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子”究竟怎麼形成?為什麼只有得道高僧火化才會出現?

世界之大何其不有,探索也是永無止境。我們還無法用科學來解釋很多出現的謎團。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舍利子”這個東西,在書上或者影視劇裡面它都出現過很多次。其外表晶瑩剔透,純淨無暇,或像珍珠,或像鑽石,那麼它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

除了“舍利子”,相信很多小夥伴也聽說過“舍利”這個稱號。雖然兩者只有一字之差,但卻是不一樣的東西。“舍利”是當初印度人稱呼人在去世之後的遺體。而“舍利子”便是人火化以後骨灰也就是“舍利”當中所出現的一種像小石頭一樣的堅硬微粒。後來的人發現得道高僧在去世火化之後會出現一種結晶體,十分堅固,於是將其成為“舍利子”。它也被佛教認為是神聖之物,十分被看重和尊敬。

但是有很多小夥伴就會疑惑為什麼“舍利子”只有在高僧火化之後才會出現呢?而一般人的骨灰當中為什麼就沒有呢?而且它究竟是怎麼樣形成的呢?這一個大大的謎團直到現在還沒能夠被科學的解釋。但是人們還是根據相關知識推測出了幾種不同的說法。下面就讓我們來具體的瞭解一下吧。

首先第一種說法是“舍利子”的形成跟僧人們長期吃的食物有關。大家都知道僧人都是靠吃素食為生,從不吃葷食。但是素食當中的纖維素還有礦物質的含量是要比葷食高的,通過人體自身的消化系統,還有新陳代謝,這些物質最終變成了磷酸鹽以及碳酸鹽等晶體物質。另外僧人每日進行打坐,缺乏鍛鍊,食物不容易消化,食物很容易累積沉澱,最終火化後就形成了我們所看到的“舍利子”。不過這種說法很多人表示不贊成。畢竟這個世界上素食主義還有不經常鍛鍊的人有很多,無法解釋只有得道高僧的骨灰裡面有舍利子的情況。

還有人認為“舍利子”就是人體的結石。因為通過分析“舍利子”的成分,人們發現它和人類結石所含有的成分十分的相似。但是這種說法也是有很多人反對。理由就是人體當中含有的結石量非常少,根本不可能形成那麼大的“舍利子”。而且得結石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是那些遺體當中存在“舍利子”的得道高僧大都是健康的老人,在安然當中死去。更何況普通人得了結石的病火化後也沒有出現這種東西。

另外一種說法就是和人體骨骼的成分有關。有人認為“舍利子”其實是人類的某些骨骼經過燃燒產生了重結晶的現象,由此我們就能看到各種奇形怪狀的“舍利子”。相對於上兩種推測來說,這種說法還是比較可信的。因為有專家曾經研究出來“舍利子”當中的確含有人類骨骼的成分。而且人體的牙齒當中也含有可以形成晶體的無機鹽,這樣可能是“舍利子”形成的一個原因。

第四種推測就是“舍利子”其實是那些高僧在被火化的時候身上所佩戴的一些堅固而又不易被燃燒的物件。比如很多高僧會將以二氧化硅為組成成分的寶石作為隨身佩戴的物品。而二氧化硅在被燃燒的同時和人體當中的一些成分發生化學反應,最終形成了晶體,比如玻璃,陶瓷等,這些和“舍利子”都十分相像。因此這種推測也不是沒有可能。

不過根據佛教的說法,“舍利子”跟人這一生所具有的修為功德有關係。只有有足夠的道力和智慧,立下功德,那麼在死後被火化才會出現“舍利子”。這也是為什麼佛教的信徒們十分尊重“舍利子”的一個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