼的。典型的如環京區域、合肥、廈門等區域下跌幅度都超過了10%以上。

而貨幣性基金這種固定收益率的理財,比如餘額寶已經從年初的4%下跌到如今3%不到,幾乎連通貨膨脹都跑不贏。50萬資金,要想在不冒風險,儘可能獲取較高的收益,可以考慮進入商業銀行的私人銀行,裡面的一些理財產品可以獲取5%左右的年化收益率,即便如此,一年也只有2.5萬利息,不上班在上海這種一線城市,估計也難以維持自己的生活。

所以建議兄弟還是老老實實繼續上班搬磚,等手裡有個500萬存款,再考慮不上班吧,而實現500萬這個目標,最快的方式就是耐心等a股接下來一波牛市,把資產好好翻個幾倍。


侯哥財經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上班才是一件最靠譜的事。

不想上班,就意味著有可能要進行創業。通過50萬本錢理財來實現財務自由,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首先,50萬元拿來理財,能不能實現一下基本自由的財務?要想在上海生活下去,一年5萬元是非常基本的要求,這就意味著50萬元要有10%的年收益。有人認為10%的年收益比較容易,這樣認為的人,應當是沒有理過財,或是沒有認真理財。在目前情況下,在資金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理財,7%至8%的年收益有可能達到,但已經有相當的難度了。

拿到年化10%的投資回報率到底有多難?以今年以來頻頻暴雷P2P網貸行業來看,P2P網貸行業平均綜合收益率9.53%,巳經很接近10%的年收益。不過這一行業目前已是屍橫遍野,受傷者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不能保證資金安全的高收益,很多都是騙局。

其次,說下創業的事。不想上班,當然創業是最好的選擇。

50萬元本金可選擇的都是小創業,比如餐飲小店、社區便利店等等,比如接項目輸出服務的項目型創業,比如適合個人才藝發揮的互聯網創業。創業的方式,創業的領域,不勝枚舉,能不能創業成功,能在哪個領域創業成功,還得看個人的能力如何。

不過,創業成功率也常常令人尷尬。有數據披露創業成功率只有3%,這是個極低的比率。從年齡看,35歲左右創業的,比起25歲左右創業的,成功率高了1.5倍。所以,創業不是救命稻草,它可能是一條通往財務自由的道路,也可能不是。此外,30多歲創業,已經是相對成熟了。

能賺錢,能留住錢,會投資。巴菲特這樣的大神,也是堅守住這樣邏輯,在35歲實現了財務自由。

當然,神終究是神,凡人不可與之同日而語。作為凡人,我們要保持住對生活與工作的敬畏之心,如果不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在60歲之前,每一人都需要為生活而奮鬥。

除此,別無選擇!


波士財經


其實,30多歲還是輕年,但很多人到這個年齡,都會面臨同樣的問題,而多數人其實都不敢突破,能勇於做出選擇的也是少之又少。

30多歲的現狀是:或許剛剛有了小孩子,上班10年有餘,有了房子和車子但是多在還貸款中,還有雙方的父母……混的好的,積累了一筆存款,但這個年齡,還是需要很多的積累……

而對於問者,34歲,存款50萬,上班久了,想自己做點事情,勇於做出選擇,是需要給予點讚的!但是很多人發現,離開自己的崗位,離開自己熟悉的事情,反而不知道幹什麼,覺著啥都幹不了,這或許同樣是很多人存在的問題……



如果在以前,筆者認為不上班是不行的,因為機會太少。但是現在,如果不上班,我認為機會很多,幹什麼都有選擇,並非只有上班是唯一出路。只不過關鍵的問題是,需要給自己做個規劃。或者,要能有解決生活的出路!

存款50萬,僅靠普通的理財是不夠餘生生活的,一旦有需要用大錢的時候,這點存款根本不夠。家庭開支,子女教育等等。而對於理財,無論是觸碰什麼,要保持穩定收益的話,收益所得不會太多,而風險投資的話,本金存在損失的可能,不適合目前現狀下的理財。

所以,對於問者而言,既然已經選擇了不工作和自我突破,就應該另尋出路。比如,五十萬可以考慮開公司,可以考慮做小買賣,可以考慮開個小店!或者,對於自己有興趣和喜歡的方面,多琢磨琢磨,總會有出路的!


總之,30多歲的年紀,正是人生需要奮力拼搏得時候,無論是工作還是自己放手去幹,都不是唯一出路。重點的是,要多動腦,勤動手,有行動。祝你一切順利……


郭一鳴


如果你敢把這五十萬都拿出來自己做投資,那麼不上班當然也可以解決生活問題,甚至於越來越富有。

我認識的有錢人(淨資產千萬以上)沒一個是上班族。其中最富的一個就是職業投資人,2002年十幾萬起家,現在身價10位數,房地產、鋼材、環保、廣告都做,雖然這是IQ+EQ+機遇+膽略+運氣都要具備才能產生的結果,但至少這其中有很多主觀因素是自己可以決定的。

在有些人眼裡,一個月沒有資金進賬都會抓狂,會急於選擇一個讓自己能夠有穩定收入的事情做,其實這往往會讓自己錯過更好的選擇和機會。而我說的這個人,一向膽大同時又謹慎,膽大是因為只要看好一個項目,就會義無反顧的堅決投入並且全力以赴去爭勝,而謹慎是說在做一個項目之前會全方位的瞭解調研,如果在準備工作不足就要做決定的情況下,他寧可放棄這次機會也不會冒險進場。所以他從商十幾年來幾乎沒有失手過。

再說說題主,50萬在上海想全資做點什麼的話,頂多也就一個普通地段開個普通門頭,這或許比打工能強點,但是沒有假期而且也要擔風險,即使再努力也未必能換得多大的回報,畢竟門店的經營範圍是受限的。但如果是參與式的投資,那選擇的餘地就很大了。

我一個同學上班族月薪一萬出頭,偶然機會她一個好朋友拉她一起開一家廣告印刷廠,有流水線也有自己的門店,四個人投資了二百多萬,我同學出資最少,只拿了30萬,但是第二年就回本了,現在什麼都不用管,每年分紅20多萬。這一次成功的決定讓她即使失業都可以比大多數工薪族收入高。然而這樣的投資決定並不簡單因為合夥人是好朋友,而是因為她從事的行業時不時會跟廣告行業有所接觸,認為廣告印刷周邊前景廣闊,並調研了一些類似公司的經營狀況,然後就同意了投資邀請,前年用分紅攢的錢買了套房子,去年底賣掉了,一年多賺了六十多萬。她自己算的賬是,打工近十年攢了不到20萬,這次投資讓她把結婚彩禮錢都投了進去,但這次決定至今回報是上百萬的淨收益,時間是4年。這要比多少月薪幾千塊的上班族冒很大風險,但是收益又等於上班族多少年?

每個人的朋友圈、社交圈,以及經常接觸的行業都不一樣,機會也不一樣,但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然而每個行業都缺新鮮血液,所以有些網站都盯上了投資性質的眾籌行業前景,一人錢不夠,大家一起湊,然後再去實現這些志同道合的人們共同的夢。

勇氣是自己給自己的,決心也一樣。尤其如果這個年齡能靠自己上班淨攢50萬,能力也非尋常打工族可比,必然有自己的追求和獨特的眼界,那麼能否邁出第一步,就看自己是不是捨得這筆錢,第二步就是願不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深入考察可以投資的項目與前景,如果相信自己,又能邁的出這兩步,成功的概率會遠大於失敗。也只有讓財富不斷的增長才能讓這50萬發揮自己的價值,才能讓放棄工作成為正確的選擇。


城市發展報告


34歲算大嗎?題主說自己34歲了,年紀大了,不想上班想做點事情。想創業想做點事情是好事,但是34歲算年紀大嗎?何況你是在上海,上海34歲的人都是年輕人,很多還沒有結婚,都還在奮鬥呢!你才34歲,正是一個人各方面都成熟的時候,正是工作失業的上升期,怎麼就覺得自己年紀大了呢?你這是典型的心老了,而不是人老了。沒有了奮鬥的動力,沒有了目標所以才會覺得自己老了。題主現在要做的是找到自己的目的,找到一個34歲該有的心,不要搞的34像43了一樣。

理財並不影響你上班或者創業。不管是股票也好,基金也罷這些理財是不會影響你上班創業的。況且你現在是無產階級,再不上班就不但是無產了還是無業了。34歲50萬的存款對於在上海奮鬥20年的人來說應該是下等階層了,如果你沒有好的選擇,自己有不知所措建議你還是上班的好。一份安穩的工作,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想創業可以,但是要要有足夠的膽量,如果害怕,有沒有好的項目,安穩的工作是上上之策。

我是投資觀,看完關注點事後好運連連。


投資觀


親愛的朋友您好,我是聚焦中基層管理的微管子,年紀34,存款大概50萬不想上班,我第一印象是:那想幹什麼?

1.近期看到很多帖子,都在不同程度表述三十多了,不想上班了,有什麼掙錢的活兒沒,那麼反過來來問,是不想工作才去尋找工作,還是因為不掙錢才著急考慮掙錢。

2.五十萬多不多,要我說相對而言,不論是一線北上廣,還是二線三線乃至小縣城,能過到無憂無慮生活殷實,我倒覺得50萬不少了,然而在經濟發展加速的今天,很多人表面光環,實則債務纏身,我想就是五百萬也未必是自己的時候,同樣夜不能寢。

3.年紀34應該做點什麼?人未中年有很多事可以做,三十而立,但也就是對古人而言,因為過去人的壽命平均都在六十左右,而今三十正直奮鬥的時候,我看到的卻是很多迷茫,不管如何,作為職業養家餬口,作為生活,選自己所愛實屬難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