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麗莎》的微笑

《蒙娜麗莎》的微笑

《蒙娜麗莎》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列奧納多·達·芬奇創作的油畫,現收藏於法國盧浮宮博物館。每年有無數的遊客前來觀瞻蒙娜麗莎的微笑,蒙娜麗莎的微笑被譽為最美的微笑。拿破崙也曾非常珍愛這幅作品,曾經將該作品放置在自己的臥室內多年。《蒙娜麗莎》也引起了學術界的許多興趣,有人用X光發現畫作內層還有一副畫像。還有人認為她是達芬奇本人的自畫像。我翻看了達芬奇晚年的自畫像,感覺確實有幾分相似。

《蒙娜麗莎》的微笑

總之這幅作品引起了人們種種猜測和遐想,因為達芬奇的原因,又被賦予了某種神秘主義的面紗。那麼為什麼這幅作品如此的受世人推崇呢,為什麼具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呢?為什麼蒙娜麗莎的微笑備受關注呢?

其實很簡單,因為達芬奇畫的是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而非神。我們還是以繪畫史來看,在長達將近一千年的中世紀的過程中,繪畫題材主要集中在神學上,大多數都是宗教故事,古希臘神學故事兩類,在當時人們對於神的崇拜遠遠的超出對自己的認知。中世紀的繪畫,大多數是神在拯救人,創造人和萬事萬物。即使有人的存在,也被刻畫的面目麻木,呆滯,毫無生氣可言。

時間到了文藝復興時代,事情開始有所轉變。文藝復興雖然是打著復興古希臘文明的旗號,但是內在的是由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之後,開始萌發的人文主義精神的湧動。人們開始關注人本身,開始肯定人的價值和作用。而達芬奇畫的正是一個“人”,一個富有的貴婦形象。

人類的微笑同樣美麗麼,那為什麼一定要去崇拜聖母的微笑呢?讚頌蒙娜麗莎的微笑就是在讚頌人類自己,這是人民經歷了長期的中世紀的壓抑之後內心人文主義精神的湧動和表現。從此以後繪畫創作開始有“人”了,“人”開始成為世界的主宰。即使是神,畫的也越來越像“人”,開始有了人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宗教題材的繪畫一如人間的浮世繪那樣豐富多彩。

《蒙娜麗莎》的微笑

蒙娜麗莎的微笑就是人類的微笑,讚頌蒙娜麗莎的微笑就是讚頌人類自己。這是人文主義的精神所在,因此這才成就了達芬奇的不朽名作的歷史地位。人類雖然愚鈍,但終將覺醒,雖然有很多缺點,但終將自我變革。人的力量和智慧應當得到尊重和肯定,請善待每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