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职场尽给别人打杂了,如何走出“勤杂工”的困境?

前两天约几个校友聚餐,刚参加工作的学弟跟我们吐槽,说工作太累了,整天忙得晕头转向的,都没半点时间出去娱乐,更别说找女朋友了。

我问他,你一个新人有啥可忙的呀?

他说:“就是因为新人才忙,作为一个新人,你得好好表现吧,于是就成了大家’重点照顾’的对象了,什么收发快递,打印材料,编辑文档,跑腿办事,定个外卖啥的,都得你来,你又不好意思拒绝,毕竟你是个新人,心里还是想给大家留个好印象的,这一天天忙下来,自己的工作都没时间做,尽给别人打杂了。”

初入职场尽给别人打杂了,如何走出“勤杂工”的困境?

1、职场新人都会面临哪些困境?

校友的吐槽,让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本书《小强升职记》,书中说到,职场新人一般都会面临下面几个问题:

a.被重点照顾的勤杂工。新人嘛,初来乍到,不懂规矩,只能用勤快来弥补不足,给大家留个好印象,也就理所当然地被老人“重点”照顾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体力活,就像我学弟说的,收发快递,打印材料,编辑文档,跑腿办事,定个外卖啥都找你。

b.做事没有重点,被琐事纠缠。新人除了被“重点”照顾之外,还被重点关注,他们会把一堆任务交给你,但没人告诉你怎么做,一是懒得教,二是没时间教,这里面会有几件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你分不清重点,那你真的就成了勤杂工了。

c.忙碌+盲目。绝大部分新人都想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但又对业务不熟,所以很慢,专注力不高,导致很忙碌,但为什么总有一小部分人能够得到提升,因为他们在低头干活的时候,也不忘盯着远处。

初入职场尽给别人打杂了,如何走出“勤杂工”的困境?

2、新人应该如何才能成长为精英呢?

每一个新人在公司里,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羡慕的大神,羡慕他们游刃有余的工作能力,羡慕他们走路带风的高逼格姿势,然后心里开始想象,有朝一日,也成为了他们这样的精英。

梦想有了,但现实却把你按在原地。

你还在吭哧吭哧地忙着整理会议纪要,汇总项目资料,打印材料等等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事,你觉得被屈才了,你开始质疑工作的意义,你开始对生活有点意见了,感觉离精英有种遥不可及的距离。

其实,这是每一个职场新人都会面临的问题,事情很多很杂又没技术含量,没人教你怎么做,做事胡子眉毛一把抓,搞得焦头烂额,又得不到表扬,以上的种种,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自己处理日常事务的方法。

每一个职场精英都有一套自己处理日常事务的方法或者系统,这是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精英的秘密,从而让他们的工作变得高效和井井有条。

对于职场新人,《小强升职记》里有分享过一条职场精英处理日常事务的的经验可以参考:

a.将所有的任务放入工作篮。不论是谁在什么时候交给你什么任务,统统放进工作篮里。

b.将可以置之不理的任务清除掉。对工作篮里的任务进行分类,将必须在某天处理和必须转交给别人处理的任务拿出来。将那些可以在两分钟内完成的任务立即完成。

c.将需要在特定日期处理的事情写进日程表;将需要别人处理的事情立即转交并且设置到期提醒;将需要现在处理的事情摆在办公桌上。

d.在自己最高效的时段,做最重要的事情,其他的事情也做合理安排。

初入职场尽给别人打杂了,如何走出“勤杂工”的困境?

3、如何找到自己的高效时段?

有了经验可以参考,问题来了,如何找到自己的高效时段呢?这里分享一个方法,《小强升职记》里说到,找到自己工作最高效时段的方法就是记录工作日志,如下图所示

初入职场尽给别人打杂了,如何走出“勤杂工”的困境?

工作日志

上图所示,仅为举个例子用,现实工作情况肯定比这个丰富且杂乱,但意思明白即可。

很多人总是喜欢凭感觉做事,觉得像“高效时段”这种事,我用脑子想一想,就知道那个时间段工作效率高了。

提醒一句,很多时候,我们不要太依靠自己的感觉,有时候大脑会欺骗自己的,要相信客观记录的真实数据,通过设置工作日志表格,以一周为单位,客观记录自己在各时段的工作内容,这样你的工作高效时段很快就能找出来了。

如上图所示,当你看到大部分工作问题,都是在早晨的8点到10点之间解决的,基本上可以判断高效时段就在这2个小时内了,而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重要的工作安排在这个时段里。

初入职场尽给别人打杂了,如何走出“勤杂工”的困境?

4、仅仅是找到工作高效时段还是不够的

找到高效时段以后,还需要做的是提高工作效率,这里在分享几条提高工作效率的技巧。

a养成梳理工作内容的习惯。每天一上班前,不要着急就马上投入工作,要先梳理一下今天的工作内容,找出工作重点,看哪些事是重要且紧急的,把这些事安排在你的高效时段去完成,把事情的主次分清,工作上才能游刃有余。

b减少查看邮件的次数。每天固定2个时间来查看邮件即可,频繁查看邮件会分散注意力,不利于提高效率。

c懂得休息。能休息的时候尽量休息,什么都不要想,好好放松,例如午休,有午休时间的人是最幸运的,设置一个闹铃,半个小时就可以,什么都不想,让脑子清空,这对恢复精力非常有好处。

参考书籍《小强升职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