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放棄戰爭賠款?日本人以為賺大了,50年後才頓然醒悟

我們都知道,在清朝末年由於慈禧太后所掌握的清政府太過於貪腐於無能,使得我國在清朝末年的時候不斷的被外國所欺壓,簽下了大量喪權辱國的條約,而這些條約則是使得我國民不聊生,從而造成了我國的極度積貧積弱現象的出現。而在清政府倒臺之後,隨著我國國內軍閥割據以及當時許多國民的軟弱性,使得我國的周邊國家——日本對我國蠢蠢欲動。到了1937年的時候,日本徹底露出了它的狼子野心,從此,我國對日長達八年的戰爭開啟了。


中國為何放棄戰爭賠款?日本人以為賺大了,50年後才頓然醒悟


從這場戰爭開始,我國的國人不斷死在日本人的屠刀之下。而這也激發了我國的大量愛國人員的憤怒,所以我國人民開始了強有力的對日的反擊戰。於是,在這些我國志士的不斷反擊下以及國際的大環境的變動下,我國最終贏得了對日戰爭的勝利。而對於戰爭的勝利來說,戰勝國通常能得到戰敗國大量的戰爭賠款。而對於當時的我國該要的戰爭賠款來說,我國最終也是放棄了對日索取戰爭賠款。在我國放棄了戰爭賠款之後,日本人以為自己賺大了,但過了50年後,它突然醒悟,中國這是走了一步好棋。


中國為何放棄戰爭賠款?日本人以為賺大了,50年後才頓然醒悟


原來,對於當時的我國來說,雖然我國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但是作為戰爭勝利方的戰爭賠款我國是很難拿到的。畢竟對於當時的我國來說,索取日本的賠款會遭到來自美國的壓力。因為那時的美國對於日本這個地方已經有了想法,準備幫助日本重建以及將自己的大量部隊駐紮到日本,從而控制日本。而這就使得從日本賠出的戰爭賠款每多一些,就代表美方損失一些,所以美方對此是很不樂意的。


中國為何放棄戰爭賠款?日本人以為賺大了,50年後才頓然醒悟


而對於當時的日本來說,由於日本在戰敗後面臨著多方的戰爭賠款,使得它的國內真的是一窮二白,而這就造成了它無力去給我國支付戰爭賠款,只能說以槍支等東西頂賬。但這些東西對當時的我國並沒有什麼用。所以,基於美國的壓力以及日本的無力賠償,我國就想到了通過捨棄戰爭賠款的方式來面對如今來自國際上的壓力並彰顯我國的風範,順便給日本買個人情。於是,那時的我國也是在國際上獲得了尊重,也為後來的我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而那時沾沾自喜的日本人在五十年後,也認識到了這點,不禁感嘆我國真是走了步好棋。


中國為何放棄戰爭賠款?日本人以為賺大了,50年後才頓然醒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