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波:人道順應天道,自身才能陰陽和合,陰平陽祕百病不生

醫源於道,醫學是道學的延伸


進入李老的住房,老人家已經在等候著我們。一眼望去,真不敢相信眼前這位滿面紅光、身板硬朗的老人已是102歲的高齡。住室佈置古樸淡雅,客廳的牆上掛滿了字畫,有一幅聯字型怪異,我們都不認識上面的字,感到很是神秘。話題也就從這幅聯開始。

“順應天道,是道學的本質,牆上的這幅聯錄自陝西周至樓觀臺講經殿,據說是老子根據寓意造出來的,字典裡面沒有,這正是老子順天應人修為的奧秘。”李老如是說。

他認為,所謂的道就是一切事物的本源,也是運行規律,大體分為人道與天道,這兩者之間是一致的。天人合一,人天一體,人道要順應天道,才能使自身陰陽和合,和大自然和諧共處。聯語所說的“玉爐燒煉延年藥,正道行修益壽丹”,就是叫人們如何遵循規律,鍛鍊養生而延年益壽。

李少波:人道順應天道,自身才能陰陽和合,陰平陽秘百病不生


作為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可謂中醫的“聖經”,其內容博大精深,知行統一。該書貫徹始終的生命觀念,迄今仍比現代西方醫學高明。比如在對待疾病的態度上,講究“養、調、治”。

就是說人應順應自然,對應自然,以達到陰平陽秘,百病不生;偶染微恙或身體失衡,包括自身內部失衡,自身與自然失衡,就要調整,使各個系統保持平衡。

這種未病先治、預防為主的辯證法觀念,比西方的先病後治思想更加科學,是醫學科學尖端的尖端。從這個意義上講,中醫學是“道”,是形而上的,西方醫學是“器”,是形而下的。長期以來,李少波正是從醫道同參這樣一個高度,探究中醫“治未病”的路子,並不斷做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