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遺言:我有意振興中國 卻事事不如我意

光緒遺言:我有意振興中國 卻事事不如我意

光緒皇帝有一種為了國家利益而不惜自己權位的精神,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110年前的光緒皇帝說出“若能救國,朕雖無權何礙?”相比之下,慈禧就是另一副嘴臉了。慈禧並不反對學習西方的改革,但改革一旦威脅到她的權位,她便要毫不猶豫地扼殺改革。在光緒籌劃改革大計的時候,慈禧謀劃的卻是如何鞏固自己權位之計。她首先把“皇上所親信之人”,從光緒身邊“遣逐”,同時,收緊了高層人事大權,接著把軍政實權牢牢控制在手。

光绪遗言:我有意振兴中国 却事事不如我意

1898年9月19日夜,慈禧突然提前兩天從頤和園急返紫禁城,這一行動的直接原因,是她獲悉光緒皇帝第二天要會見日本元老伊藤博文,於是慈禧第一個反應便是光緒欲“勾外國謀我”。戊戌政變後,光緒被囚禁於周圍環水的小島,直至他去世,過了整整十年失去人身自由、飽受精神折磨的囚徒生活。

光绪遗言:我有意振兴中国 却事事不如我意

慈禧

但光緒皇帝一直堅持學習外語,關心和研究國內外時事,始終懷抱著“有意振興中國”,在德齡離開清宮之前,病危的光緒皇帝傾吐了自己的苦衷——“我沒有機會向外界宣佈我的意思,所以坊間都不知道我,我不過是一個木偶,若後人問你,我(光緒)是一個怎樣的人,你只需如實告訴他們我的處境,我有意振興中國,但你知道,我不能做主,事事不如我志。”

光绪遗言:我有意振兴中国 却事事不如我意

幼年光緒

1908年11月13日,在慈禧患病多日之後,光緒也“疾甚”,次日便亡,終年僅37歲。過了不到一天,慈禧病死。近年,有研究者取光緒墓中的頭髮等遺物進行化驗分析,發現砷(俗稱砒霜)含量超出常人數十倍,更為光緒“非正常死亡說”增添了證據。如果光緒皇帝確實死於謀殺,那麼也可以說,他是為中國現代化的改革事業犧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