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送混凝土堵管、爆管預防措施探討

泵送混凝土堵管、爆管預防措施探討

為保證工程結構實體質量,避免澆築混凝土過程中泵送堵管、爆管現象,就泵送砼堵管最有效的預防措施進行探討。

影響混凝土可泵性的主要因素有:水泥及摻合料、外加劑的品種,坍落度,骨料級配、形狀和粒徑,以及配合比等。

在確定泵送混凝土配合比時,要考慮到管道壓送的特點,在水泥用量、坍落度、坍落度損失、凝結時間、砂率等方面進行處理。同時,必須針對容易誘發泵管堵塞的原因,以預防為主,減少泵管堵塞發生。

1、在安排泵送混凝土前,應到現場觀察地形、水平距離以及垂直高度等泵送條件,選擇合適混凝土泵,以免選用泵送壓力達不到要求的混凝土泵,造成泵送過程中堵泵與爆管,輸送管尺寸要根據粗集料等要求選取規格,以免選擇不當造成堵管。還是要排列各個泵管的位置,儘量減少彎頭的數量。

2、管道佈置時應按最短距離、最少彎頭和最大彎頭來布管,由水平轉垂直時的90度彎管,彎曲半徑應大於500mm,儘量減少輸送阻力;輸送管道要平直、轉彎緩、接頭嚴密,嚴防泵管接頭處漏漿。

泵出口錐管處,不許直接連接彎管,至少應接入一段直管後,再接彎管。泵送中途接管時,每次只能加接一根,且應用水潤滑一下管道內壁,並排盡空氣,否則極易造成堵管。

垂直向下的管道,出口處應裝設防離析裝置,預防堵管。高層泵送時,水平管路的長度一般應不小於垂直管路長度的15%,且應在水平管路中接入管路截止閥。

3、混凝土泵啟動後,先泵送適量水以溼潤混凝土泵的料斗、網片及輸送管的壁等直接與混凝土接觸部分。泵前用水溼潤管道後,從管道的最低點將管道接頭鬆開,將餘水全部放掉,或者在泵水之後泵送砂漿之前,放入一海綿球,將砂漿與水分開。泵送完畢清洗管道時,也要放入一海綿球,將水與混凝土分開,否則極易造成堵管。

4. 泵送混凝土前,先泵送混凝土內除粗骨料外的其他成分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漿。

5. 開始泵送時,混凝土泵處於慢速、勻速並隨時可反泵的狀態。泵送速度,先慢後快,逐步加速。同時,觀察混凝土泵的壓力和各系統的工作情況,待各系統運轉順利後,方可以正常速度進行泵送。

6、泵送混凝土時,活塞保持最大行程運轉。混凝土供應及時,必須保證輸送混凝土的泵能連續工作。在泵送過程中,受料斗內具有足夠的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氣產生阻塞。

7、合理安排各個階段施工時間,及時洗泵。停機時間超過5min時,應關閉截止閥,防止混凝土倒流,導致堵管。

8、適當調整混凝土的坍落度,適當添加泵送劑等添加劑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及流動性。如果需要暫停施工的,可以添加緩凝劑(如果溫度和施工可以)。

9、環境溫度過高時,混凝土極易出現水分蒸發,極易造成堵管,應用草袋、布袋等吸水後將輸送管覆蓋起來,並及時澆水降溫,保持泵送的連續性;環境溫度過低時,混凝土流動性變差,易造成堵管,應當給輸送管採取保溫措施。

10、在澆築後洗管時不能直接打水,一定要用專用球,不然泵管裡面都是砂和石子,下次澆築容易堵管。

當輸送管被堵塞時,採取下列方法排除:

1、重複進行反泵和正泵,逐步收出混凝土至料斗中,重新攪拌後泵送。

2、用木棍敲擊等方法,查明堵塞部位,將混凝土擊粉後,重複進行反泵和正泵,排除堵塞。

3、當上訴兩種方法無效時,在混凝土卸壓後,拆除堵塞部位的輸送管,排出混凝土堵塞物後方可接管。重新泵送前,先排除管內空氣後,方可擰緊接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