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平凉消费者维权热点公布,你“中枪”了吗?

2019年度平凉消费者维权热点公布,你“中枪”了吗?

2019年度平凉消费者维权热点公布,你“中枪”了吗?

汽车类投诉连年占据榜首

2019年度平凉消费者维权热点分析

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记者从平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2019年,平凉市市场监管系统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建议共2941件,受理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7.62%。其中投诉2528件,占85.96%,比去年同期增长45.62%;举报317件,占10.77%,比去年同期增长14.85%;建议96件,占3.27%,比去年同期增长-23.2%。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20.78万元。有效回应了群众期盼,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受理量增多

“五线合一”整合显成效

01

从消费环境舆情分析数据看,2019年受理量比2018年同期增长37.62%。究其原因,“五线合一”整合取得实质性成果首当其冲。

2019年度平凉消费者维权热点公布,你“中枪”了吗?

记者了解到,2019年原工商12315、质监12365、食药12331、物价12358、知识产权12330热线“五线合一”,正式实现“一号对外、多号并线”,从而保证了消费者在投诉举报时最多“打一次”。

目前,12315行政执法体系统一热线号码、统一运行平台、统一管理机构、统一制度规范、统一分析研判、统一绩效评价的“六统一”大格局基本建立,形成了一张互联网时代的消费维权“大网”。同时,启动消费纠纷直接向企业投诉的ODR机制,探索12315热线跨区域、跨部门协同协作机制和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现了网络购物纠纷的远程互动、协作维权的工作机制。

其次,全国12315互联网投诉平台平稳运行,投诉举报渠道进一步畅通。一旦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自主登陆网络投诉平台进行投诉维权,进一步拓宽了消费维权渠道,缩短了投诉的时间。

长期以来,市场监管局多方位无死角的扩大宣传面,及时发布消费维权法律法规以及消费者身边的维权案例,消费者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QQ、微博、微信等途径广泛关注维权信息,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显著增强。加之近些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对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也加大了打击力度,社会关注度和媒体宣传度得到群众关切,政府主导、协同共治的消费维权体系建设成效显现,大大增强了消费者的维权信心。因此,当在消费发生纠纷时,大家都愿意用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汽车类投诉

连续数年占据榜首

02

去年12月14日,河北籍张先生的货车发生机器故障,联系售后服务,客服委托平凉某汽车服务站进行检测维修。平凉该服务站与张先生签订了修理协议,要求张先生支付除三包项目37000元以外的自付费用10723元。

然而,在完成维修事项并付费后,张先生等人在外吃饭时,又被该服务站以三包部分超出质保期为由强行拦回,由此引发纠纷。

2019年度平凉消费者维权热点公布,你“中枪”了吗?

据了解,汽车等交通工具类投诉,已连续数年占据商品质量类投诉榜首。问题分别涉及存在模糊合同条款,对订金约定不明确,消费者在交付订金后提车环节出现问题时,订金无法退回;商家强制收取续保押金,消费者自主选择保险公司时,不能退回续保押金;不能很好的履行三包义务,经销者和修理者常以消费者使用不当为由,让消费者承担高额维修费用;配件质量有问题导致二次维修,实际维修时间与承诺时间存在争议等四个方面。

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在购车时,面对汽车经销商的宣传和推荐,一定要冷静理智思考后再做决定,在购车前认真阅读官网上原厂装备表,在订购合同上要明确车辆的品牌、款式型号、排量、颜色等主要配置信息;要认真阅读购车中各种附加费用的明细项目,注意保管好发票和说明书等材料;要避免改装原车电路影响安全性能,同时严格按照汽车说明书规定的时间或里程范围到维修点进行保养,并要求维修点在车辆保修卡上做好详细记录。

餐饮和住宿

投诉建议居高不下

03

据平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9年消费环境舆情分析》,去年我市服务领域仍然是消费者投诉、建议的热点。据了解,服务类投诉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餐饮和住宿服务、物业服务、销售服务、制作和保养修理服务,房屋装修服务。

登记建议96件,也主要集中在餐饮住宿类服务行业上,服务员人员态度差是建议的重点。

2019年度平凉消费者维权热点公布,你“中枪”了吗?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管科科长梁文学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消费观念转变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餐饮和住宿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但因餐饮住宿行业自身的结构以及服务质量水平的问题,涉及餐饮住宿行业的相关投诉连年递增。

据介绍,投诉的主要问题有:预付性消费,商家以各种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办理预付卡,但在消费过程中却出现商家关门、更换负责人等情况,导致消费者预付款无法退回,此类问题主要集中在餐饮、洗车、美容等行业;服务质量差,主要表现在餐饮住宿行业店内卫生环境不好、店内基础设施差以及服务态度恶劣等方面;虚假宣传,主要表现在网络订餐平台的宣传内容和实际提供的服务不相符;合同履约问题,主要表现在节假日预订了酒店或者用餐服务,出现消费者到店无房提供时,商家却不能及时退还订金押金等相关费用。

梁文学提醒,消费者在接受餐饮和住宿服务时,要保持理性的消费观念,不轻易相信商家的宣传,要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办理预付消费卡,不要贪图便宜大量购买;消费时要选择证照齐全、信誉度较好的商家;通过网络预订餐饮住宿,要仔细浏览网店页面,预防一些不合理的条款,同时要注意截图保存证据;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拨打12315投诉维权。

物业管理类

消费者投诉新热点

04

物业管理服务事关人居环境改善,事关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切身利益,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近些年来,我市各县(市、区)物业投诉纠纷数量不断增加。

“光收费不服务。小区物业管理不及时,收费要钱倒很积极……”记者了解到,物业投诉主要包括房屋质量出现问题索赔时,开发商与物业公司互相推诿;物业公司收费不明示,物业公司服务不按合同执行;还有部分物业公司以消费者不交物业费为由不给消费者充水电费。

2019年度平凉消费者维权热点公布,你“中枪”了吗?

去年11月,因楼顶出现漏水问题,市民王芹(化名)多次要求小区的物业公司进行维修,但物业公司以各种理由拖延推诿。无奈之下,王芹只好拨打12315电话进行投诉。

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在物业服务纠纷中,业主和物业服务公司之间都形成一个合同约定,物业公司要按照合同的规定给消费者提供服务,消费者必须按照规定交付费用。合同对双方都有约束力,双方都应该按照合同严格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因此,消费者有权要求物业公司按照合同进行履约,如在接受服务时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可要求赔偿。

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一定要谨慎签订物管合同,在面对物业管理公司单方面制定的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化物业管理协议时,消费者可以拒绝接受;对物业公司的口头承诺,消费者应要求其以书面形式予以约定,以免将来产生争议时没有证据;物业管理公司收取物业管理费用时,应以价格监管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和收费方式收取,否则业主有权拒绝交费。消费者如发生消费纠纷时,应当去物业服务的主管部门进行投诉,切实保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

梁文学表示,市市场监管系统将继续把维护消费者权益放在核心位置,积极创新维权模式,紧紧围绕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点,完善12315消费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借助多种载体宣传消费维权法律法规知识,及时发布消费维权案例和消费警示,以食品和药品安全监管为重点,努力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确保有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019年度平凉消费者维权热点公布,你“中枪”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