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七旬老人写下《请愿书》,要战斗在防疫一线

社区七旬老人写下《请愿书》,要战斗在防疫一线

社区七旬老人写下《请愿书》,要战斗在防疫一线

“我是共产党员,我是党的人,我要像打仗一样冲在最前面,和全国人民一道众志成城,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请社区党委批准我的请求!”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向领导请战,自愿参加社区的一切活动,共同应对疫情,请组织批准我参加!“

“我志愿站在应对疫情第一线,服从党组织调动,随时随地服务群众。”

……

1月27日,大年初三一早,一封封按着红手印的手写《请愿书》被递交到大武口区长胜街道办事处九竹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张银利的手中,一张张请战书代表了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他们的请战不仅是责任,更是坚韧与无畏。

带头写下《请愿书》的,是社区75岁的老党员彭宗富。“党员就是先锋,党员就是示范,党员就是奉献,党员就是要冲在第一线。”彭宗富对作为一名基层老党员的理解既简单又深刻。

社区七旬老人写下《请愿书》,要战斗在防疫一线

几天前,彭宗富看到社区工作人员为了疫情防控工作,夜以继日地忙碌在一线,老人就琢磨着得贡献一份力量。1月27日,他和同为党员的席润喜、章浩、李存银、史孟涛等人通过电话后,大家达成共识:“关键时刻,党员就要有党员的样子,虽然年龄大了,也得冲锋在前。”于是,大家纷纷写下《请愿书》,并按上了红手印。

一时间,社区红色党员志愿服务队再次集结,让一面面党旗在各楼院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他们胸戴党徽,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深入居民家中摸排情况,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认真登记;入户发放宣传材料,向居民普及防范知识。自社区设岗设卡以来,十几位老党员又奋战在检查岗位上,坚守岗位,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凡是外来人员和车辆一律劝退不予放行,对本社区确需出入的居民,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检查测温,认真登记,做到万无一失。因他们年龄大,大家都劝他们注意休息,可他们依然坚守不退,每天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6点,中午只休息一个小时。

社区七旬老人写下《请愿书》,要战斗在防疫一线

“出门请戴好口罩,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大家负责。”“为了大家的安全,这个侧门已经封堵上了,外出请走小区正大门。”1月30日10时,在九竹小区北门,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老党员彭宗富和席润喜正在值守,尽管天气晴好,北方的冬季还是让人感到阵阵寒意,而彭宗富和席润喜已经值守了两个小时。

“我们这个小区老年人多,平时大家为了图方便,把小区的围墙护栏扒开一个个口子。疫情当前,为了大家的安全,昨天我们干了一下午,用废旧的布条封堵了26处出口,只留小区正大门进出。“彭宗富说,”冷了我就稍微走动两步,这个特殊时期尤其需要我们党员站出来,我多做一分,大家的平安就多一分,群众平安,我们就心安。”

“疫情面前,没有外人!”史孟涛告诉记者,看到网上每天发布的疫情以后,他感觉全防全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是关键。“我是一个老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党员必须要冲锋在前、全力以赴。“史孟涛说,党员率先垂范拿出实际行动,共同维护秩序,扎扎实实开展服务行动,及时协助解答疫情防控中的各类问题,积极配合把好“隐患排查关”“健康防疫关”,做好街坊邻居的主心骨,居民看到才放心,大家才安心。

社区七旬老人写下《请愿书》,要战斗在防疫一线

像史孟涛一样的社区党员先锋还有很多,老党员杨贵清,今年65岁,每天穿梭在社区的楼栋间,帮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消毒,对外来人员逐一登记排查。71岁的党员冒全锁,老伴和儿子都是残疾人,由于生活需要,老人已搬到市区的青松园小区居住, 尽管路途遥远,家中有病人需要照顾,老人还是每天骑着自行车,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中。在小区大门进出口,有居民问他害不害怕,冒全锁坚定地说:" 勇于牺牲,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群众,是共产党员该做的事!"

社区七旬老人写下《请愿书》,要战斗在防疫一线

“我是一名老党员,越是困难越不能退缩,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这群年近七旬的老党员,用质朴却坚定的话为这场防疫阻击战注入了一股股坚定的力量。

采访结束已是中午,老党员们的身影依然穿梭在社区的各个角落,或劝阻,或消毒,或登记……正如彭宗富所说,让党旗在我市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党徽闪闪发光,党性熠熠生辉。

记者手记:

力有大小,志无尊卑。在防控疫情面前,每一位像彭宗富这样积极在党组织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都值得尊敬,他们的每一个行动都值得褒扬。一个个做着力所能及小事的党员携起手来,汇聚成了居民们的战斗堡垒;一个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声音共鸣起来,散发出无坚不摧的力量,让我们一起防疫情、共蓄力、渡难关,怀抱希望迎接必将到来的春天!(记者 李薇 马燕 文/图/视频)


社区七旬老人写下《请愿书》,要战斗在防疫一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