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到了年纪还没有结婚的「中国剩女」,有罪吗?

这个春节,对于许多适婚年纪的单身人士来说是轻松的,因为受疫情的影响,这个没有亲戚逼婚、没有相亲饭局,总算是过了个清净年。

那么问题来了,爱情与婚姻,对于每个人来说真的是人生不能缺席的大事吗?

一部名为《剩女》的以色列纪录片,记录了三位中国单身女性的内心故事,她们感受到整个社会的压力,她们被催婚、被说教,被嘲讽,引起了数万女性的强烈共鸣。

那些到了年纪还没有结婚的「中国剩女」,太难了!

纪录片《剩女》出自两位以色列女性导演肖什·莎赫拉姆希拉·梅达利亚之手,镜头之下聚焦的是“很中国”的故事。

2015年,两位导演在微博上发消息,寻找拍摄对象,不过这个过程有些艰难,因为“剩女”对于一些家庭来说是一个“耻辱”,女大未婚仿佛是人生的“失败”。

后来,导演在愿意出镜的人中,选取了这三三位愿意出镜的主人公,耗时2年纪录下了她们在婚恋过程中的遭遇,目前有看过的观众表示该纪录片“真实到令人窒息”

那些到了年纪还没有结婚的「中国剩女」,太难了!

大龄未婚女性的压力,无处不在

相信对于很多女性来说,可能单是看这个纪录片名字就已经觉得有被冒犯到,而电影的内容也非常之现实。这三位主人公分别是律师华梅、电台主持人徐敏,以及一位大学老师盖琪。

影片开场,华梅前往一家婚恋公司,在那里,她预约了婚姻顾问。

那些到了年纪还没有结婚的「中国剩女」,太难了!

当被婚介人员问起择偶标准时,华梅先自我解嘲地笑了笑,说我可能要求比较高:

“受过良好教育的,尊重女性,分担家务。”

这些要求听起来并不高,而且可以说是最基本的,毕竟她对外在条件只字未提。

但她得到的回应竟然是:

“这个标准太高,你就不要想着自己状态很好了,这是自欺欺人。”

那些到了年纪还没有结婚的「中国剩女」,太难了!

然后婚介人员还火上浇油了一把:

别嫌我说话难听啊,你这个年纪太大了,而且你也不是美女……

华梅反击道:“我觉得年龄在婚姻市场里很好的年纪。”

“你这都是自欺欺人,自己觉得

最后这次充满火药味的谈话只能不欢而散了。

那些到了年纪还没有结婚的「中国剩女」,太难了!

而令华梅更加难以面对的是,是家人的疯狂催婚。

她来自山东,出生在一个典型的重男轻女的农村家庭。

家里一连生了五个姐妹,被邻里乡亲们嘲笑是没儿子的 “绝户”。

那些到了年纪还没有结婚的「中国剩女」,太难了!

不过华梅学习不错,考上了不错的大学,最终留在大城市里工作,也算是为父母争了一口气。

然而自从上了年纪后,华梅每次回到家,迎接她的总是父母姐妹的催婚。

那些到了年纪还没有结婚的「中国剩女」,太难了!

在此起彼伏的责备声,华梅忍不住问道:

“结婚到底有啥好处啊?”

父亲斩钉截铁地说:“不是好处不好处,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就应该结婚!”

就连她的姐妹们也纷纷附和道,不结婚就会不幸福,无论你的生活质量有多好。

最终,华梅在崩溃中泪流满面:“不结婚,一切都没有价值了,是吗?”

那些到了年纪还没有结婚的「中国剩女」,太难了!

华梅不是不渴望爱情,但是她最大的焦虑正是在家人面前“证明”自己目前单身并不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那些到了年纪还没有结婚的「中国剩女」,太难了!

迫于父母的压力,亲情的绑架,回到北京后的华梅不断辗转于婚恋相亲市场,继续忍受他人的评头论足。

她开始尝试着做美容改善外貌,想用用自己最好的状态去迎接每一次相亲,然而每次相亲依然没有下文。

那些到了年纪还没有结婚的「中国剩女」,太难了!

有一个与她相亲的男生,也是山东人。因为是老乡,一开始两人交谈甚欢,不过在男方得知她来自农村后,气氛瞬间僵硬起来。

那些到了年纪还没有结婚的「中国剩女」,太难了!

等了解到她家里有五个姐妹,独生子的表情已经凝固。

更致命一击的是,聊到婚后的生活模式时,这位男生表示自己有点大男子主义,希望婚后占主导地位的,不想女生比自己强太多。

这对受过高等教育,并且有着非常体面工作华梅来说,自然是很难服从的。

那些到了年纪还没有结婚的「中国剩女」,太难了!

纪录片的第二位女主角是电台播音员徐敏,身为北京土著的她家庭条件优越,年龄27岁。所以在择偶标准上,她似乎有很大的主动权,但却因为母亲的挑三拣四,在重重筛选之后,最后依然是单身。

那些到了年纪还没有结婚的「中国剩女」,太难了!

第三位女主角是36岁的大学老师盖琪,她是三位主人公里,唯一在拍摄过程中恋爱结婚的盖琪出身于书香世家,一向坚持门当户对的她,最终因为年龄太大,父亲生病所以选择了出身农村、比自己年轻的普通男性。

那些到了年纪还没有结婚的「中国剩女」,太难了!

年龄大于27岁、未婚、事业成功是这三位女性的共同点,而透过纪录片才发现:

即便再怎么优秀的女性,只要不结婚,也难以逃脱亲情的期待和社会的准则,以及你的人生价值都会遭到否定。

但纪录片中的“剩女”渴望找到家人期待和个体追求之间的平衡点,她们既没有冷漠地无视父母,也没有懦弱地选择放弃,即使痛哭流涕也要继续战斗,追求社会认同。

那些到了年纪还没有结婚的「中国剩女」,太难了!


关于“剩女”的设定,是一场全社会参与的阴谋

假如在搜索栏上输入大龄这两个字,后面就会自动弹出“剩女”两个字。

一般来说,「剩女」是指已经过了社会所认为的适婚年龄,但是仍然未结婚的女性,而这个所被认为的适婚年龄是27岁

2007年中国教育部将“剩女”列为年度171个新词之一。

如今“剩女”这两个字被频繁使用着,大妈们谈论起这两个字来,可比谈股市和菜价津津乐道多了。而这被疯狂使用着的两个字,却承载着一部分人的疼痛。

如果你不小心被贴上了这两个字的标签,你会发现无论你是什么职业,身处何种环境,有着怎样的生活,统统都会被两个字压得无法呼吸。不论你过得多好,你都要忍受因为两个字字带来的同情的,怜悯的目光。

那些到了年纪还没有结婚的「中国剩女」,太难了!

在这里,不得不提《剩女》的英文译名:《Leftover women》

“Leftover”指的是什么?是残留物、剩余物、吃剩的饭菜。也就是说,剩女就像是书市中被挑剩下的书,“被挑选”的内涵是,女人是被男人挑选的,是男人的附庸之物。

其实中国婚姻市场其实早已进入“剩男”时代,但公众的目光仍聚焦“剩女”。“剩女”承受着比“剩男”更大的社会压力。她们年过27岁就算“剩”了,而男性可以被容忍到35岁。

那些到了年纪还没有结婚的「中国剩女」,太难了!

而在“剩女”这个反动词汇背后,其实是史上最大规模的一群拥有自我意识、独立人格和生活方式选择权的优秀女性。

她们并不孤单,只是偶尔焦虑,也是努力经营自己生活的人,何来“剩下”一说,又怎么能和那些过期变质的食物混为一谈,毕竟她们的人生蒸蒸日上充满希望的啊!

海伦.格利.布朗在[性与单身女孩]说:

单身女性,绝对不是需要同情和保护的生物,她们的迷人之处在于依靠自己的智慧自给自足。

为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上生存,她们不断磨砺自己的心理和个性,直至闪耀发光。


那些到了年纪还没有结婚的「中国剩女」,太难了!

单身,是女性自由选择的权利

传统的婚姻观念正在受到挑战。近年来“单身女性时代”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一个新概念。那么为何会出现如此多的单身女性呢?

第一、优质男太少,“巨婴男”满街跑

曾经有人说,“我国当前婚姻的主要矛盾,本质是女人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能力,同男人落后的自我认知能力之间的矛盾。”

“巨婴男”一个词在女性群体中流行,心理学家瑞敏曾经感叹:“产后抑郁和巨婴男,是祸害现代女性的两大杀手。”

根据中国精神科医师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妇女患有产后抑郁症状的人群比例高达50%-70%,超过10%的人如果照料不周会发展成严重的抑郁症。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重男轻女导致的不良社会文化,很多男性即使到了婚龄却还没学会承担责任。

“在巨婴的世界里,只要自己有需求,父母或朋友就必须立刻在自己的面前不考虑别人感受。”

——摘自武志红《巨婴国》

第二、追求婚姻本来的模样——爱情

“门当户对”的时代逐渐远去,自由恋爱的今天,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选择伴侣的标准,而不是无条件地顺从社会、家庭带来的压力走进婚姻。

根据一项调查发现,影响年轻人结婚的因素中占到最大的,最终还是爱情。

那些到了年纪还没有结婚的「中国剩女」,太难了!

“老一代经常说年轻一代不结婚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其实我们是为了更负责任地找到对的人才选择不结婚的。”有单身的网友说。

那些到了年纪还没有结婚的「中国剩女」,太难了!

她们之中,绝大多数不拒绝婚姻,只是拒绝不完美的选择。她们也想找到“真命天子”,

“有时候不是我们眼光有多高,多么宁缺毋滥,只是坚信会有那个温暖的人拉着你的手去看这世间最平淡的景色。

明白你会来,所以一直在等。”

——电影《剩者为王》

低质量的婚姻,永远比不上高质量的单身。我不再刻意期待结婚,只期待和灵魂契合的人结婚。

第三、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女孩们更加重视自我价值的发展

记得俞飞鸿在回应单身的问题时,她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不觉得这是个问题,对于我来说,单身或者结婚,我觉得哪个更舒适就处在哪个阶段。”

那些到了年纪还没有结婚的「中国剩女」,太难了!

无独有偶,六十多岁未婚无子的杨丽萍说:

“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而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

像俞飞鸿、杨丽萍一样活得通透且坚定,独立自主追求自由的女性越来越多,她们开始重视自我价值的发展,寻求更多幸福的可能性。

那些到了年纪还没有结婚的「中国剩女」,太难了!

综上所述,“剩女”这个词语的诞生本质上就是一个错误,让无数女性不知不觉陷入“被剩下”的恐慌中,进而稀里糊涂地把自己的人生交给婚姻,她们不是公园相亲角待挑选的商品,是鲜活的生命,拥有绝对的人权和选择权利。

所以在“剩女”这个词面前,我们既不该接受它,更不应该深受它的影响。

那些到了年纪还没有结婚的「中国剩女」,太难了!

正如纪录片中的女律师邱华梅,她经历了被姐姐斥责“不结婚就是不幸福”、被父母绑架“不结婚就是不孝“,她在家人面前痛哭、在婚介所被羞辱。

所幸她的进取性很强,面对压力和歧视,她们选择的不是逃避也不是放弃,而是坚持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最终迎来了曙光。

在纪录片的最后,华梅申请去了法国留学,后来在德国工作定居,再也不用接受关于“剩女”的指摘。

后来华梅最后在社交网络上悄悄透露,她已经找到了另一半,是一位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德国小哥哥,感情稳定。

那些到了年纪还没有结婚的「中国剩女」,太难了!

从前的女性在经济上处于一个附属地位,因此对女性的要求更多的是相夫教子,并不鼓励更多的独立精神或者人格。

而当今社会中事业女性的崛起,去除了经济这一限制条件,也鼓励了女性在思想上精神上追求更多的自由和独立。

女性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后,无论是主动改变自己从而营造婚姻;或者是决定放弃婚姻,追寻自己更想要的,这些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作为旁人没有批判的权利。

那些到了年纪还没有结婚的「中国剩女」,太难了!

我想没有人会喜欢“剩女”的称号,没有一个女生是被剩下的,她们只是选择一个人,主动和被动的语态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在今天,新一代的女性要反抗被“剩女”挟持的人生,消灭莫须有的“剩女论”,才能拥有平等的两性关系。在这场单身女性的社会变革中,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都是这一进程的参与者。为一个群体主动发声、也是在为自我争取,推动社会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