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中,我為什麼強調孩子們“口述”?

在課堂上,

“請口述剛才講過的這個題目的答案和思路。”

“請表達這個話題相關句子。”

“請口述筆記本上內容。”

線上練習,

“請口述以下關於課文原句的啟發式提問以及針對性練習答案和思路。

“請補全並朗讀下面文段。”

為什麼要強調孩子們“口述”?

孩子們在校內外的課堂上,是什麼狀態呢?

聽歌曲、聽朗讀,參加豐富的小組遊戲和練習,聽得認真、投入、積極,上課上得是極其地快樂、輕鬆。

看似一場完美的課堂教學,是不是就這樣結束了呢?

當然,還沒有。

老師還有課堂練習,還有作業。

課堂上做練習,在家做作業,孩子們的心就跌落下來。如果這個時候,問問孩子——課堂上你學了什麼?結果不同,但是有一個共性。

孩子會認為,我課堂上都有聽,老師和同學怎麼做,我就怎麼做。至於聽的什麼,或心裡知道,嘴頭概括表述不出來,或心裡也不清楚,腦袋也混亂;總之,接收不清晰,輸出無法保證。所以,就出現了我們常見的作業覺得難、不會做、錯得多、懶得做、拖著做等情況。

為了保證教學效果,孩子們需要清楚“我們在做什麼?”,這需要老師強調;教學環節要突出、明顯。另外,就是孩子們需要時刻口述自己的觀點、老師和其他同學的觀點;不要只聽到老師的聲音。這樣,一方面,可以督促孩子們專注聽講;另外一方面,讓孩子們“明心更明口”,是真的需要聽懂了,聽進去了,才能夠表達出來。“以為”聽懂了,會導致課堂效果低下。不會因為不瞭解其他同學的學習情況,而沒有參考性,缺乏內驅力和方向。

關於練習或作業,

“這個題目為什麼選A?”

“懵的。”“感覺。”“讀著順口。”

不要驚訝孩子們一系列的答案。他們是真的不清楚為什麼選那個。

其中不乏有語感的因素。首先我會恭喜孩子形成了語感並且開始運用了;如果能夠掌握基礎知識和語法規則,會事半功倍,學習就會變得高效而輕鬆。

接下來引導孩子們去剖析這個句子和題目;提醒孩子不僅聽知識點本身,更要聽我的思路;時刻問問自己老師是怎麼思考的?我如何完善我自己的思路?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這才是學習的本質。明心更明口。動動腦,動動嘴巴,要比把耳朵打開讓知識往裡灌,效果好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